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云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从2011年起,我国全面启动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程,在体系的内涵建设、基本要素和建设目标等理论层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教师培养和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实践也取得了明显进展;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方面亦成绩斐然。
用现代思维、从国际范围来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将有助于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系统思考,顶层设计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对产业、行业、职业的结构分析和发展趋势的梳理基础之上,及对职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只有当分析研究具有跨界的视野时,才能审时度势,准确把握体系的层次与布局、重点与难点。
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尤其是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顶层设计研究,是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现有科研成果主要是从事职业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缺少对职业教育发展政策、职业培训标准、职业教育需求尤其是产业结构变化下的需求研究,也缺少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内容、规律与教师培训等方面的研究,无法促进职业教育的有效发展。
1.构建原则
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迫切,农村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产业聚集区建设提速,节能社会、低碳生活、生态文明、精细化生产成为社会发展目标,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稳定、国家发展的需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需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必须明确: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必须加快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层次;强化技能提升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以终身教育为导向,建构技能型人才的继续学习机制。
现代职业教育应当“将学生的成才作为办学的逻辑起点”,着眼于人的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构建主体
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主体是政府,但要发挥各方面的重要协同作用,如国家的法制化导向作用,政府的投入性拉动作用,高校的创新性引领作用,职院的改革性发展作用,企业的参与性助推作用,公众的支持性给力作用。
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只有政府才能作为主体。首先,应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健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分工明确、统筹有力、协调运行的领导管理体制,统筹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职业教育内部协调。做优中等职业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做好高端职业教育,做大职业培训。其次,要提升职业教育发展重心,健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最后,要多样化构建体系,由政府为主体,到政府主导,行业为主体;再到政府主导,企业办学。
3.建设目标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已确立建设总目标——适应需要、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设策略包括:要有战略高度,考虑生态文明、地方特色,同时进行国际比较、历史借鉴。
4.体系设计
顶层设计是指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需要系统的、全局的视角,对体系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考虑。顶层设计注重规划设计与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强调定位上的准确,结构上的优化,功能上的协调,资源上的整合。做好顶层设计是体系建设的灵魂。
职业教育结构指教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比例关系。主要由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布局结构等要素构成。
主要体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辅助体系——资助投资体系、行业企业参与机制、国家法制体系、科研开发体系。支撑体系——社会环境、人事制度改革、思想观念。
从层次上分析,主要是解决以下问题:①基础教育阶段职业启蒙教育不足。②中等职教与高等职教不能有效衔接。③本科以上层次职业教育缺位。从功能上分析,主要是解决以下问题:①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有限。②技能型人才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不明显。③职业教育服务在岗职业人的能力不足。④职业教育服务社区民生的能力欠缺。
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的劳动者。根据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结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思路,我国职业教育应形成以中等职业培训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为骨干,高端职业教育为龙头,各级职业教育相互贯通,逐级分流,职前、职后教育并存的终生教育体系。三个层次的教育形成一个链条,逐层次培养经济领域所需要的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
5.实践策略
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各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将按照集约型、精品化、内涵式的发展思路,做好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践工作。
①两大中心相沟通
职业教育教学与职业培训实践相沟通。职业教学主要在职业院校,职业培训主要在公共实训中心、行业企业,全面实行工学结合。
②四大阶段相衔接
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职业实践教育、职业继续教育互相衔接。
③建立公共实训中心
各学校重复建设相类似的实践基地、实习基地或操作技能室,造成资源浪费。应利用有限的职业教育投资,创建一些特色实训设施,最终作为社会可开放的资源,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④提升一线工作员工的社会地位
没有一线员工较高的社会地位,就没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提升其人才价值、社会地位,是决定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方面。
二、信息沟通,建立平台
以信息论思维统筹规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信息沟通、建成后的信息平台,以强化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
1.信息沟通
职业教育体系的信息沟通,是指职业教育内部的信息共享以及与外部信息的快速链接。目标是内在功能的完全发挥和外在功能的充分展现。特别要表现出适应社会的针对性、服务经济的吻合性、教书育人的时代性。
信息沟通的基本框架体系为:职普融合的学分等级体系;职终并轨的社会学院;职前职后结合的教育体系。
内部信息沟通主要指中高职招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实训基地等的沟通与衔接,以及初中、普通高中与中职的衔接。而外部信息衔接主要指职业院校之间、校企之间、高职与普通本科、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与衔接;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沟通与衔接。
2.信息平台
建立职业教育信息平台,是体系构建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层次的梳理与构建,决定了信息平台建立的范围与功能:淡化初等职业教育,稳定中等职业教育,强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高端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体系与技能型人才相对应,与职业教育层次相衔接,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信息共享。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的显著标志是职业教育网络系统全国联网,各类数据库管理系统相互衔接。如试点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在现有教育部学籍网的基础上,增加专业建设管理系统、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等,研究、开发、构建职业信息网、产业发展网、人才需求网、技术开发网、科研开发网,并相互沟通与衔接。通过职业教育信息平台,可以快速访问职业教育最新发展信息,如专业建设动态、精品课程实况、实训基地、公共实训中心信息等。行业产业的最新技术攻关、工艺改造、成果转化等信息,也可以在相应模块快速链接。
三、控制评价,稳健发展
用控制论方法,评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步伐,并进行分类指导,合理推进。探索分类试点是体系建设的重点。
1.客观评价,有序控制
通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解决培养目标不明晰、师资力量同源、教学手段雷同的问题。同时,研究评价手段,改善评价模式,推进评价功能。采取不同评价手段、不同评价模式,最大可能地彰显职业教育的活力与吸引力。
职业技能的培训、考核、评价,应始终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众所周知,职业工作与生产是重复、熟练、专家化的过程,而职业教育更多的是课程体系的序列化,教学过程的无重复。职业教育要关注职业人从新手、老手、高手到专家的发展过程。只有改革与创新学习与锻炼的方式,才能采用更灵活、科学的评价模式。
考查和评价一个学生合格不合格,要从职业院校的考试成绩说了算变为企业说了算,以学生高薪就业为标准,以充分展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技能性、职业性、终身性特点。
2.明确目标,逐步实施
职业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要稳步推进,长期发展,做到长期有规划、中期有目标、短期有措施。从战略上顶层设计,系统思考;从战术上改革创新,统筹安排。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是体系建设的关键。
笔者认为,需用5年时间进行中高职业教育衔接,用5年时间进行高端职业教育的沟通,用10年时间进行终身职业教育的机制创新。同时,强化法制建设,如修订职业教育法,制订职业资格证书法,制订校企合作法。强化创新机制,如建立技能等级体系,颁布技能等级国家标准,出台第三方考核评价方式等。
在全国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有差别推进。东部发展快速,与国际接轨,引领西部前行。西部发展注重实效,与经济水平同步,和民生需求和谐,与区域规划协调。
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阵地,采取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要重点解决几个关键问题。一是政府要加大对高职学生的生均拨款额度。二是提高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投入资金。三是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形成有效的技能等级升级制度。四是举办特色高端职业教育。五是创新中高职衔接模式。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以创新观念的形成为标志。主要包括:“大人才”观——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工程人才等,加上技能人才。“大学习”观——学校学习、社会学习、终身学习。“大教育”观——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大职业教育”观——从关注就业的职业教育,到关注人员素质的职业教育(岗位转换、技能提高、素质升华),再到关注生活质量的职业教育(环保、生态、健康、养生)。从解决经济问题的职业教育,到解决社会问题的职业教育,再到解决人生问题的职业教育。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的重点课题部分研究成果。课题名称:河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JKGHAB-0054。)(责编 周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