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丽 焦宗宪
脑钠肽在房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黄秀丽 焦宗宪
目的 评估脑钠肽(BNP)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469例作为心房颤动组, 同期来本院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 采静脉血样, 同时对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分组心房颤动心功能正常组(302例)与心房颤动心衰组(167例), 测定BNP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心房颤动组无论是心功能正常还是心力衰竭, 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多元线型回归分析, BNP与左心房内径(LAD)高度相关, 呈正相关, 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组BNP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相关, 呈负相关。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BNP明显升高, 与左心房内径及LVEF密切相关, BNP可作为心房颤动患者病情预测的指标之一。
脑钠肽;心房颤动;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
脑钠肽, 英文简称BNP, 是一种由心室肌细胞合成与分泌而成的心肌激素。心力衰竭时, 患者体内BNP分泌会增加, 所以临床逐渐将BNP作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但是, 在心房颤动中则很少详述, 尤其是BNP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更是很少提及。所以, 为了探讨BNP与心房颤动之间有无直接性的关系, 本文对心房颤动患者的BNP进行了检测测, 得出了较为可靠的结果, 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方便。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9月~2013年9月入住本院进行治疗的469例心房颤动患者, 根据LVEF, 将其分为心房颤动心功能正常组(302例)与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组(167例)。469例患者中, 男245例, 女224例, 平均年龄(62.6±14.5)岁。病因主要是冠心病、瓣膜病。同时, 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200例窦性心律正常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108例, 女92例;平均年龄(60.1±14.3)岁。三组在年龄、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心房颤动患者均为持续性心房颤动, 即1年内心房颤动持续时间超过48 h, 并适合电转复。
1.3 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排除以下情况: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呼吸衰竭;过度肥胖;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妊娠妇女;合并恶性肿瘤及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
1.4 复律方法 转复前, 所有心房颤动患者均进行21 d以上的华法林抗凝治疗, 待转复后再使用华法林进行28 d的抗凝治疗。电转复当天, 检测患者的血清钾离子, 若浓度处于4.5~5.0 mmol/L的范围内, 即可行麻醉, 然后行直流电复律。同时, 使用体外R波同步除颤, 起初能量为100 J, 之后逐渐增加至200或300 J, 直到心房颤动终止, 或者是总能量为700 J即可。
1.5 检测方法 仪器及试剂:BNP的测定, 选择酶联免疫法。选用美国雅籍公司全装自动化学生仪及配套试剂, 并选择RT6800双功能流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本次研究对象均空腹采血3 ml, 然后迅速将血清分离, 并置于零下20℃冰箱中保存, 测定时应保证气温平衡30 min。
1.6 观察指标 对三组的BNP水平、LAD及LVEF变化情况进行密切关系, 并认真做好详细的记录。研究BNP水平和心房颤动患者LAD、LVEF之间的关系。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血浆BNP水平与其他指标间关系采用多元线型回归分析法。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多元线型回归分析, 得出了较满意的结果。对照组的BNP为(48.71±13.26)pg/ml, 心房颤动心功能正常组为(173.34± 25.27)pg/ml, 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组为(452.78±32.15)pg/ml, 心房颤动患者组的BNP水平要远远高出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LAD为(32.93±3.86)mm, 心房颤动心功能正常组为(41.17±13.56)mm, 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组为(52.03±9.85)mm, BNP与LAD呈正相关;心房颤动患者的LAD要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 LVEF为(60.67±4.82)%, 心房颤动心功能正常组为(57.59±3.94)%, 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组为(35.28±4.86)%, 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组的BNP和LVEF明显相关, 呈负相关关系。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因为心脏节律不规则与心室率的增加, 心房得不到有效的收缩, 进而对心功能造成影响, 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随着年龄的增加, 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也会升高。有报道指出, 60岁以下发病率<1%, 80岁以上发病率在6%以上, 且男性多于女性。引起心房颤动的病因很多, 包括各种可对心房肌产生影响, 并引发心房肌增生、心房扩张、炎性浸润与渗出等改变的心脏病。除此之外, 纤维化、淀粉样物质沉积等年龄相关的病变也会引起心房颤动。在多种因素中, 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高龄均为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 且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还可互为因果。心房颤动会使心房频率至少增加10倍左右,可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 还可导致血栓栓塞。因此, 控制心率对于治疗心房颤动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同时存在, 故测定心房颤动患者的BNP也日渐受到重视。
心房颤动时血浆中BNP水平升高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①心房颤动发作时, 心脏的心率、节律均异常, 致血流动力学改变, 心房有效收缩性及收缩功能明显减弱, 心房体积扩大, 导致心房压、肺动脉楔压及升高, 心房心肌细胞肥大, 张力也上升, 进而有利于心房心肌细胞合成BNP, 并引起BNP升高。②心房颤动发生时为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导致心房收缩力下降, 流向左室血量减少, 心室代偿性扩张, 心肌肥大, 致扩张型心肌病风险增大, 进一步影响左心功能, 左心室张力升高BNP分泌明显升高。
从结果中可看出, 当心房颤动患者的BNP越高, 其LAD则越高, BNP与LAD明显呈正相关关系;而对照组的BNP水平则要明显低于心房颤动患者, 这说明BNP升高与心房颤动有密切关系。此外, 随着心房颤动患者的BNP升高, 其LVEF则降低, 说明BNP与LVEF明显呈负相关关系, 且心房颤动患者的LAD会远远高于正常人。有文献指出, 当BNP水平升高时, 人体的LAD会升高, 心房颤动患者更明显;同时, BNP升高, 人体LVEF会降低, 心房颤动者更低。本文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基本无异。由此可见, 心房颤动患者BNP升高与左房内径及左室功能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 心房颤动患者 BNP升高可以反映左心房内径及左室功能情况, 为临床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及评价疗效提供了有利依据,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陈灏珠,廖履坦,杨秉辉, 等.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335.
[2] 白梅,杨杰孚.血浆BNP与心房颤动.心律失常杂志, 2006, 10(2):157-16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3.070
2014-10-13]
730000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