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管理对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

2015-02-03 19:58谢志明谢青青易玄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5年1期
关键词:财务绩效

谢志明+谢青青+易玄

摘 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依据广州、深圳两地共236家制造企业数据,考量环境协同、环境监督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绿色供应链管理将社会、环境责任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融入链式管理体系中,能协同上、下游企业环境管理活动,监督环境违规行为,实现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双赢。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协同;环境监督;环境绩效;财务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5)01-0111-06

一、引 言

富国皮革的供应链环境投诉,Sony公司因供应商零组件问题使外销品不符欧盟指令而遭致退货,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对苹果公司供应链环境污染的报道等事件,使越来越多学者认识到,从某一主体来研究环境管理不足以全面解决制造业与环境冲突的问题。为缓解企业市场价值与环境绩效之间平衡的压力(KhooH.H.,2001),满足更有效率和更具社会与环境责任(SER,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的商业需要,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包括绿色设计、绿色采购、清洁生产、废弃物减量化以及生命周期成本会计等(Berry&Rondinelli,1998),对环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sup>[1]</sup>。GSCM最早由美国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制造协会提出,他们认为GSCM通过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消费、回收等环节的绿色经营实践,与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协同运作与互相监督,能提升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竞争力。M.H.Nagel(2000)、Zsidisin(2001)、马世华(2005)等认为,GSCM是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通过链内采取的管理策略、行动及所形成的关系协同,实现减少环境负影响、提高企业绩效的基本目标,这也是其区别于传统供应链的主要特征。还有一些学者对GSCM在环境负影响大、受消费者、政府与环保组织高度关注的特定行业运营展开研究。如GiannisT.Tsoulfas(2002)利用物质流分析(MFA,Material Flow Analysis)建立了集成电路板供应链对环境的影响因素与标准;RemkoI.(2001)从技术与运营两个角度研究了汽车产业实施GSCM的问题;MetinT.(2004)以电力和水蒸气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能源生产供应链内的协调机制。这些文献均强调集成(Integration)管理是GSCM的重要支柱,更多的研究者关注某一产业GSCM的过程,而从理论上阐述GSCM的运营管理,以及研究GSCM对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影响的成果相对较少,而这正是从成本效益视角研究企业积极实施GSCM驱动作用的核心所在(Pratima&Roth2000;Khana,2001)。为此,本文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营实践角度,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量化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环境协同、环境监督对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为GSCM科学决策实现环境效率与财务绩效的持续改善提供支持。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相关学者从供应链组成部分[2,3](Components),从竞争优势视角研究了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sup>[4]</sup>。Armistead和 Mapes(1993)通过对英国制造业的调查,发现供应链的整合程度对产品质量和运营绩效有改进作用。Brian(2005)研究了链上成员协作(Cooperation)、协调(Coordination)与协同(Collaboration)关系对制造商动态绩效的影响。Suhong Li(2006)则将供应链协同量化成5类协调行为,即供应商关系、客户关系、信息共享水平、信息共享质量和延迟制造,并研究了上述协调行为与竞争优势、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sup>[5]</sup>。孙晓静(2008)设计了涵盖供应链上、下游的供应商关系、客户关系、信息共享和供应链整合4个研究变量,实证表明由这4个维度组成的供应链运营实践能够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戚依南(2008)发现企业内部整合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与顾客的整合,与供应商的整合、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对降低成本有影响但不显著<sup>[6]</sup>。叶飞(2010)、Kristie Mclntyre(1998)等国内外学者还从供应链管理源头的绿色设计、绿色采购及绿色营销等环节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

上述文献主要研究了设计、采购、内部运营管理、销售、信息集成等供应链管理环节对企业环境与经济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完整的制造企业GSCM运营除对以上环节的管理之外,还应包括对核心企业与流动的参与者(上游供应商及下游企业)的动态关系(环境协同与环境监督)管理。环境协同包括企业与供应商的环境协同(ECS,Environmental Collaboration with Suppliers)以及企业与顾客的环境协同(ECC,Environmental Collaboration with Customers)。环境监督包括企业对供应商的环境监督(EM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Suppliers),顾客对企业的环境监督(EMC,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by Customers)。制造企业GSCM内容见图1。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5年第1期2015年第1期(总第193期)谢志明, 谢青青等:绿色供应链管理对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

图1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环境协同与环境监督。

GSCM运营建立在传统要素如劳动力、产品或服务、技术等资源共享的基础上,集成了诸如环境经营知识、社会责任与商业道德的价值观等,从而实现供应链内成员之间的资源配置最大化、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负荷最小化以及消费者以最低价格消费绿色产品的三维目标。因此,环境协同与环境监督是GSCM运营的重要环节。环境协同体现在集成要素之间的技术水平、知识水平、文化与价值观念、经营理论等方面的协同,通过资源共享、风险共担、运作协调等,在降低供应链内部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以及提高整体竞争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曾文杰(2011)从效益角度出发,认为环境协同通过明确的环境激励与约束机制,能够提高成员之间的合作程度,从而获得“1+1>2”的效果<sup>[7]</sup>。Zhu和Sarkis(2006)认为上下游企业相互间的合作是中国制造企业实施GSCM极其重要的前提。随着绿色消费热潮的兴起,环境监督逐渐被视作一种达成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实践的机制。对外披露的环境报告、ISO14000绿色体系认证及通过独立第三方发布的环境审计报告已成为环境监督机制的内容所在。实现环境友好要求从整体上采取有效的环境预防与控制手段,即需要强调多个主体全过程的相互监督。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1:环境协同对环境监督具有直接正向影响

H1a:企业与供应商的环境协同直接正向影响企业对供应商的环境监督;

Hb:企业与顾客的环境协同直接正向影响顾客对企业的环境监督。

2.环境监督与环境绩效。

随着监管法规等制度压力升级,为避免遭受环境违规处罚,制造企业通过GSCM对各节点的环境监督,并通过严格的环境排放、能耗检测及再利用程度评估等使整个供应链环境负荷最小化。Kenneth W. Green等(2012)认为,制造企业对供应商的监督是保障产品绿色的先决条件 <sup>[8]</sup> ,而是否获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已经成为不少大型跨国企业选择供应商的标准之一,因为这可以减少环境风险。另一方面,公众环保意识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乐于选择积极履行社会与环境责任的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并愿意放松价格敏感度,为环保差异性产品支付溢价(Arora,1995;Sarkis,2006)。在强制机制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渗透至GSCM每一环节实施环境监督,促使环境绩效(ENP,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持续改善,是制造企业塑造品牌、提升企业声誉、提高企业的无形资产等管理决策的最佳选择<sup>[9]</sup>。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2:环境监督对环境绩效具有直接正向影响

H2a:企业对供应商的环境监督直接正向影响环境绩效;

H2b:顾客对企业的环境监督直接正向影响环境绩效。

3.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

环境问题长期以来被视作增加成本的因素,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相当大的一部分企业总认为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是相互矛盾的,环境与利润之间的冲突要大于它们之间的协调<sup>[10]</sup>,环境的改善并没有给企业带来足以弥补其成本的收益(Walleyn&Whitehead,1994;Garyand,1995;Khanna&Damon,1999)。但仍有大量研究表明,基于环境友好的GSCM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收益。王能民,孙林岩,汪应洛(2005)定性地归纳了GSCM在扩大市场边界,满足环境意识消费者的需要,强化顾客忠诚度,从而提升公司财务价值等方面的影响。Sharfman(2008)从环境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FIP,Financial Performance)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认为通过降低可感知到的环境风险可以降低企业债务成本,进而改善企业整体的财务绩效。Tuwaijri、 Christensen和Hughes II(2004)研究认为,对有关特别环境事项披露更加详细的制造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显著相关。陈劲等人(2002)从造纸、包装、印染、水泥等行业选取55家企业样本数据,研究了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相互影响,其结论是“环境绩效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大于“经济绩效对环境绩效的影响”<sup>[11]</sup>。陈璇、淳伟德(2010)用回归方程模型验证了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在整体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结论在不同的地区可能存在差异<sup>[12]</sup>。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3:环境绩效对财务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将GSCM对制造企业绩效影响路径的概念模型描述如图2所示。

图2 GSCM影响制造企业绩效的概念模型

三、实证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由20个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相关和13个与制造企业绩效有关的题项组成。其中,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的题项参考了Vachon和Klassen<sup>[13]</sup>的文献;制造企业绩效有关的题项包括环境和财务两方面,环境绩效题项的设计主要参考Zhu et al. [14]的研究,财务绩效题项则参考Green和Inman [15]的研究成果。

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的题项回答采用三个计分等级,即1=“从来没有参与”;3=“适当参与”;5=“经常参与”。企业绩效题项的回答是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后企业整体绩效水平,企业绩效结构包括环境维度的ENP,财务维度的FIP等方面的评价。由于GSCM是一个较复杂的运营过程,无论从成本角度还是从市场角度,企业绩效的变化程度都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同一时间段内,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改善程度有深有浅,因此题项评分等级也不一样。随着环境投资的增加,企业环境绩效的改善愈加明显,程度显著高于财务绩效。因此,评分等级较多:1=“根本没有”;2=“一般”;3=“中等”;4=“好”;5=“非常好”。而财务绩效题项评分等级仅为1= “严重低”和5=“非常高”两个等级。企业积极的环境战略影响到企业财务绩效,是由于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环境战略披露后的感知引起的,存在较长的时滞性,因此,评级数相对于环境绩效等级数较少,符合实际情况。(二)数据收集

本文选取制造企业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熟悉供应链业务活动的中、高层管理者或是熟悉供应链管理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于2013年7~8月在广州、深圳两地展开,通过实地走访、网络调研等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302份。考虑入职年限长短、职务层级以及问卷的完整性等因素,对问卷进行分析整理后,得到有效问卷236份,占总回收量的78.15%,占总发放量的47.2%。调查对象行业分布为:机械(56家,占23.7%)、化工(54家,占22.9%)、IT/电子(73家,占30.9%)、制药(30家,占14.7%)、其他(23家,占7.8%)。96%的被访者在现企业工作年限超过2年,其中,具有部门主管及以上职务的占比52.2%,我们相信,他们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认知及其实践经验为问卷的可靠性提供了保证。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

本章运用SPSS16.0和AMOS7.0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及假设检验,使用的统计方法主要为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构方程建模等。

(一)数据分析

1.信度和效度分析。参考国内外学者关于量表的研究成果,我们采用α系数检验研究变量的信度。根据所设计的量表,我们计算各研究变量的信度系数值都在0.8以上,具体结果见表2,表明问卷样本可信度比较高。为保证所设计问卷的内容效度,我们借鉴了Christina W.Y.(2012)、Vachon, S., Klassen, R.D.(2007)等学者的结构式量表。但考虑到中国制造企业GSCM的背景,如跨组织的融合现状、商业伦理认知程度等特殊因素,本文通过CFA(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方法验证各研究变量的结构效度,软件运行结果见表3、表4。由表可知,各题项因子载荷数值都在0.5以上。此外,1

2.相关性分析。本文相关性分析对象由环境协同、环境监督及制造企业绩效三个维度构成,具体由ECS、ECC、EMS、EMC、ENP、FIP等六个变量组成,变量之间相关性结果如表5所示。结果显示:(1)环境协同与环境监督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其中ECC与EMC的相关系数最高,达到了0.706;(2)环境监督与环境绩效存在着显著相关性,系数最高的是EMS对ENP,相关系数为0.839;(3)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6。

(二)实证结果

1.理论分析模型的检验。

基于以上数据处理,使用AMOS7.0进行整体拟合优度分析,模型检验结果显示:X2/df=1.148,RMSEA为0.05。其他拟合指数NFI、NNFI、CFI等均在0.9以上(见表6),均为满意或可接受。总体上,理论模型拟合度较好。

2.假设检验。

与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相同,假设检验的工具软件也采用了结构方程建模软件,表7为模型拟合分析后的标准路径输出结果。

从表6可知:(1)环境协同对环境监督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假设H1a、H1b得到验证。其中ECC→EMC的路径系数为0.685,高于ECS→EMS的路径系数0.493。原因在于消费者环境友好需求已成为制造企业外部最主要压力,企业与顾客协同合作,能促进企业快速响应其监督结果,对制造企业进一步改善生产技术、绿色生产有着积极影响。(2)环境监督对环境绩效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假设H2a、H2b得到验证。其中EMC→ENP的路径系数为0.208,远小于EMS→ENP的路径系数0.839。鉴于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综合和动态交叉的系统,消费者出于绿色需求而对制造企业的监督真正转化为环境绩效,在经销商、各级别供应商等中间较多节点企业的反馈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相反,制造企业可以直接通过对供应商的严格挑选与环境监测,能在较短时间取得较好环境绩效。(3)环境绩效对财务绩效亦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ENP→FIP的路径系数为0.815,假设H3得以验证。

五、结 论

制造企业GSCM运营将经济与社会环境责任统一到过程管理中,为应对环境与资源的压力以及竞争或市场变化的挑战,实现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双赢奠定了基础。本文界定了制造企业GSCM运营的两个环节,即核心企业与供应商、顾客之间的环境协同,以及企业对供应商和顾客对企业的环境监督;构建了GSCM对制造企业绩效(包括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广、深等地236家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环境协同、环境监督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在要素集成基础上的核心企业与供应商、顾客之间的环境协同直接正向显著影响环境监督,核心企业对供应商、顾客对企业的环境监督直接正向显著影响企业的环境绩效(ENP),ENP对财务绩效(FIP)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为制造企业通过GSCM运营提升环境友好程度和企业绩效水平提供了实证支持。

参考文献:

[1]Berry, M.A., Rondinelli, D.A. Proactiv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 1998,12(2):38-50.

[2]Scannell, T V, Vickery, S K and Droge, C L. Upstrea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in the automotive supply industry[J].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2000,21(1):23-48.

[3]Tan K C.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Concerns, and Performance issues[J].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2002,38(1):42-53.

[4]廖成林, 刘学明, 李忆, 仇明全. 供应链管理实施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实证分析[J].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8,(1):89-93.

[5]Suhong Li, Bhanu RaguNathan, T.S. RaguNathan, S. Subba Rao. The impac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J]. Omega, 2006,34(2):107-124.

[6]周杰,李平.基于交易价值视角的供应链联盟模式研究[J].科学决策,2013,(3):1-14.

[7]曾文杰, 马士华. 制造行业供应链合作关系对协同及运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 2010,7(8):1221-1227.

[8]Kenneth W. Green, Jr, PamelaJ. Zelbst, Vikram S.Bhadauria, Jeramy Meacham. Do environmental collaboration and monitoring enhanc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J].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2012,112(2):186-205.

[9]周鲜成, 贺彩虹. 可持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协同推进机制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4,35(2):128-131.

[10]张亚连, 张卫枚, 邓德胜. 我国企业环境管理会计实施现状及其对策——基于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2,33(1):55-58.

[11]陈劲, 刘景江, 杨发明. 绿色技术创新审计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02,20(1):107-112.

[12]陈璇, 淳伟德. 企业环境绩效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分析——基于沪、津、渝三地百强企业的考察[J]. 经济体制改革, 2010,(4):77-80.

[13]Vachon, S., Klassen, R.D. Extending green practices across the supply chain: the impact of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integr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2006,26(7):795-821.

[14]Zhu, Q., Sarkis, J. and Kee-hung, L.Confirmation of a measurement model for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implement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8,111(2):261-273.

[15]Inman, R.A., Sale, M.L. and Green, K.W. Jr.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OC use, TOC outcomes,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2009,29(4):341-356.

(责任编辑:钟 瑶)

The Impact of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XIE Zhiming1,XIE Qingqing1,YI Xuan2

(1.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114, China;

2. Business Schoo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3, China)

Abstract:Faced with the challenges of opportunities led by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the challenges formed by uniform global marketing, th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roposition to resolve problems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its commitment to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which could promote the degree of environment friendliness and eventually improve the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is paper takes 136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of Guangzhou and Shenzhen as the research sampl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is us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nvironmental collabora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an conta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publicly and the general public engagement, provide new power to achieve the win-win situ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collaborate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tivities and the environmental violations monitoring and other aspects performed by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enterprises.

Key words: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collabora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Financial performance

猜你喜欢
财务绩效
国际化扩张战略与企业绩效关联机制研究
虚拟现实概念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期限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
苏宁云商轻资产盈利模式及其财务绩效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实证研究
高管薪酬激励、在职消费与公司财务绩效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