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2015-02-05 10:12:22
中国动物保健 2015年3期
关键词:胸膜猪舍病猪

(黑龙江省铁力市兽医门诊黑龙江铁力152500)

猪常见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许英民

(黑龙江省铁力市兽医门诊黑龙江铁力152500)

早晚温差比较大的季节,猪发生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机率会不断增加,使得猪的生长发育受阻,还可使饲料转化率大大降低,致使猪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细菌性呼吸道疾病成为养猪场(户)的一种常见病,一般发病率为35%~70%,死亡率可达14%~35%,这样就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门诊工作的几年中,就猪常见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提出几点意见,供参考。

1 猪肺疫

猪肺疫也叫猪巴氏杆菌病,或称猪出血性败血症,俗称锁喉风。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的主要特征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慢性为咽喉肿胀、肺炎等症状。

1.1 流行特点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气候骤变的秋冬、早春等季节。病原通过病猪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经消化道、呼吸道及损伤的皮肤感染,吸血昆虫也是本病的传播媒介。带菌猪由于受寒冷、闷热、气候突变、潮湿、拥挤、通风不良、营养不足、饲料突然更换、过劳、寄生虫病及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影响,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使猪抵抗力下降造成内源性感染,死亡率比较高。

1.2 临床症状

在临床上可分为3种类型:

1)最急性型:突然发病,很快死亡。病猪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至40.0~42.0℃。食欲废绝,可视黏膜呈蓝紫色。咽喉肿胀,疼痛。口、鼻流出泡沫,并带血。病的末期。耳根、颈部、下颌部的皮肤为蓝紫色,有出血斑。呼吸极度困难,呈犬坐姿势。一般为窒息死亡。

2)急性型:体温升高40.0~41.0℃,眼结膜发炎,流脓性分泌物,口、鼻流白沫并混有血液。痉挛性干咳,呼吸困难,犬坐姿势,呈急性胸膜肺炎症状。皮肤出现紫斑或小出血点。先便秘后腹泻。精神沉郁,拒食。后期极度衰竭,卧地不起,因窒息而死亡。

3)慢性型:主要是慢性肺炎和胃炎。病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不断咳嗽,呼吸困难。关节肿胀,皮肤上见有湿疹。末期腹泻、脱水、消瘦,衰竭而死亡。

1.3 剖检变化

1)最急性型:各浆膜、黏膜有大量出血点。咽喉部周围组织呈出血性浆膜性炎症,皮下组织可见大量胶冻样淡黄色的水肿液。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红色。肺充血,水肿、可见红色肝变区,各实质器官变性。

2)急性型:肺脏有大小不等的肝变区,切开肝变区有的暗红色,有的呈灰红色,有干酪样坏死灶。胸腔积液,胸膜附有黄白色纤维素,病程稍长,胸膜发生粘连。

3)慢性型:尸体极度消瘦,贫血。肺肝变区扩大,并有黄色或灰色坏死灶和化脓灶,内含干酪样物质,有的形成空洞。心包液和胸水增多。胸膜有纤维素沉着,呈淡黄色,肋膜肥厚。肺门淋巴结肿胀、出血、坏死。肺表面凹凸不平,色调和硬度不一。有的胸膜与肺粘连。

1.4 防治措施

1)平时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每年春、秋两季定期预防接种,注射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2次。不论猪大小,一律于股内皮下注射5 mL。或用猪肺疫EO-630弱毒菌苗,肌肉或皮下注射1 mL,每年春(3月份)和秋(9月份)各注射1次。

2)预防药物可选用北里霉素300 g+磺胺二甲嘧啶600 g+甲氧苄氨嘧啶200 g,拌入1 t饲料中,连喂10 d。

3)注射头孢噻呋钠5 mL/(kg·bw),1次/d,连用3~4 d。或注射氟苯尼考注射液,20 mg/(kg·bw),1次/d,连用3 d。也可注射清开灵注射液,(小猪注射10 mL/头,中猪15 mL/头,大猪20 mL/头)+排疫肽0.05 mL/(kg·bw)+干扰素0.025 mL/(kg·bw),1次/d,肌肉注射,连用4 d。

4)可用中药治疗,穿心莲 100 g、野菊花 50 g,煎剂,每天1剂,灌服,连用3~5 d。也可用白药子、黄芩、大青叶、知母、牛蒡子、连翘、桔梗各9 g,炒葶苈3 g,共为细末,1次灌服,每天1剂,连服3剂。

2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也叫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猪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肺炎和胸膜炎症状和病变。

2.1 流行特点

3月龄仔猪最易感染。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带菌猪,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以及被病猪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感染健康猪。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10-12月和6-7月多发,发病率高。此外,饲养密度大、卫生条件差及气候突变可导致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2.2 临床症状

本病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和慢性型3种类型。

1)最急性型:病猪突然发病,精神不振,食欲废绝,体温升高至42.0℃以上,有轻微的咳嗽和呕吐。呼吸困难,从口和鼻流出带泡沫的血样分泌物。在全身的皮肤上先后出现紫斑,耳、鼻、腿部的皮肤上较明显。24~48 h内死亡。

2)急性型: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呼吸困难,体温升高40.5~41.0℃,衰竭,有的死亡,幸存者转为慢性。

3)亚急性和慢性型:病猪体温很少升高,不断咳嗽,食欲减退,增重减慢。在慢性型病猪群中隐性感染猪增多。如有其他病菌合并感染或继发感染,病情加重。如首次爆发时,母猪发生流产。

2.3 剖检变化

主要病变为肺炎和胸膜炎。大多数病例,胸膜表面有广泛性纤维素沉积,胸腔液呈红色,肺广泛性充血、出血、水肿和肝变。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的血色液体和纤维素凝块。病程稍长的病例,可见肺有坏死灶或脓肿,胸膜粘连。

2.4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舍内外的环境卫生。对于猪舍的地面、用具、饲槽、水槽要用0.2%过氧乙酸或0.3%百毒杀定期消毒。饲养密度不能过大,猪舍要通风,冬季要防寒保暖。

2)注射猪传染性胸膜炎油佐剂灭活菌苗,怀孕母猪产前1个月,肌肉或皮下注射,2 mL/头,仔猪4周后0.3 mL/头,间隔7~10 d,再注射0.5 mL。

3)用头孢噻呋,5 mg/(kg·bw),1次/d,连用3 d。或用替米考星10~20 mg/(kg·bw),皮下注射,1次/d,连用3 d。可用土霉素0.6 g/kg饲料,拌在饲料中喂给,连用3~5 d。

3 猪支原体肺炎

猪支原体肺炎又称猪气喘病,又叫猪霉形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引起的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咳嗽和气喘。本病分布的广泛,患猪生长发育不良,饲料转化率低,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3.1 流行特点

流行初期,母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流行后期小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成年猪呈隐性感染。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隐性感染的猪,经咳嗽、喷嚏、喘气排出体外大量的病原体,通过呼吸道传染。哺乳仔猪常因患病母猪受到感染。猪舍通风不良、潮湿,猪群拥挤,最易感染发病。老疫区,多呈慢性经过。

3.2 临床症状

根据病情可分为3型。

1)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尤以仔猪、妊娠母猪或哺乳母猪较多见。以气喘为主,腹式呼吸,呈犬坐姿势,有的口、鼻流出浆液性泡沫,咳嗽次数减少而低沉,或呈痉挛性咳嗽,体温一般正常。有继发感染时,体温可超过40.0℃,病程约1周,死亡率较高。

2)慢性型:多数是由急性转变而来,以咳嗽为主,尤以清晨、晚间、运动进食时咳嗽明显增加。气喘症状时轻时重,病猪体温正常,食欲变化不大,但生长发育受阻。本型常见于老疫区。

3)隐性型:病猪无任何临床症状,或有时咳嗽、气喘,全身情况良好,生长发育几乎正常。

3.3 剖检变化

病变主要在肺、肺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肺膨大,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在炎症消散时,肺小叶间质增生、硬化,表面下陷,周围组织膨胀不全。肺的病变在心叶、尖叶、中间叶、隔叶的前缘。常呈间质性肺炎的变化,两侧肺病变对称。病健部界限明显,呈胶样浸润,半透明。切面湿润,平滑。病情加重时,为淡紫红色、深紫色、灰白色和灰红色。状似胰脏组织,故称胰变。肺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水肿,为白灰色。切面湿润,外翻,边缘轻度充血。

3.4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饲料调配,增加猪的抗病能力,猪圈要干燥、卫生,定期消毒,避免拥挤。

2)免疫预防,可注射猪气喘病灭活菌苗,仔猪10日龄首免,2周后二免,2 mL/次/头,皮下注射,以后每半年免疫1次。也可用猪气喘病弱毒活菌苗,仔猪4周1 mL/头,后备种猪配种前免疫1次。

3)可用土霉素50 mg/(kg·bw),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0~20 mL,混合后肌肉注射,1次/d,连用4~5 d。泰妙菌素注射液0.2 mL/(kg·bw),1次/2 d,连用2次。泰妙菌素内服,200 mg/kg饲料,连用10 d,或在饮食中添加,剂量为100 mL/L,连用5 d为1个疗程。可用中药进行治疗,鱼腥草、麻黄、杏仁、忍冬藤、甘草、百部、桔梗、桂枝各100 g,共研细末,50 kg以下的猪,50 g/d,50 kg以上的猪,50~80 g/d,混在饲料中喂服,连用5~10 d,停3 d,再酌情连用。

4 副猪嗜血杆菌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也叫猪多浆膜炎综合征,或称猪纤维蛋白性浆膜炎和关节炎、革拉泽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

4.1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侵害2~4周龄的猪,特别是5~8周龄的断奶仔猪最易感染,一般发病率在10%~15%,死亡率可高达50%左右。多见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临床上常见本病混合或继发感染其他病毒性传染病。在饲养管理不当,各种应激因素的存在均可导致本病的暴发,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增高。

4.2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40.5~42.0℃,精神不振,眼结膜潮红,食欲减退或拒食,被毛粗乱无光泽,消瘦。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皮肤出现红斑,走路缓慢,共济失调。可视黏膜发绀,常发出尖叫声。喜卧,呈犬坐姿势。多见腕关节和跗关节肿胀,发热,有痛感。末期,病猪发生脑膜炎时,出现神经症状。1~2月龄的猪呈败血症。急性感染的母猪发生流产,公猪跛行。

4.3 剖检变化

主要表现在单个或多个浆膜面,如腹膜、胸膜、心包膜、脑膜和关节面发炎,可见到浆液性、化脓性、纤维性蛋白渗出物。另外,也可引起筋膜炎和肌炎、化脓性鼻炎。

4.4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猪舍卫生和消毒工作,是控制本病的基本措施。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减少应激因素,防止其他病原微生物对猪场的侵害。

2)预防接种,可用副猪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菌苗,公猪每年免疫2次,3 mL/头/次。初产母猪产前6周首免,2周后2免,以后每胎产前5周免疫1次,肌肉注射,3 mL/头/次。仔猪7日龄首免,1 mL/头,肌肉注射。28日龄2免,1.5 mL/头。

3)可用板蓝根注射液0.1 mL/(kg·bw)肌注,1次/d,连用3~4 d。也可用穿心莲注射液0.2 ml/(kg·bw)+猪用干扰素0.025 mL/(kg·bw),加在一起混合后,肌肉注射,1次/d,连用3~4 d。同时注射泰乐菌素,0.025 mL/40(kg·bw),注射1次,15 d内仍有效。

5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鼻炎、打喷嚏、鼻甲骨萎缩、鼻部变形及生长迟缓,育肥期延长。多发生在2~5月龄的幼猪。

5.1 流行特点

在临床上明显见于1~5月龄的仔猪,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其他动物如犬、猫、鼠、兔、家畜、家禽等均可带菌。病原体随病猪和带菌动物鼻分泌物排出体外,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而传染健康猪,尤其是母猪患病时,最易传给仔猪。如果饲养管理不当,舍内卫生条件太差,饲养密度过大,拥挤,通风不良,营养不佳,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均可诱发本病。本病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

5.2 临床症状

病猪初期打喷嚏和呼吸困难,鼻腔逐渐由脓性鼻汁流出,有的鼻孔出血。吃食时,常用力摇头,甩掉鼻腔分泌物。有时用鼻端拱地,或在硬物上摩擦。由于鼻甲骨的萎缩,使鼻腔短小,如一侧鼻腔发生严重变化时,则鼻端弯向受侵害的一侧,个别病例可继发肺炎。

5.3 剖检变化

主要表现在鼻甲骨萎缩,特别是鼻甲骨的下卷曲最为常见。病的初期,鼻黏膜卡他性、化脓性炎症,黏膜充血、潮红。严重病猪,鼻甲骨消失,鼻中隔弯曲,整个鼻腔变成一个鼻道。鼻背皮肤肿胀,形成皱褶,鼻部和面部变形,下颌骨伸长。鼻腔内积有大量黏液性、脓性或干酪性渗出物。少数病猪伴有波氏杆菌性支气管肺炎,变化呈板块状或条状,主要在肺门附近,在肺脏的腹面较多,也有的出现于肺脏的背面部。急性死亡猪肺炎灶呈红色。

5.4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对猪舍内的粪便及时清除,用2%火碱液定期急性全面消毒。保证舍内干燥、通风良好,饲养密度适中。同时,要消灭猪舍内的老鼠,严禁犬、猫等进入猪舍。

2)可用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油佐剂二联灭活菌苗,母猪于产前4周颈部皮下注射2 mL。新引进未经免疫的后备母猪,皮下注射,1 mL/头。仔猪生后1周龄,皮下注射,0.2 mL/头,4周龄时0.5 mL/头,8周龄时注射0.5 mL/头。

3)氟苯尼考注射液,2 mg/(kg·bw),1次/d,连用3~4 d。同时用中药清肺止咳散(含桑白皮、知母、甘草、苦杏仁、黄芩等)拌料,内服,1剂/d,连用3剂,效果最佳。还可用银翘散1 kg+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150 g+氟苯尼考粉500 g,拌在饲料中喂给7~10 d。每月用妙立素1 g兑水10 L,作为饮水用。用抗菌肽,肌肉注射,1 mL/60(kg·bw),1次/2 d,连用3~4 d。土霉素,3.5~7.5 mg/(kg·bw),肌肉注射,2次/d,连用3~5 d。

总之,猪常见的细菌性呼吸道疾病是最常见的,也是多发疾病,发病率很高,但死亡率比较低,影响猪的生长发育,饲料转化率低,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要坚持自繁自养,及严格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注意猪舍的防寒保暖,寒冷季节猪舍要求在18~20℃,初生仔猪的温度为32~34℃,同时要通风换气,可降低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污染,可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适中的饲养密度,保证仔猪每头有0.4 m2的生活空间,生长猪0.8 m2,成年猪为1.2 m2。

注意猪舍与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消毒,舍内的粪便和污水每天要清扫干净,可选用0.5%强力消毒灵、0.3%过氧乙酸溶液、1%菌毒敌溶液和0.3%百毒杀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做好预防接种工作,进入秋冬季节要做好各种疫苗接种,使细菌性呼吸道疾病发生会降低,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不易发生。猪场要定期驱虫,不要养犬、猫等动物,要加强灭鼠工作。这样,才能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从而减少损失。■(编辑:何芳)

10.3969/j.issn.1008-4754.2015.03.023

猜你喜欢
胸膜猪舍病猪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32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1:06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