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如松
时至今日,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不太注重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为此,许小明老师呼吁“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质疑,想一想学生质疑背后的原因,找一找学生提出质疑的根源”(见本刊2014年第11期《不该扼杀的质疑能力》)。笔者认为许老师的这一呼吁不仅是一场“及时雨”,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美中不足的是,许老师缺少了最后一步——学生提出质疑的根源之后,还应该及时地跟进后续行动,不能浅尝辄止。
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先生说过:“语文教学,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么组织运用的,也就是语文形式—思想内容—语文形式,这样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一个来回。”从语言文字入手,披文入情,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再从主要内容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回归到语言文字上来,弄清楚这样的思想内容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发现语言的“秘密”。阅读教学这样“走一个来回”,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升。同样道理,学生的质疑习惯、质疑能力固然需要培养、提升,但是,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需要分门别类地做出处理和应答,不能一味点头、肯定了之。由于学生的身心特点、语文素养和价值观的局限和差异,很多时候,学生提出的质疑往往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井底蛙见居多。如何做到既保护学生的质疑兴趣、质疑习惯,又真正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走一个来回”的做法值得提倡。
许老师在《不该扼杀的质疑能力》一文中列举了《将相和》:“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问这个细节写得如何?说说你的意见与理由。学生的答案不外乎“肯定派”说写得好和“否定派”答写得不够紧张。许老师为“否定派”丢分叫冤,责怪老师“扼杀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果一定要谁来承担责任的话,那么只能是出试卷的教研员,因为出这道题目的目的是什么:是要求学生作出是与否的选择,还是侧重于学生用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答案不言而喻,显然是后者。案例中的阅卷教师不明就里,属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无论是“幸运儿”还是“倒霉蛋”,学生的质疑能力、鉴赏能力、思维能力都受到了伤害。
再说《草船借箭》第二自然段语言特色的质疑。案例中,教师肯定了质疑学生提出的“对话描写太单一,都是诸葛亮说,周瑜说,犯了‘说说说’病”。乍一看,这位教师确实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但仔细考量,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笔者认为这位教师没有深入钻研文本、读懂文本,因为课文第七自然段中明明写着“鲁肃吃惊地说”“诸葛亮笑着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对话通篇犯“说说说病”不假,但是作者为什么第二自然段“一说到底”,而第七自然段的对话增加了“吃惊、笑着”等神态描写?是作者的疏忽吗?显然不是。笔者认为这是作者的刻意为之,其中含有深意。我们阅读第二自然段,发现周瑜妒忌心理极强,设圈套让诸葛亮上当,自以为聪明,步步惊心,寸寸逼近,所以问话不带任何神态、动作等修饰词语,而诸葛亮干脆来个将计就计,顺水推舟,所以答话也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这段剑拔弩张的对话,干脆利落,没有一个多余的修饰词语,充分凸显了周瑜的妒忌、阴险和诸葛亮的大度、智慧。所以说,学生发现的“说说说病”只是一个表象,还没有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当然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但是在肯定、鼓励之后,一定得有后续行为跟进。案例中的教师没有眼力发现作者驾驭、运用语言的艺术,所以在肯定学生的质疑之后,自然就滑到了学生一边,说“《三国演义》是用白话文写成的小说,古代的很多小说都是用难懂的古文写的,作者罗贯中当时可能不知道对话描写要像现在这样丰富,课文的改编者为了保留名著的原汁原味,也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这实在是误会!作者也好,编者也好,正因为“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作者作了这样的表达,编者也没有随便“丰富”。
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一点,那么学生质疑“说说说病”的时候,我们就会“走一个来回”:先和案例中的教师一样,肯定学生的质疑,让学生充分说理由,然后再问“古典名著的作者真的不知道应该这样写吗”,引导学生反顾全文,让学生发现“鲁肃吃惊地说”“诸葛亮笑着说”等语言现象,从而得出——作者非不知也,是不为也!至此,披文入情就到了更高的层次,学生对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等人的性格形象把握也就更加精准了。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 31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