■ 周 恒
全球轰炸机市场研究
■ 周 恒
在历史的长河中,轰炸机凭借其远程性、精确性、毁灭性的打击方式,在历次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未来战争模式和作战体系的改变使轰炸机面临被取代的风险,但是在一段时期内轰炸机作为有效的作战工具和战略威慑力量对于我国军事能力提升和国防安全建设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全球轰炸机的市场现状进行研究,通过追踪各国的轰炸机发展动向,判断未来轰炸机市场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轰炸机发展的实际情况,为我国轰炸机的发展提出建议。
空军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发生的几场现代战争无一例外都是以大规模空袭作为开端。大规模空袭摧毁对手的远程、重型大杀伤力武器、后方工业基地以及武装人员,使进攻方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战果,而在空袭中担任主角的则是轰炸机。虽然全球轰炸机市场规模达不到传统战斗机的大批量,但是轰炸机作为一种强大的战略威慑力量和有效的武装攻击力量在各国的国防体系建设中都占据了重要地位。通过研究全球轰炸机市场可以了解全球轰炸机的发展水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我国轰炸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球轰炸机市场明显萎缩
MILICAS数据库的统计数据显示,无论是战略轰炸机还是战斗轰炸机,全球市场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
俄美两国早在上世纪末就完成了本国军队战略轰炸机的装备任务,近几年主要是对现有机型的改进升级和对新一代机型的开发设计。中国战略轰炸机型号老旧,为了加快追赶的步伐,也在加紧研制新的机型。因此全球战略轰炸机市场规模大幅缩小。全球战斗轰炸机市场交付的主要机型为俄罗斯的苏-30MK和苏-34、美国F-15K、F-15SG,各机型年交付量均不足10架,且全部为军贸机型。战斗轰炸机市场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各航空强国正在加紧研制新一代多用途战斗机以取代战斗轰炸机,不再开发新的战斗轰炸机型号。
(二)战略轰炸机市场仅剩三国,战斗轰炸机受多国青睐
战略轰炸机市场仅剩中美俄,三国机队规模差距不大。战略轰炸机从最初的活塞螺旋桨发展到高速隐身喷气式轰炸机,造价越来越高,而需要出动战略轰炸机的大规模对地作战需求不大,所以那些曾经是轰炸机主要生产国的欧洲国家如英国、法国,基本上不再发展战略轰炸机。战略轰炸机是作为国家“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更多的是实现战略威慑作用。从全球市场来看,继续发展战略轰炸机的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TEAL集团统计,俄罗斯机队由图95、图22M和图160组成总共有约172架;美国机队由B1、B2和B52组成,共计约162架。俄罗斯虽然比美国拥有更大数量的战略轰炸机机队,但是美国凭借装备了全球唯一的隐身战略轰炸机B-2A,其具备更强的空中威慑力。中国战略轰炸机无论是飞机性能还是机队数量,均与美、俄两国存在较大差距。
美国战略轰炸机B2A
各军事大国普遍装备有战斗轰炸机,老旧的苏-24在役数量最多。与战略轰炸机不同,战斗轰炸机因为其较高的性价比和较强的对地作战能力倍受多国青睐。目前中国、俄罗斯、美国、印度以及欧洲的军事大国均装备了一定数量的战斗轰炸机,其中俄罗斯在役数量最多,达326架,但是有超过300架都是服役年限较长的老旧机型苏-24,美国和印度战斗轰炸机的在役数量均超过200架。美国因为改变了军事发展战略,重点发展新一代多用途战斗机F-22和F-35,所以在役的战斗轰炸机仅剩下F-15E。印度在役的230架战斗轰炸机均为从俄罗斯进口的苏-30MK。法国、德国和英国也都有超过100架的战斗轰炸机规模,其中法国为幻影2000D和幻影2000N,德国和英国在役的主要机型为狂风IDS。从各机型全球市场规模来看,苏-24目前在役数量最大,除俄罗斯军方外,主要销往东欧、中东、北非等地区。
(三)战略轰炸机自主研发,战斗轰炸机改型研制
战略轰炸机作为大国的核心军事装备,是重要的战略威慑力量。“国之重器,不可轻易示人”,各国都对战略轰炸机的核心技术秘而不宣,更不会轻易销往他国。因此美国、俄罗斯和中国都采取了独立研制战略轰炸机的发展模式,国际合作和技术引进并没有出现在战略轰炸机项目中。
战斗轰炸机是一种兼有战斗机与轰炸机特点的作战飞机,它拥有较强的对地能力,同时兼备了歼击机的航速、机动性和高速突防能力。正因为战斗轰炸机与战斗机具有较大的性能相似性,所以大部分战斗轰炸机都是由战斗机平台改进而来。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苏联空军就开始装备苏-7战斗轰炸机,该机是作为空战战斗机设计的,后来成为前苏联前线航空兵的标准战斗轰炸机。虽然美俄也曾专门设计出F-111、苏-24等战斗轰炸机,但根据现代战争的需求和各国空军机队的发展思路,目前在役的主流战斗轰炸机基本都是由战斗机平台改型而来,如美国的F-15E、俄罗斯的苏-30M、苏-34、法国的幻影2000N、欧洲的“狂风”IDS等。
(一)轰炸机需要提升突防和生存能力,无人轰炸机或成为发展趋势
全方位提升轰炸机的突防和生存能力。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轰炸机需要运用多种先进技术来提高突防和生存能力。在近年来的多次局部战争中,美国空军F-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和B-2A隐身轰炸机所表现出的作战效能、尤其是高生存力充分证明了作战飞机采用隐身技术的巨大价值,为了应对反隐身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战略轰炸机需要综合采用多种手段来全面提高自身的隐身性能;技术上远超对手的先进电子战装备是美国空军在近年来的历次空中进攻作战中屡屡得手、而自身损失甚微所凭借的一大法宝,空中电子攻击能力将成为未来轰炸机必须具备的基本战技性能之一;未来轰炸机将会在信息网络支持下,与陆、海、空、天中的各种节点进行信息交换,借助体系的支持来协助自身完成任务,在追求任务效能和效率最大化的同时,也将任务风险降到最低;随着空中预警机、脉冲多普勒雷达等技术装备的广泛使用,低空、超低空突防战术的价值已经大大降低,目前先进的飞机隐身技术和电子战手段,已经可以确保高空飞机被敌方雷达发现的概率大幅降低;为了提供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生存力增强手段,未来轰炸机可能配备空空导弹或激光武器作为自卫火力。
图160
轰炸机无人化或成为趋势。轰炸机的传统任务是对敌后方的政治经济中心、交通枢纽、能源设施和军事基地等战略目标实施打击,从根本上削弱敌方支持战争的能力,轰炸机一直沿用“突防-轰炸-撤出”的较简单作战模式,这种模式对机上人员要求相对较低,作战全程实现无人化也更为容易。当前,美国、欧洲、俄罗斯都已开始研发具备强大对地攻击能力的新一代无人作战飞机。美国正在发展的X-45C/X-47B以及俄罗斯近年推出的“鳐鱼”无人作战飞机验证机,除尺寸重量较小外,已初具无人轰炸机的主要性能特征。轰炸机无人化可显著提高飞机的突防/生存能力,避免战时人员伤亡被俘,更适于长航时飞行以满足特定任务领域需求,并有助于降低飞机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因此,随着通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轰炸机实现无人化或将成为趋势。
(二)战略轰炸机未来换代将引领市场增长,战斗轰炸机市场前景黯淡
战略轰炸机以升级需求为主,换代机型将引领市场新一轮增长。目前战略轰炸机市场,美国和俄罗斯都完成了部队列装。由于战略轰炸机技术难度大、研制周期长,飞机更新换代缓慢,现有机队还将服役较长时间。例如美国计划使B-2A、B-1B、B-52H分别服役到2058年、2047年和2044年。因此对现有的战略轰炸机进行改进升级是当前的发展主流,改进内容主要集中在升级航空电子系统和搭载新型武器。
为了满足未来作战需要,美国和俄罗斯都已着手研究新型战略轰炸机。美国的新型轰炸机被称为下一代轰炸机(NGB)或远程打击飞机(LRSA),已经在美国国防部立项,预计将采购80-100架,2025年左右开始准备部队;俄罗斯的新型轰炸机被称为远程航空兵的未来飞机(PKA DA),有可能在2025-2030年服役。可以预见,在新一代战略轰炸机服役之后,全球市场将出现新一轮增长。
战斗轰炸机市场进一步缩小,未来将被新一代多用途战斗机取代。据Teal集团统计,截至2014年,全球主要战斗轰炸机型号基本已完成交付,仅有苏-34会维持一定的交付规模。苏-34是目前全球最新、最先进的战斗轰炸机,从2006年开始交付部队,目前已交付超过30架。Teal预测苏-34未来交付将持续到2022年,年交付量从2014年的10架逐渐缩减至2架,总交付规模为98架。
目前,欧美等航空强国都开始用新型多用途战斗机替换相对老旧的战斗轰炸机,新研制的多用途战斗机具备较强的对地和对舰作战能力,能够取代老旧的战斗轰炸机,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多用途战斗机开始装备,战斗轰炸机的市场空间将受到严重挤压。
(三)战略轰炸机不进入国际市场,战斗轰炸机面临多用途战斗机竞争
战略轰炸机用以满足本国军事需求,不存在国际市场竞争。目前中、美、俄三国的战略轰炸机处于自给自足状态,其中美国和俄罗斯早在上世纪末就完成了交付。战略轰炸机是国家威慑力的重要体现,其较高的敏感性使得战略轰炸机出现在军贸市场将会引起全球恐慌。另一方面,战略轰炸机是一款进攻型的战略武器,国力较弱的国家通常都不会有战略轰炸机的购买需求,而战略轰炸机研制国通常也不愿意把尖端武器装备出口。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战略轰炸机的研制都是以满足本国军事装备需求为主,战略轰炸机不会进入全球军贸市场。
战斗轰炸机面临多用途战斗机竞争。
从欧美等航空大国军用飞机的发展方向来看,战斗轰炸机将被多用途战斗机取代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新型多用途战斗机弥补了战斗轰炸机对空能力的不足,其除了具有载弹量大、武器品种多、机动性好、航程远、作战半径大、可靠性高、维修性和测试性好的特点外,还具有较强的隐身能力、全空域高速突防能力、防区外精确攻击能力、夜视夜战能力、电磁对抗能力、信息传递与融合能力等,在未来战争中更具优势。
目前全球军贸市场上的战斗轰炸机主要是俄罗斯的苏-34,该机是苏霍伊在苏-27UB基础上改型研制的第三代战斗轰炸机,其战术技术性能虽然与在役的战斗轰炸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要想在与新型多用途战斗机的竞争中占据优势,难度太大。
研制便于融入作战体系的轰炸机。随着现代社会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战争将向着一体化作战的趋势发展。根据美国军方的设想,今后包括下一代轰炸机在内的远程打击系统家族的全部成员都将接入美军全球信息栅格(GIG)并连入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中,从而与美军作战体系中的其它装备无缝结合在一起,在为整个体系提供信息的同时也从中获得支持。作为一体化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轰炸机实力的标准不再是独立的作战能力,而是其在作战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效能。因此我国轰炸机的研制要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与海空面各作战单元留下信息接口,便于融入一体化作战体系。
着力提升轰炸机隐身性能。轰炸机作为主要用于远程进攻作战的机种,战时需要穿透敌方严密防线、突击其领土纵深重要目标。但是与战斗机、攻击机等战术作战飞机相比,轰炸机机体笨重、机动性差、自防护手段缺乏,因此提升轰炸机的隐身能力、力争不被敌人发现无疑是轰炸机提高生存力的有效措施和最好的突防手段。在近年来的多次局部战争中,美空军B-2A隐身轰炸机表现出了极高的作战效能和生存力,而在2008年8月的俄罗斯-格鲁吉亚冲突中,面对实力并不强大的格军防空部队,参战的俄军图-22M轰炸机却折戟沉沙,体现出隐身技术对于轰炸机这类大型作战飞机的巨大价值。我国轰炸机的发展要将隐身能力做为重要指标和研制重点,在市场竞争和作战运用中才能立于不败。
根据技术成熟度制定合理战术技术指标。战略轰炸机作为一款大型远程作战飞机研制难度较大,研制周期较长。以往的轰炸机研制中,制造商往往为了追求更高的性能从而导致风险和成本显著增加。如美国B-2战略轰炸机的研制过程中,由于设计指标和作战需求不断变更,B-2从最初的135架骤降至21架,导致该飞机的单机价格飙升至22亿美元。为了低降成本和控制风险,美国开始转变策略,通过制定相对适中的技术指标、运用相对成熟的技术、缩短研制周期来满足现有的作战需求。为了快速缩小我国与美、俄两国战略轰炸机作战能力的差距,满足我国国防“攻防兼备”战略转型的军事需求,我国要根据军方的作战需求,结合自身的研制基础和研发力量制定合理的战术技术指标,大量运用成熟技术加快新型轰炸机的研制进度。
充分利用战斗轰炸机的研制基础。新型多用途战斗机取代战斗轰炸机已经成为全球轰炸机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据Teal集团预测,未来10年全球大中型军用飞机(包括运输机、特种飞机、轰炸机等)市场规模仅为战斗机市场规模的1/3。为了推动我国军用航空工业快速发展,缩小军用航空装备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差距,在全球军贸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需要将研制力量从战斗轰炸机转向战斗机。考虑到战斗轰炸机与多用途战斗机技术通用性较强,我国要充分利用战斗轰炸机的研制基础,结合相关领域的领先技术,加快新型多用途战斗机的研制。
(作者单位: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