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现状调查分析

2015-02-02 12:35李国威
医学信息 2015年3期
关键词:用药分析住院患者精神分裂症

李国威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520例,调查分析其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中,384例(73.85%)为单一用药,其中,以利培酮占首要地位(43.75%),阿立哌唑次之(27.08%),氯氮平位列第三(13.54%);136例(26.15%)为联合用药,其中,以利培酮以及阿立哌唑联合其他药物为主。结论 新型抗精神药物是目前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流用药,但在联合用药合理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住院患者;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用药分析

抗精神病药物是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关键性药物,用药合理性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本研究调查分析了我院52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旨在探讨目前住院精神病患者用药现状以及变化趋势,以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52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对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标准,均具有完整的病历资料,住院时间均在1w以上。其中,男356例,女164例,年龄25~88岁,平均为(45.3±10.4)岁;病程1个月~45年,平均为(13.3±9.7)年。152例(29.23%)为初次入院,368例(70.77%)为反复入院。

1.2 方法 本研究由一名副主任医师、一名医师及一名统计室人员统计分析。自行设计调查量表,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等)、用药情况(用药种类、名称、剂量、用法以及联合用药情况等)。分类统计患者的用药分布情况。

1.3 数据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Excel进行分类统计和计算。

2 结果

2.1 用药情况分布

2.1.1 单一用药情况 本组520例患者中,384例为单一用药,占73.85%,其中,以利培酮占首要地位,阿立哌唑次之,氯氮平位列第三(见表1)。

2.1.2 联合用药情况 本组520例患者中,136例为联合用药,占26.15%,均为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应用,其中,以利培酮以及阿立哌唑联合其他药物占主要地位。此外,520例患者中,有72例应用镇静催眠药物,包括36例阿普唑仑,24例右佐匹克隆,12例佐匹克隆;44例联合应用盐酸苯海索;18例第1w为控制兴奋躁动便于管理,使用了氟哌啶醇肌注。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应用情况(见表2)。

2.2 用药副作用分析 本组520例患者用药后,共有39例(7.50%)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1例抗胆碱能作用,12例体位性低血压、眩晕,3例体重增加,5例过度镇静、失眠,1例EEG改变,1例遗尿,3例粒细胞减少或缺乏,2例流涎,1例嗜红细胞增多。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疾病,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临床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本研究结果显示,我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药主要为单一用药,占73.85%,而联合用药仅为26.15%,整体而言,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用药较为规范,符合《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的相关标准[1]。对于临床疗效不满意者,可考虑采用两药联合治疗,宜选用化学结构不同且药理作用不尽相同的两种药物进行治疗,在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以后,再改为单一用药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的同时,降低药物副作用[2]。

统计结果显示,在单一用药中,以利培酮用药频率最高,占43.75%。主要是利培酮属于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耐受性以及依从性,目前已成为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的一线药物[3]。阿立哌唑位于单一用药第二位,占27.08%。阿立哌唑对于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其对催乳素水平的影响低于利培酮,是目前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氯氮平位于单一用药第三位,占13.54%,相比于国内相关报道有所降低。在相关研究报道中,氯氮平在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占据相对优势地位,虽然氯氮平不建议作为一线药物而使用,但目前在临床中仍然应用较为广泛。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氯氮平对于难治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氯氮平可能造成粒细胞缺乏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用药[4]。世界精神卫生协会(WPA)推荐氯氮平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二线药物进行治疗,目前,国内诸多学者也主张不宜将氯氮平作为首选抗精神病药物[5]。还有研究资料显示,氯氮平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样精神障碍第5~18d左右,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3]。本组中有12例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31%。因此,在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过程中,应谨慎使用氯氮平,并密切观察其用药不良反应。

近年来,随着各类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用药逐渐由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转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其中,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是对脑内D2受体产生作用,对于思维障碍、妄想、幻觉、行为紊乱、激越、兴奋以及紧张等阳性症状群具有显著疗效,但对于阴性症状以及合并抑郁症状者的疗效尚不确切,且无法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容易引起锥体外系以及迟发性运动障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4]。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具有强效5-羟色胺(5-HT)2受体阻断作用,其对于脑部边缘系统的选择性作用强于纹状体系统,药效作用谱较广,尤其是阴性症状中的情感淡漠以及社会退缩症状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不会或较少诱发椎体外系症状[5]。由此可见,利培酮、阿立哌唑等新一代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并且主要趋向于单一用药。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疾病类型,所占据的医疗资源比重较大,为改善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改善临床疗效并节约医疗资源,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用药,最大限度地降低治疗风险,改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任峰,王涌,姚贵忠,等.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苯海索的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3):199-203.

[2]王燕,刘铭涛,陈斌云,等.住院精神分裂症258例用药情况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46-47.

[3]徐涛,刘逢安.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情况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1(1):65.

[4]江汶,刘鸿光,徐静文,等.129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治疗用药现状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5):528-529.

[5]谢经敏,彭德福.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调查[J].重庆医学,2010,39(6):734-736.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用药分析住院患者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某院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合理用药评价
某综合医院18例住院患者自杀行为特征分析
老年住院患者口腔护理技巧分析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基于JAVA技术B/S架构用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患者平喘药物的用药分析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