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丽萍
心理学研究表明,以感受和体验为基础的情感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利用教学中的“情感空白”,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调动感官,让学生产生激情体验
陶行知认为主张教学中应解放儿童的双眼、大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动手操作,乐于表达,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动脑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至终地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学习状态之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的参与中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使语文课堂鲜活起来。
如在教学《揠苗助长》一课时,故事短小精悍,且是孩子耳熟能详的,因此,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如果按照常规的课文学习,反而显得枯燥,孩子学起来也提不起精神。那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呢?笔者在教学中,放手让孩子加动作、表情去讲故事。他们讲到“十分焦急”时,有的紧皱着眉头,有的不停地挠着脑袋;当讲到“筋疲力尽”时,居然用自己的小拳头捶起了背;当他们讲到“纳闷”时,又眨巴着眼睛,挠着头发,一副疑惑不解的模样……整个故事,孩子们讲得绘场绘色的,既促使他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表演等能力,又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本课的知识,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本课的重要难,从而达到了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尊重个性,让学生获得愉悦体验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提倡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进行阅读。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大禹治水》第二自然段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洪水使老百姓不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这时大禹来了,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读书,思考。学生们是这样回答的:“第一句话给我印象深刻,说明禹的决心很大。”“第三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禹吃尽了千辛万苦。”……看来,学生已初步理解了这段话的内容。在初步理解感知的基础上,大屏幕出现了禹治水的画面和第二自然段的文字,让学生根据画面再一次理解了大禹治水的不容易,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大禹的印象。这时,老师又问:“你有什么好方法把这一自然段记住呢?”学生举手回答,有的说“我可以边想电脑里的画面边背诵。”有的说“我可以多读几遍。”还有的说“我可以根据黑板上的两个关键词语进行背诵。”……学生提供了很多方法,并用自己的方法很快就记住了这段话。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总是将自己定位于和学生平等交流、沟通的合作者、参与者,在充分尊重学生及其具有个性化的体验的基础上,与学生真诚地沟通、交流、对话,时不时地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开放的、自由的课堂氛围中诵读、理解、体验;尤其是当学生回答精彩时,教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让学生更加自信,从而让他乐学不疲。
三、积极评价,让学生体味成功体验
成功体验是一种积极参与的情感,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的评价能够让学生获得自信,体验成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例如:当孩子读书读得不好时,老师应鼓励他说:“没关系,课后多读几遍,一定就能读好了。”当孩子回答问题很精彩时,老师应表扬他说:“你的回答真棒!同学们的掌声就是对你最大的肯定!”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时,老师还可以说:“你的看法很独特!”……当在课堂上,教师真心地鼓励、赞美一个孩子时,孩子就会大大地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他们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充分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关注、欣赏、鼓励,甚至是爱,从心理上放下了因害怕老师而产生的“戒备”,从而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老师,也“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老师的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强调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良好的情绪积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郭里园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