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彩红
在记者出镜时,除了使用语言文字描述信息之外,出镜者的体语、手持物件、现场环境、声音背景等非语言符号也对电视新闻的构成和传播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适当巧妙地运用非语言符号,能够让电视新闻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可看性和标识性,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已成为出镜记者必须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非语言符号
在传播学范畴中,非语言符号是指语言之外的其他所有传播信息的符号,一般分为三类:一是体语,二是视觉性非语言符号,三是听觉性非语言符号。在记者出镜现场,体语是指出镜记者的身体动作表示的符号系统,包括手势、动态体态、面部表情、触摸及眼神等等;视觉性的非语言符号一般包括出镜现场的位置、环境,出镜记者手持的物件等,能够让观众从出镜画面中一目了然地获取到一定的新闻信息;听觉性的非语言符号指出镜现场的声音符号,如现场的风声、雷声、鸡鸣狗吠声、嘈杂吵闹声等等。
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通常同时传递着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种符号体系。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符号系统,但非语言符号同样也在日常传播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美国学者伯德惠斯特尔估计,在两个人传播的场合中,有6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的。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将其称作“一种不见诸文字,无人知晓,但大家都能理解的微妙代码”。
二、非语言符号在出镜报道中的作用
正是因为非语言符号对信息的传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其在出镜报道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具体来说,它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电视报道现场感。
出镜记者在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中出现较晚,“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形式最早出现在《东方时空》。但是,这种电视报道的形式一经出现,就引起了电视业的震动。记者在现场带领观众了解事件、探寻真相、还原新闻发生的瞬间,给了电视观众一种全新的收看体验。这种体验让观众产生一种幻觉,仿佛记者就是自己的眼睛,随着记者在现场的活动和观察,观众也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记者出镜被爆发式的运用到各家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中,在生命攸关的救援现场、被毁房屋的废墟上、阻断道路的山体滑坡前,都能见到出镜记者的身影。记者捡起废墟上的一块破损的砖头,或是摸一摸正在被救援中的群众的手,这样的非语言动作,能够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带来一种与语言符号不同的“体验感”,从而产生更直观、更深刻的现场感。
(二)弥补语言信息的不足。
美国传播学者特里·甘布尔和迈克尔·甘布尔在合著的《有效传播》一书中,将非语言传播的作用总结为:补充或完成信息、否定信息、替代信息、强调信息和调节信息。虽然语言是传播中最重要的载体,但不得不承认,在很多场合下,仅仅依赖语言的表达,难以很好的实现传播效果,比如:现场的氛围、事故的严重程度、已经发生的新闻瞬间以及新闻事件所处的地理位置等等,是很难通过单纯的解说来实现传播的。适当运用非语言符号,恰恰能弥补语言符号在这些方面的缺陷与不足。
我们来看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一次报道,为了说明武警战士们在灾区随时待命、争分夺秒轮流休息的状态,张泉灵使用了一个典型的非语言符号——战士们脚上的鞋。张泉灵告诉观众:每个战士们睡觉时都穿着他们的鞋,为的是能在接到任务时第一时间爬起来参与救援。试想,什么语言能比一双睡觉时都穿着的鞋,更能说明战士们在灾区参与救援时的紧张状态呢?
(三)揭示新闻的深层内涵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人们使用姿态动作常常有两个修辞目的:一是加强一种思想或观点;二是帮助描绘某些事情。在现场出镜中,非语言符号的使用同样需要达到这样的传播效果:通过具有特殊意义的非语言符号的展现,同时配合记者在现场解说以放大其作用,可以揭示出新闻的深层涵义,使新闻报道更有深度。
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的出镜报道堪称经典,他常常能在新闻现场发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件,从而使出镜报道具象化、生动化。在1997年香港回归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直播中,白岩松于6月30日晚8点多来到深圳皇岗口岸作现场报道时,他抓住“管理线”这个标志性分界线作为切入点,这么说道:“我左脚这边是香港,右脚这边是深圳,这条让香港和内地人民伤心的管理线,再过三个多小时就不复存在了……”当20点20分内地驻港先头部队第一辆车驶过那条管理线时,白岩松又抓住这一历史时刻的瞬间,即兴报道说:“管理线并不长,车速也并不快,可是跨越管理线的一小步,却是中华民族跨出的一大步,为这一步,中华民族等了一百年。”在这里,“管理线”这一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有机融合,揭示了这条管理线对于中华民族大统一的意义,展现了香港回归这一新闻事件的深层内涵。
三、对于当前出镜报道中非语言符号运用的思考
(一)出镜的意义何在?
在当前的电视新闻报道尤其是突发新闻中,出镜已经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报道环节。但是,在一些出镜报道中,出镜记者的作用仅限于告诉观众“我到了现场”,大多数记者出镜只是立在现场念导语,用白岩松的话说:“现场镜头只是一个凝固的照片,从头到尾报道,镜头的背景都没变过。”一些记者为了出镜而出镜,出镜仅仅成为一种形式。出镜报道被理解为“记者出镜+现场画面”,记者出镜只是对导语的重复,对观众已知信息的重复,毫无意义。比如某条国际新闻,记者在出镜时是这样说的:“这里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今天,为期两天的欧盟首脑会议在这里召开,与会代表将讨论通过第一部欧洲宪法。”没有任何非语言符号的辅助,全是干巴巴的语言,而且这些内容完全可以由演播室里的主持人来说。试问,这样的出镜有什么意义?
那么,出镜的意义到底何在?出境报道应当将人际传播中的心理沟通、情感互动、归属认同等基础特色融入到大众传播之中,将新闻的真实性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从而使得电视新闻在感染力和真实性上明显区别于其他新闻传播形式。这就要求出镜记者要“活”在现场,而不是立在现场,通过现场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非语言符号展示,配合记者语言的解说和阐释,实现出镜的目的。
(二)新闻现场的非语言符号从何而来?
非语言符号包含三类:体语、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听觉性非语言符号。但不管哪种非语言符号,都不是唾手可得的,而是需要记者经过思考和现场寻找,并在已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上和灵感迸发中发掘的。
体语类非语言符号相对简单,但需要出镜记者提前适当准备,比如根据采访场景确定着装和首饰,更为重要的是,出镜记者要融入现场,深入体会新闻当事人的心情和经历,才能在出镜时恰到好处的表达出应有的语调和情绪,这就需要记者经过独立的思考,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视觉性非语言符号是出镜报道中运用最多的非语言符号,这类的非语言符号通常被业界称为“细节”。美国著名记者杰克·海敦说:“好的记者要像侦探一样留心细节,说明问题的细节能使稿件生色并赋予它现场实感。”一般来说,现场会有不少等待发现的细节,比如事故现场的一草一木、人们散落的物品、被损坏的物件等等,关键是需要记者有一颗探索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除了这些客观存在的细节,出镜记者还要善于“制造”非语言符号。白岩松在介绍《岩松看日本》中说:“我在进靖国神社之前,我不知道我要用什么开头,这是非常危险的。当我从靖国神社出来的时候,突然抬头一看,靖国神社大门口正对着东京理工大学正门口,我一下看到这个“理”字,马上有东西开头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在报道极端天气状况时,记者可以携带温度计进行测量,也可以将一只鸡蛋打在路面上,以鸡蛋被“煎熟”来表现温度之高,或带一瓶水看能否被结冻成冰来表现温度之低。采访污水现象时可携带PH试纸当场测试,表现现场方位时可画图示意,展现潮水威力时可制作一个人物模型,在远处出镜解说其被潮水吞没的瞬间……
听觉性非语言符号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更要求记者有良好的现场反应能力。这里不得不提当年水均益在巴格达楼顶所做的出镜报道,当爆炸发生时,水均益果断的说:听,爆炸声正在我的旁边响起。爆炸声的突然响起,以及水均益的适时引入,让现场紧张的战争气氛呼之欲出。另外还有《东方时空》记者王跃军做的一次“重庆氯气泄漏事故”的出镜报道,那是在事故发生三天后,当地居民开始陆续返回居住地,记者随着居民一边行走一边做报道,当他说到“目前这个地区的空气质量已经有了明显改善”,忽然用手往上一指:“看,连小鸟都回来了!”摄像迅速把镜头摇向树端,画面中几只麻雀正在唧唧喳喳的叫。多么形象而难得的瞬间!
(三)非语言符号传递了什么?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对电视媒体进行了分析:如果是通过广播向公众发表演讲,演讲者的体型同他的思想是毫不相干的。而在电视上,话语是通过视觉形象进行的,这意味着电视上会话的表现形式是形象而不是语言。这表明,电视需要的内容和广播、报纸等其他媒体截然不同,电视作为一种前台媒体,呈现给受众的更多是传播者的相关信息,并进而影响受众对传者的认知。这也就是非语言符号对传播效果产生影响的地方:非语言符号不仅传递了新闻事件本身的信息,还传达给观众新闻背后的意义,和对新闻的态度和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讲,非语言符号应当成为出镜报道中的“支点”,帮助记者通过出镜撬起电视报道的“地球”。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讲究客观公正。但新闻同时又是有倾向性的,这两者并不矛盾。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是指显现或隐藏在新闻报道中的记者本人或新闻机构本身的观点和态度,新闻在传递事实的同时阐明意义、表达观点。经过多年的发展,新闻要素的构成由“五要素”(5W)到“六要素”(5W+H),最后发展到七要素,第七要素即M(meaning)意义。这一要素常常由出镜报道的记者口中表达出来,但记者不能凭空而发,借助非语言符号的存在,配合记者的语言表达,才能使这一过程流畅、自然,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引起观众共鸣。
(作者单位:南宁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