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中国问题专家维·乌索夫根据前苏联解密档案写成的《20世纪20年代苏联情报机关在中国》一书介绍,除“克格勃”外,前苏联的特务机关还有“工农红军情报总局”。
前苏联在中国的大使馆、在重大城市的领事馆、对外贸易局、银行、通讯社、研究所等等,民间的、官方的,几乎全是间谍机关。这些机构只是开展地下活动和情报工作的幌子而已。早在中苏没建交时,从1919年起,苏联就在北京和哈尔滨建立了间谍网,最高负责人是达夫强。1921年苏联派越飞为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由他和北洋政府谈判。双方未谈拢。越飞转而谋求和孙中山谈判,1923年1月25日,两人发表《孙越宣言》。据资料,越飞是俄共政治局委员级别的人物。自1925年春季起,苏联在北京组建了一个协调并领导在华全部工作(显然也包括情报工作)的“中心”。这个“中心”就设在大使馆内,原大使加拉罕成为“中心”的最高指挥。
1926年,国民党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北伐,张作霖和国民党处在敌对的位置上。得到情报的张作霖对苏联大使馆进行了突然的武装抄查,大使馆人员未及烧毁的463个卷宗总共3000多份文件被查抄一空,里面充满了苏联在中国进行谍报工作的内容。张作霖命令报刊登载所获文件的一些照片,在中国掀起一场反苏浪潮,苏联在中国的谍报工作这才有了一些收敛。同时,国民党受到苏联军事支持的事实,得到了实物的证据。据台湾学者的研究,蒋介石为了表示和苏联划清界线,阻止美、英支持北洋政府反对北伐,最终在4月12日,下最后的决心,反俄分共,屠杀共产党人。这就是史称的“4·12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