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加减法”巧解宏观调控试题

2015-02-02 02:16李奋军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项中总需求宏观调控

李奋军

宏观调控问题是历年高考政治命题的重点和热点,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运用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通过判断总供求关系的状况,利用“加减法”平衡总供求关系可以化解这一难点,从而提高学生解答这类试题的准确性。

政府的宏观调控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经济运行中会出现两种市场环境,一种是买方市场,另一种是卖方市场。下面我就对这两种市场环境分别进行讨论。

1.卖方市场。

这种市场的供求状况是总供给小于总需求,会引发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实质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多,有效需求过多,而总供给不足,即生产不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钱多物少”、“物以稀为贵”。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增加总供给,减少总需求,也就是适当减少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同时促进生产。具体可采用的宏观调控手段是:从货币政策角度来说,政府应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从财政政策角度来说,政府应适度减少政府发行国债的规模,适度减少政府开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说,政府应增加对发展滞后行业的财政补贴。总而言之,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在总供给方面要做“加法”,即尽可能增加供给,促进生产;在总需求方面要做“减法”,即减少总需求。

例2011年4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3%。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

A.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

C.减少国家税收,减持外国国债D.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

【分析】出现通货膨胀意味着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宏观调控应以抑制总需求为主,在总需求方面做“减法”。A项中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是“减法”,因而A项符合题意。B项中“扩建公用设施”会增加财政支出,扩大总需求,C项中“减少国家税收”和D项中“增加财政支出”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应排除。另外,C项中“减持外国国债”是应对其他国家货币贬值的措施,对控制国内通货膨胀没有直接影响。

2.买方市场。

这种市场的供求状况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会引发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正好相反,通货紧缩的实质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不足,有效需求不足,而总供给过多,即产能过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钱少物多”、“货多不值钱”。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增加有效需求,增加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适度压缩产能。具体可采用的宏观调控手段是:从货币政策角度来说,政府应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从财政政策角度来说,政府应适度增加发行国债的数量,增加政府开支;从总供给的角度来说,政府应提高产能过剩行业的税收,限制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总而言之,当出现通货紧缩时,在总供给方面要做“减法”,即尽可能减少产能过剩行业的供给量;在总需求方面要做“加法”,即增加总需求。

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一般来说,在通货紧缩期间 ()

A.收入上升 B.市场扩张

C.物价下降 D.生产投资增加。

【分析】通货紧缩是指市场上用于流通的纸币较少,引起纸币升值、物价下降的经济现象,因而C项符合题意。在通货紧缩时期,纸币的购买力会增加,但人们的收入会有所下降,故排除A项。由于物价下跌,消费萎缩,市场会处于疲软和收缩状态,企业生产投资会适当减少,故B、D项错误。

总之,宏观调控源于市场的自发调节带来的总供求不平衡问题,其根本在于通过调节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来平衡供求关系。当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应该刺激总需求,在总需求上面做“加法”;当有效需求过多时,政府应减少总需求,在总需求上面做“减法”。因此,利用数学的“加减法”平衡总供求关系对于解决宏观调控这一重点和难点问题有极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项中总需求宏观调控
An Unforgettable Present
波音预测中国民用航空市场总需求将达2.7万亿美元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宏观调控“三部曲”
宏观调控侧重于“稳增长”
把握好宏观调控政策走向
语音专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