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2015-02-01 18:21:32王焕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米索宫素出血量

王焕平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王焕平

目的 分析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182例实施剖宫产术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使用药物将其分为缩宫素联合组与缩宫素组,各9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产后2 h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缩宫素联合组术后出血发生率以及产后2 h平均出血量均明显低于缩宫素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临床可积极推广应用。

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剖宫产;术后出血;临床效果

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术后非常常见也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同时也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施剖宫产术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术后出血的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本文旨在分析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特收集本院实施剖宫产术的182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实施剖宫产术的182例患者,根据患者的使用药物将其分为缩宫素联合组(91例)与缩宫素组(91例),缩宫素联合组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8.44±2.27)岁,孕周37~42 周,平均孕周(40.21±0.63)周,其中有79例为初产妇,另外12例为经产妇;缩宫素组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7.87±2.34)岁,孕周38~42 周,平均孕周(40.36±0.67)周,其中有77例为初产妇,另外14例为经产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照常规剖宫产手术操作规范完成手术,完成手术后缩宫素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预防出血,剂量为20 U,用药方式为宫体注射;缩宫素联合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出血,缩宫素剂量为20 U,用药方式为宫体注射,米索前列醇剂量为400 μg,将药物放于直肠。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出血发生率、产后2 h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2]。出血量的测定主要采用称质量法和容积法进行[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缩宫素联合组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出血,术后出血发生率为1.10%,缩宫素组中有7例患者发生术后出血,术后出血发生率为7.69%,缩宫素联合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缩宫素组(P<0.05);缩宫素联合组患者产后2 h平均出血量为(237.12±12.34)ml,缩宫素组患者产后2 h平均出血量为(364.58±17.63)ml,缩宫素联合组患者产后2 h出血量明显少于缩宫素组(P<0.05);缩宫素联合组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较轻的恶心呕吐,1例较轻的腹部不适,未经处理自行缓解,缩宫素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多方面原因,近年来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不断增多,因此剖宫产引起的出血率也不断增加。临床表明剖宫产术后出血主要是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子宫收缩乏力会对子宫肌收缩和缩复功能造成影响,并引发出血,因此,在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治疗上应积极从改善子宫收缩乏力入手。传统治疗方式主要通过宫体注射缩宫素,该方式能有效提高子宫的收缩力,而由于缩宫素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的子宫收缩作用敏感性相对较低,因此单纯的采用缩宫素防治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不够理想[4]。近年来临床上逐步推广了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的方式,并提高了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防治效果。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米索前列醇属于一类人工合成的前列素E1的衍生物,该药物能够对子宫肌细胞膜前列腺素受体直接产生作用,从而引起出血子宫肌节律性收缩,且米索前列醇在妊娠各个时期均可发挥良好的收缩效果,用药方式也比较灵活,可选择直肠放置、阴道纳药、口服等。通常情况下,米索前列醇在应用之后便可迅速发挥良好的收缩子宫效果,一般引起子宫收缩只需要2~3 min,且药效能够维持较长时间,能够快速达到止血的目的,与缩宫素相比,米索前列醇对子宫收缩作用明显更强。分析其原因,缩宫素属于一类是人工合成的多肽类激素,主要是通过结合缩宫素受体而促进子宫收缩,虽然该药物能够快速发挥效果,而药物的血浆半衰期短,维持因此药效时间较短,如果患者为长时间出血,则往往无法取得明显的效果[5]。而通过联合应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的方式则具有协同作用,从而能更好的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缩宫素联合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缩宫素组(P<0.05),产后2 h出血量明显少于缩宫素组(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临床可积极推广应用。

[1] 付云.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41-42.

[2] 高湛.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10,7(15):56-57.

[3] 方景春,吴东保.米索前列醇在有高危出血因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8):628-629.

[4] 陈少敏,冯伟玲,卢健玲,等.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6):943-945.

[5] 戴红芳,刘忆菁,张育斌,等.三种宫缩剂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疗效分析.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8):578-579,62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110

2015-05-15]

462512 河南省舞钢市枣林镇中心卫生院

猜你喜欢
米索宫素出血量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研究
甘肃科技(2020年21期)2020-04-13 00:34:10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54例
中国药业(2014年21期)2014-05-26 08:56:49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