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发展冷链物流,是一种可以真正实现多赢的流通模式,同时也将真切地感受到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于冷链物流的作用,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海华深有体会:“此前的经验证明,促进了冷链产业的发展,也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绿色食品产业需冷链保驾护航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基地,绿色食品监控面积获得认证产品数量都居全国第一位。黑龙江省政府近一年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绿色有机食品在市场推广上也下大力气——在全国建立了300个旗舰店,3000个连锁店,包括在香港的北角也建立了旗舰店。
据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海华介绍,在市场推广过程中,他们发现,有相当部分的农产品,还是在常温下流通的,冷链的各环节衔接不是非常通畅,缺乏系统化连贯的作业。因此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冷链物流,也认为要发挥特色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就要建立以生产基地为基础,以集散市场为载体,具有专业化农产品冷链的体系,这也是促进农产品走出国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然选择。
牡丹江沿边近海东北亚区位中心决定了对冷链的极大需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牡丹江很远:但对于俄罗斯、东北亚日韩来说,都处在一个半小时的经济圈里。牡丹江拥有四个国家一类口岸;内贸货物经海路可以运到中国的宁波港、上海港等港口。利用俄罗斯港口运输内贸货,这也是海关总署给牡丹江特批的通道。
“随着东部丝路经济带的推进,我们对农产品冷链的需求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发展冷链对于提升我们农产品竞争力、辐射力和影响力也是大有好处的。”张海华说。
除此之外,发展冷链物流也是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需求。例如,牡丹江的绿色食品产业居于黑龙江省的前列,绿色食品认证数量182个,11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驰名农产品商标,22个著名的农产品商标,绿色有机食品的年加工量达到80万吨,产值达40亿。牡丹江人工栽培的黑木耳产量占全国的1/3。牡丹江的绿色有机食品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地区一共建了28个专卖店,全市已经建成11个国家级的大型绿色食品种植原料基地和绿色食品食用菌示范基地,10万头绿色肉牛的养殖基地,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430万亩。其中,响水米更是驰名千年的贡米。
绿色食品发展在牡丹江拥有很好的基础。“随着绿色有机食品的发展和北药的发展,牡丹江对冷链物流需求不断增加。牡丹江是原料地,是上游的产地,我们需要仓储运输和配送销售的中游和下游的企业进来,把我们高端产品带到国内和发达地区,引领产业的发展。”
制冷优势得天独厚
北方气候寒冷,因此,制冷成本较低。东北电力非常丰沛,由于毗邻俄罗斯,俄罗斯电有更多的富裕,若使用俄电费用将更加低廉。
张海华表示,牡丹江发展冷链,也是出于对俄进出口的需求。“牡丹江最大的特点,在全国三百多个地市中我们对俄经贸是第一大市,贸易额占全国对俄的1/10。”俄罗斯远东地区,70%的蔬菜水果,50%的肉类都依赖东北的供应,对俄输出水果蔬菜,牡丹江占到70%。已建成连片的专业化种植蔬菜水果出口基地有8处,水果基地3处,地产农产品对俄出口达19万吨。
除了本地出口外,牡丹江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租用了400万亩的土地。目前,俄罗斯的土地黑土层仍可以达到七、八十公分。“我们也在做粮食和部分农产品的回运。此外,在俄罗斯租用的牧场中生产的乳制品也要运回国内加工。因此,我们对冷链物流有非常大的需求。”
张海华表示,从国内的需求来说,俄罗斯远东海产品非常丰富,品质极好,且是纯天然的,在国内都属于高端产品。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国内对俄海产品也有极大的需求。“如今,我们已经有渠道,也有些养殖企业在俄罗斯开展经营。将这些水产品、乳品进口运回国内,也依靠冷链物流来完成。”
“此前的经验证明,促进了冷链产业的发展,也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张海华说。
如今,牡丹江将举办的2014年中国(镜泊湖)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峰会,就是要展示当前农产品冷链发展的最新产品与技术,分享冷链发展的经验,共享国际国内农产品冷链资源,促进稳定经济发展。“我们期待借本次会议的东风,借鉴发达地区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不断的加强政府间、企业间在冷链技术交流与经济合作发展,积极推动物流企业开展国际区域合作,打通多条国内内陆城市、沿海城市以及国外的冷链通道,实现农产品和冷链物流的无缝连接,我们要争创国家首批农产品冷链示范工程,打造面向东北亚冷链物流集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