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杨(军事科学院 北京 100091)
沙场名将百战功高——纪念刘震同志诞辰100周年
褚杨
(军事科学院北京100091)
摘要:刘震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的高级将领,新中国空军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树立了杰出的风范。本文阐述刘震对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建设所做的杰出贡献,反映他忠于革命事业的鉴定信念,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艰苦奋斗的高尚品德和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
关键词:刘震;百年诞辰;志愿军空军
刘震上将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共产党员、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新中国空军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从15岁参加革命,戎马一生,鞠躬尽瘁,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建立了卓著的功勋。
(一)
刘震原名刘幼安,1915年3月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县(今孝感市)。1927年,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影响到孝感地区,少年的刘震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28年,刘震参加了儿童团。1930 年4月,又成为赤卫军中年龄最小的队员。1931年9月参加红军,被分在陂孝北县红军游击大队当战士,从此他开始了戎马生涯。
土地革命战争中,刘震由一名红军战士成长为一名师级指挥员。他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斗争,为创建鄂豫陕苏区和巩固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做出了贡献。1932年春,刘震到鄂东北道委特务四大队一班当战士。他作战勇敢,工作积极,多次担任重要任务。一次在敌人戒备森严、盘查很紧的情况下,成功的将中共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长成仿吾护送上前往中央苏区的火车,受到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的表扬。1933年6月,特务四大队改编为红二十五军手枪团。刘震到主力红军后,成长很快,几次战斗下来后,当上了连指导员。他以身作则,吃苦在前,冲锋在前,率领全连圆满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1934年11月,他随红二十五军长征。红二十五军进人陕南后,刘震在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身先士卒,勇往直前,先后粉碎敌人两次“围剿”,攻克5座县城,主要战斗不下10次。文公岭重创敌一二六旅、华阳镇打垮敌警备二旅、葛牌镇击溃敌警备三旅,奇袭荆紫关后又在袁家沟口全歼陕军警备一旅。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和陕甘红军编成红十五军团后,刘震被任命为二二五团政委,率部参加了陕甘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斗争。在劳山战役中,他率队担任主要突击任务。榆林桥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但仍指挥战斗,直到最后胜利。1936年红军东征时,刘震调任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二二三团政委,该团为强渡黄河突击团。刘震率该团一营为第一梯队,胜利渡过黄河,尔后转战在晋西北。西安事变后,刘震被任命为七十五师政委,率部南下商县地区,参加了制止国民党亲日派企图进攻西安的行动。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刘震任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任团政治委员,随同部队开赴抗日前线。1938年3月,日伪军纠集9路兵力向我晋东南地区进行扫荡,刘震率部参加了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作战。6月,他率六八八团三营区中条山执行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任务。由于他坚决执行上级指示,灵活使用兵力,不仅出色地完成任务,而且自身受到很大锻炼,部队也得到发展。11月,三四四旅组建独立团,刘震任团长,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的创建。1940年2月,按照中央军委决定,八路军第二纵队成立,刘震任纵队所属三四四旅旅长。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派第二纵队南下豫皖苏边区,支援新四军。1941年9月,刘震任新四军第三师十旅旅长兼淮海军区司令员。为适应新的斗争形势,十旅实行主力地方化,迅速掀起淮海区的敌对武装斗争的高潮。1943年4月,根据上级指示,为保卫麦收,配合盐阜地区反“扫荡”,刘震指挥淮海军区部队发起夏季攻势。他集中使用主力部队,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对敌人孤立突出的据点开刀。1944年春,苏北新四军开始对日军反攻,刘震指挥所部发起高沟、杨口战役,收复了六塘河两岸地区,使淮海、盐阜两区连城一片,巩固了根据地建设。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后,新四军第三师部署发动了两淮战役。刘震率所部解放了重镇淮阴城,在淮海地区名声大振。此战,取得了部队长期从游击战转向预有防御城市的攻坚战的重要经验,受到新四军首长的特电嘉奖。在长期抗战中,刘震杰出的军事才能,随着他职务的提高,不断显现出来,他对革命事业的贡献越来越大。
抗日战争结束后,刘震同志随新四军第三师进入东北战场,任三师副师长。刘震指挥所部同兄弟部队一道,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斗争。1946年9月,新四军第三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刘震任司令员。他指挥部队先后参加了三下江南,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冬季攻势。这些战役战斗,都大量歼敌,打出了威风,受到东总和毛泽东的嘉奖。刘震也凭此总结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战争指挥艺术有了新的飞跃,成为驰骋东北战场上的一员名将。尤其是辽沈战役中,成分展示了他的将才,突破锦州,会战辽西,迅速攻克沈阳的妙算,得到东总首长和毛泽东的高度重视。他指挥的二纵,成为东总的重要主力之一。辽沈战役后,二纵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刘震任军长。在天津前线指挥部作战会议上,要先打塘沽、后攻天津,以堵敌从海上逃走。刘震积极向总指挥部建议,改为先打天津为宜。后来,总指挥部接受了这一建议。在攻打天津城中他指挥二纵,与友部会师金汤桥,完成对敌的东西夹击,大量歼灭了敌人,对天津战役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1949年4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四兵团组建,刘震任副司令员兼三十九军军长,率部挺进华中南,相继参加衡宝战役和广西战役。刘震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中央军委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与陆军一道入朝作战。同年11月,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的刘震受命组建志愿军空军。翌年3月,志愿军空军领导机构——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在丹东成立。刘震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志愿军空军司令,并担任党委书记。这位打了近20年仗,指挥过步兵、炮兵和装甲兵的高级军事指挥员,面临指挥航空兵作战的新课题。他勇挑重担,带头学习空军指挥。在刘震的正确指挥下,志愿军空军不畏敌强我弱,与世界头号空军强国展开生死搏杀,战机骄人,震惊世界,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为积累经验,1951年4月至6月,刘震先后组织了两次志愿军飞行战术演习。通过演习,了解了各级司令部的组织指挥能力和部队的作战水平,初步摸到组织部队在紧急情况下飞行转场和组织协同作战的方法,使各级指挥机关和部队得到了一定锻炼,战术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有了一定提高。针对演习时暴露出的问题,刘震指示各级指挥员,认真总经验教训,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和各种人员的职责,更好地建设指挥机构。
1951年1月21日,在刘震的指挥下,志愿军空军首次与美国空军交战。空四师击伤美空军F-84战斗轰炸机1架,随后又取得击落、击伤美机各1架的战绩,揭开了空战之“谜”,打破了“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51年9月,为了粉碎美军的“绞杀战”,志愿军空军开始从实战锻炼进入为掩护我铁路运输而进行反“绞杀战”阶段。刘震针对朝鲜战场的新情况,认为敌我空中斗争必将越来越激烈,必须充分动员参战部队,做好迎击敌大机群作战的思想准备,并利用战斗间隙加紧飞行技术战术训练。9月25日到27日这三天,志愿军空军与美空军进行了激烈的大机群空战,空4师在空战中首创击落美空军最先进的F-86飞机1架的战绩。三天之内,我空军共击落美机26架,击伤8架。10月2日,毛泽东看到空四师的战报后,写了“空四师奋勇作战,甚好甚慰”的批语,给志愿军空军指战员以极大的鼓舞。
经过几次大规模的空战后,部队受到了锻炼,在战术技术上,不仅能打战斗轰炸机,也敢打最先进的战斗截击机;不仅能打小机群,也敢和敌大机群交锋。空三师投入空战后,刘震果断做出决定,要求该师坚决打击美空军大机群。12月2日、5日和8日,空三师接连参加了三次敌我双方达300余架喷气式飞机的大规模空战,并且与美最先进的F-86飞机进行了空战。在以后的86天作战中,空三师共出动飞机2391架次,进行大小战斗231次,取得击落敌机55架、击伤8架的重大胜利。1952年2月1日,毛泽东看到战报后,亲笔写下“向空军第3师致祝贺”的批语。
针对美空军在“绞杀战”失败后畏惧与我空战的情况,刘震将过去打游击的战术运用于空中,根据敌机活动规律,提前起飞、隐蔽待机、突然攻击,同时抓住一切战机参战,加速各部队的轮战锻炼。截至1952年5月底,志愿军空军歼击航空兵部队共有9个师18个团按计划进行了轮战锻炼,出战中计有85批1602架次进行空战,击落敌机123架击伤敌机41架,我机被敌击落84架,击伤28架,敌我损失比为1.46:1。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刘震大胆果断地下定决心,积极正确地实施指挥分不开的。
1952年9月26日,刘震奉命调回国内,出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1954年3月,刘震调任空军副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
1957年10月,刘震奉命组建空军学院。1958年9月12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命令,组建空军学院,刘震任空军副司令员兼空军学院院长和政治委员。期间,他在边建边训中,同广大教员和领导干部一起,把学术研究和教育训练结合起来,在以主要力量进行教材编写的同时,完成了培训学员的任务,并为尔后学院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刘震在空军学院兢兢业业工作了近10年,为空军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文化大革命”中,刘震遭到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1973年5月,他恢复工作,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由于受到江青等人的干预,刘震不能参加军区的常委会议。但刘震不计个人得失,一如既往的工作,专心干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在沈阳军区任副司令的4年中,刘震深入调查研究对全军区的部队训练工作,特别是干部训练和部队夜间训练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建议,收到较好的效果。
1977年7月,刘震出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并兼任新疆自治区党委第三书记(后出任第二书记)。到任后,刘震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领导部队深入揭批林彪、“四人帮”的反革命罪行。经过半年努力,军区机关和自治区机关揭批查的工作顺利而健康地开展起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干部中的派性基本消除,出现了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良好局面。在新疆工作期间,刘震还深入边防哨所和连队,与机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有关战备工作的原则方针,对部队教育很深,深受广大干部战士的高度赞扬。
1980年1月至1985年底,刘震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分管学术研究工作。他与研究人员一起刻苦专研,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
刘震同志善于运用战争的客观规律,力求实现主客观一致,在上级总的意图下,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发挥主动能动性,灵活机动实施指挥。1945年秋,他指挥打淮阴城,1947年冬他指挥攻打彰武城,这两次攻坚战的总攻时间都定在白天,完全是在分析战场的实际情况后临时决定的,出敌不意。取得了重大战果,分别得到了新四军首长和党中央致电嘉勉。辽沈战役中辽西会战刚结束,他就敏锐的提出,应率部急速向沈阳挺进,当即电报东北野战军首长,来不及等到电复就组织部队进发,随后东野来电通报沈阳敌军情况,确定进军具体任务。他率部前期行动,及早赶到沈阳西郊,立即部署战斗,迅速突破敌人城防。他常说,在军事指挥上既要认真尊重、接受前人和过去的经验,又要敢于不拘一格,依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而灵活运用,以求最好地实现上级的意图。
刘震同志为了实施符合实际的战斗指挥,十分重视周密侦察,亲自看地形,切实掌握敌我双方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判断,定下正确决心,并在战斗过程中实施不间断的指挥。刘震同志善于发扬军事民主,群策群力。他在战斗部署时,对于突破点的选择、总攻时间的确定、主攻部队的使用及其他战术运用等等,总要倾听下级指挥员的意见,发动群众出主意,认真加以分析研究,以便构成最佳方案,达到上下思想统一,定下正确的决心。而决心部署一经确定,他就严格要求部队坚决执行,毫不含糊,战斗中出了问题就严肃批评,甚至按纪律处理。他认为,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争取战斗胜利,充分发扬军事民主和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成的。据当年他的一些下级指挥员反映,在他的指挥下打仗,心里亮堂,部队敢打,基本上做到了攻必克,守必固,追必猛,养成了良好的战斗作风。
刘震同志善于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渗透到军事指挥工作中,现实了一个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的全面才华。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一直担任部队政治工作的领导职务,具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又参与了部队的战斗指挥;而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军事指挥员的同时,又多次兼任过政治委员及党委书记职务,全面负责组织部队的军史行动,重视军事指挥与政治工作的互相结合。在部署战斗行动是,他常常和政治工作人员一道亲自向部队进行政治动员;在部队行进途中,他常和连队一起行军,及时了解部队思想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在抗美援朝中,他提出了“政治工作必须与技术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政治工作渗入到技术、业务工作中去,并结合技术工作一道去做。针对飞行员是空军主要战斗力的特点,要求首先做好飞行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的飞行员在空战中不注意战术使用,挨打莽撞仗,便及时进行了勇猛与机智相结合的教育,提出“打勇敢、打战术、大技术”的口号。针对有的飞行员不愿当僚机及有的不愿担任掩护任务,及时进行了集体英雄主义教育,强调密切配合,相互支援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战场上援救一个战友,胜过打下一架敌机”的口号,等等。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有力,使年轻的志愿军空军朝气蓬勃,不畏强敌,作战勇敢。
刘震同志具有坚强的党性原则和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识大体顾大局,执行命令坚决,勇挑重担,敢啃“硬骨头”。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他坚持贯彻主力地方化的方针,率领部队扎根淮海区,面对敌、顽、我三角斗争的复杂局面,坚定沉着,灵活指挥,领导军民多次打破日伪军的“扫荡”,挫败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在解放战争的一些战役战斗中,他善抓战机,多次主动向上级请战,不失时机地消灭敌人。东北二纵队(三十九军)在辽沈、平津战役中都担任了主要战斗任务,在他的指挥下部队打得很出色。
刘震同志善于团结干部,关心群众,爱护下级部署。他历来按党的原则正确团结各级干部,从不搞歪门邪道。他光明磊落,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他言传身教,重视干部军事指挥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从作战指挥和工作实践中来培养选拔干部。他认为,部队作战和工作的好坏,从一定意义上说,各级带兵主管有决定作用,因此配备、选拔、培养主管干部是抓部队建设的重要一环。一定要有政治觉悟、作风正派、作战勇敢、指挥果断、善于带兵的同志来担任,只要符合条件,不论资历新老,不论工农知识分子,都要一视同仁,大胆提拔使用。刘震同志重视群众的智慧,关心群众的疾苦。凡是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同志,无不感到他体贴入微,可敬可亲。他撰写的几十万字的回忆录和文章,总要尽力反映下级指挥员和广大官员的集体智慧,而从不宣扬自己。
参考文献:
[1]回忆刘震将军[M]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年08月.
作者简介:褚杨,军事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军事历史。
收稿日期:2015- 8- 5
中图分类号:E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9-0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