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华
高等职业院校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如何定位和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近年来,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深化教学改革,从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国际化合作办学等多方面,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义
1.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是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系统培养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点任务。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最直接的教育类型,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现代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我国从工业制造大国向工业制造强国的转变,必须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既熟悉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满足人的自身发展和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产业不断升级,企事业单位对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要求职业教育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只有实行终身教育才能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面向人人、服务区域、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的积极作用。终身教育理念要求职业教育在兼顾学历教育的同时,重视职业培训,妥善处理好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与培训的关系,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相互衔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助于满足从业人员持续的职业能力发展需求,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实现职业教育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和战略举措,也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但是,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招生制度受到限制,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脱节和重复现象。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处理好规模和效益、规模和质量的关系,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在办学机制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办学和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中职学校应该发挥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则应肩负起引领整个职业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使命,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示范性经验。
二、高职院校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实践
1.依托行业优势,服务区域经济,彰显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的主要功能是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区域经济提供高端技能型人才和技术服务,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经过20多年的发展,高职院校已从数量和规模的扩张发展到质量的优化和提高,学校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明确的办学思路。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河南财专)隶属于河南省财政厅,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以会计、财政、税务专业为主的财经类高职院校。近几年来,为了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对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方面人才的需要,学校在立足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调整专业结构,确立了“立足财经、面向河南、突出特色、办出质量”的办学目标,形成了以财经为依托,向电子信息、法律、文化教育、土建工程等专业领域交叉渗透的专业格局,为学校践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前提条件。
2.调整专业设置,适应地方产业布局和产业转型升级
职业教育只有加强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对接,才能不断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的外部适应性。河南财专围绕区域经济特色,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在强化“财税专业群”和“会计专业群”的同时,进一步拉大专业框架。为满足河南经济建设对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的需要,河南财专2006年开设了会计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随着中原经济区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2007年开设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2008年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2009年开设了酒店管理、商务英语和旅游英语专业,2010年和2011年开设了城镇规划专业和房地产经营与评估专业。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满足了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紧缺人才的需求。
3.对接岗位需求,构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河南财专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为目标,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紧密互动,深入社会调研,开展课程改革。为了融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于一体,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的对接,学校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专业对应的职业标准,对课程结构进行重组,构建了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六大模块,即基础理论模块、基本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岗位能力拓展模块、综合素质模块、实践模块。六大模块中,基础理论模块、基本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实践模块的课程为必修课程,岗位能力拓展模块、综合素质模块的课程为选修课程,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课程结构模块突出了实践性和技能性,具有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交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特点。
4.组建校企联盟,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服务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密切相关,职业教育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密切联系行业企业生产实际,实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河南财专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紧密合作,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基本形成了政府、学校、企业联手,行业、学校、企业联动的合作模式。依托行业优势,学校的会计师培训班得到了河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大力支持,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在河南财专设立了“河南省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奖学金”,对考取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给予奖励,促进了学生学习会计的积极性。近年来,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企联动,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07~2011年先后同河南国基物业公司以及国内发达地区的相关星级酒店建立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赛促教”三位一体的面向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建设了56个高标准实验实训室,6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实行双证书制度,鼓励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endprint
5.开展高职与自考本科衔接,探索国际化合作办学,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拓宽高职学生发展空间,实现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衔接是关键。2009年,学校被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批准为自考本科助学工作高职高专试点学校。2009~2013年,学校开考了会计学、经济学、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经济法学5个自考助学专业,开展高职与自考衔接,打通学历提升通道,提高人才培养档次,增加了专业的吸引力。
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接轨,探索国际化合作办学,是河南财专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的重要一环。2006 年以来,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的高校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有更多的外教来校授课,推动了教育观念更新,增强了国际会计、国际经济贸易、艺术设计、物流管理等专业的优势。开展国际化合作办学,实现高职教育与国际教育接轨,为学生提供了更宽广的职业出口和发展空间,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
三、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引领、行业参与、校企合作、统筹规划、有序推进,以保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顺利开展。
1.政府要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导者
首先,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工作机制。政府要树立“大职教观”,建立职业教育统筹机构,改变中高职教育分散管理、缺乏沟通的现状,出台政策,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切实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中,并将其作为实施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支撑,从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制订、资源整合、制度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其次,要健全职业教育联系会议制度,建立行业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的会商机制、信息交流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的规范化、常态化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需求预测、预警等信息发布平台,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行业企业要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力量
行业组织最了解本行业领域的运行规律、人才需求、发展趋势等情况。应建立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行业专家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实习实训、教材编写、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以行业为主导,建立健全省级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形成行业、企业、高职院校的对话机制、信息交流机制。将行业技术规范、生产标准、行业人才岗位要求与职业标准引入人才培养方案,以行业为主导,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标准,探讨行业主导的专业认证,完善专业建设评估体系。政府要鼓励促成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主动将需求和资源有机融入到中高职衔接中,使这个体系更加丰富、开放,充满生机活力。
3.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环节
职业教育的使命是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企业是职业教育成果的最终使用者、检验者和受益者,只有找准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利益的最佳结合点,才能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办学,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高职院校要以专业和产业为纽带,与行业、企业及地方区域经济建立紧密联系,推进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增强服务能力,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采取引企入校、引校进厂、校办企业、订单培养、学徒培养、半工半读等形式与企业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办学活力。实施职业资格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通过国家法律或者行政条例的形式把学生就业和企业用人制度固定下来,把学生教育、培训、就业和完善企业制度联系在一起,使职业教育从学历导向转为证书导向和能力导向,突出制度的强制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保障性,充分调动学校、行业和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校企合作办学的层次,丰富校企合作的内涵。
(责编 周继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