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慧
目前中职学校有些学生的语文素质让人担忧,学生听不懂、说不出、读不通、写不成,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很低,更不要说写出条理清楚、有见地的专业论文了。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率,是摆在中职语文教师面前无法回避的问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语文的基础工具作用,为专业课服务。
一、贴着学生教
贴着学生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寻找教学内容、进程与学生能力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学有所得、习有所进。
新学期开始,笔者没有按常规先讲课文,而是从语文活动开始上课。第一单元共有“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三项内容,其中第一项是“我眼中的自己”,要求“用你的笑语、你的歌声、你的幽默、你的智慧,真诚地把自己介绍给大家”。学生们经过简单的准备,便开始了自我介绍。通过活动笔者发现,学生热情开朗、诚实可爱、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可塑性大,这有利于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作文习惯。活动后,笔者又让学生以《这就是我》为题,写一篇文体、字数都不限制的作文。绝大多数学生语言比较流畅,作文结构比较完整,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方法。
阅读教学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既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又可以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职高语文教材所安排的大部分文章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比如在教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琐事来表现母子、兄弟之间的深情,要求学生注意抓住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发感情的特点。《项脊轩志》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名作,作者所托之“物”就是“项脊轩”。可以说,项脊轩是全文布局谋篇的一条线索。文中通过描述“百年老屋”的几经变迁,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连缀成篇,反映家中三世的沧桑。往事如烟,可写可记之事很多,而作者将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生都收纳在项脊轩及其庭院中,把人和事用项脊轩紧密联系起来,无论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无不围绕着“项脊轩”这一中心,条理井然,形散神聚。通过阅读,学生感到自己也可以这样用文字记述自己的生活,书写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前沿阵地,让阅读教学贴近写作,让写作贴近学生的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有话可写、有话会写、有话想写,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更有文采,更有个性特色。
作文评改多加旁批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一种方式。以前在写作文评语时,笔者常写在学生作文的末尾,内容多是从结构到语言的评述,千篇一律,且费时颇多。作文评改后发到学生手中时,他们除了对分数或等级关注外,对评语往往一扫而过。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对写作失去兴趣。而在作文评改时多加旁批,或评价一字一词或评价一个修辞一个写法,清楚明了,能使学生尽快明白自己文章表达的准确与否,并在下次写作中扬长避短。旁批多,表明文章的优点(多评优点)多,也表现出老师欣赏和尊重学生的劳动,学生也由此产生极大的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做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是语文教学的精髓,作文评讲中同样要遵循。教师不一定要一人唱主角对学生的作品一评到底。笔者通常在作文课的课前20分钟,在黑板上写出本堂作文课要讲评的作文题目、作者姓名,目的是激发更多学生写作文、写好作文、写特色作文的兴趣。其实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学生内心的喜悦是掩饰不住的,因为能够感受到其他同学的羡慕之情。作文讲评课上,被选中文章的作者要朗读自己的作文,而其他学生对文章做全方位评点。老师再根据点评情况和学生性格特点做或直率或含蓄的总评。这样,一篇文章的众多优点被大家一一指出,作者得到了鼓励和赞赏,参与评价的学生也得到了锻炼。
二、发挥读的作用
目前职高语文课堂教学的确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职高二年级语文课中的诗歌教学,教师在很多情况下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主角身份,学生读得很少,没有真正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诗歌的意境之美。
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它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职高语文诗歌教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听、说、写的能力,读就是根本。读、听是语言的吸收和理解,说、写是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读中包括朗读,朗读实际上含有听和说,叶圣陶先生解释得极为精辟:“听,也是读,是用耳朵读;说,也是写,是用嘴写。”没有吸收和理解,就谈不上表达和运用,学生只有通过读,学习了人家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通过读体会出诗的意境之美,才有可能自己去驾驭语言,理解诗意。但凡文章写得好的人,都有相当深厚的朗读基础。可见读、听、说、写这四项中,首要的是培养好读这项本领。
读的形式多种多样。默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首先要在课堂上保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安静默读。默读的过程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内在的口头语言的过程,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边读边思考,有利于对课文的感知、理解、鉴赏和吸收。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默读方法,教会他们克服动嘴现象、扩大视觉距离和幅度,还要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默读效果的检查。这样才能培养学生默读的良好习惯,形成默读、深思和猎取的综合能力。朗读是古诗文教学中的一个常用的重要策略。如李白《劳劳亭歌》中的“朗咏清川飞夜霜”,所谓朗咏,即发声响亮地吟咏、吟诵的意思。“读,诵书也。”(《说文》)即通过诵,而抽释理解书的意义。所谓朗读,就是清清楚楚地高声读诵,使诗文语气连贯而见情意。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包括教师范读、学生单读和师生合读等,其心理过程特点是:视觉中心——语言中心——说话中心——听觉中心——阅读中心。这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多种感官被利用起来了,它能充分发挥感知的积极功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范读胜于讲解,因为范读能直接把学生带入课文境界。学生通过各种朗读,能增强语感,加深对课文的感知理解,培养听的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增强口头表达能力。
三、语文教学要生活化
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以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同时又陶冶情操。尽管现在教材编写已经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但由于学生经验的积累相对贫乏,他们阅读教材仍存在理解上的障碍。为此,老师要善于创设阅读课文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理解、体验课文。如:在讲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先让学生听《声声慢》的歌曲,当学生还沉浸在忧伤的旋律中时,再讲李清照一生的遭遇,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愁”了。
平时我要求学生上街、逛商店时注意沿途的标语,留心商店路牌上的错别字,评点店铺名,评价雅俗美丑。有一次带学生去旅游时,有一家公司大厅内装有摄像头,标语是“大厅内有摄像头”,我就让学生对下句,学生接得五花八门,原来标语的下句是“请保持微笑”。这些课本之外的语文资源如果老师能够加以合理引导,学生再有意识地去发现、积累,无形之中就成了生活中的乐趣。
从教十余载的经历告诉我,改变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被动掌握知识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明显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养成,同时提高学习能力,丰富内心体验,增强个人感悟,提升综合素质。
(责编 陈 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