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热证分型及治疗用药

2015-02-01 18:38王雪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口渴外感小便

王雪丽

·经验交流·

中医对热证分型及治疗用药

王雪丽

热证是外感或内伤所致的热性症候, 针对其临床症状对症用药, 不同的证型用不同方法诊治, 合理应用药物治疗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中医;热证分型;用药

热证是指人受到外界热邪所表现的症候。大多由于外感火热之邪;或寒邪化成热进入, 变成内热;或因为情绪激动,抑郁化成里热;或饮食不规律, 食积为热;或房劳伤阴, 阴虚阳亢导致有热[1]。热证分为表热、里热、虚热、实热, 具体分析如下。

1 表热证

症状为发热, 怕冷, 头部疼痛, 口干微渴或有汗, 舌尖边红。治疗上用疏散风热药物。

2 里热证

是指感受外界热邪传里化热或热邪进入心肝脾肺肾, 使里热达到一定程度所表现的症状。症状为面部红色, 身体发热, 口渴喜欢冷饮, 心情烦躁, 小便黄色, 大便干结。治疗应清解里热。

3 实热证

是阳邪侵袭人体, 从表面进入里面。特点是高热, 常见由于外感急性发热性疾病。症状为高热, 口渴喜欢冷饮, 面部潮红, 眼睛红, 心情烦躁或者胡言乱语, 腹部胀满, 疼痛不让按压, 便秘, 小便少且黄, 舌头红色, 舌苔黄。

3.1 心火亢盛 大多因七情抑郁, 气不通化成火, 或饮食过于肥腻以及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由热生成火。症状为心情烦躁, 夜晚失眠, 面色红, 口渴, 小便黄, 大便干, 舌尖红色,或出现口腔溃疡。或胡言乱语, 吐血、鼻出血或皮肤有脓包。治疗应用清泻心火药物。如牛黄清火丸、清热养阴丸、清热地黄丸。

3.2 痰火扰心 多因受到精神刺激, 思想焦虑抑郁愤怒, 气郁结变成火, 津液成为痰饮所致;或外感热邪, 热痰堵住不通造成。症状为发热气粗, 面部红, 眼睛发红, 痰黄色黏稠,喉咙有痰鸣声音, 躁狂, 胡言乱语, 舌头颜色红。或失眠心情烦燥, 痰多胸闷, 头晕目眩。治疗应用清热化痰, 开窍醒神药物。如清隔饮、抱龙丸。

3.3 小肠实热 小肠火热过盛, 大多由心有热向下移到小肠所致。症状心情烦燥, 口渴, 口舌生疮, 小便赤涩, 尿道灼痛, 尿血。治疗应用清热泻火, 凉血利尿药物。如导赤丸。

3.4 热邪壅肺 多因热邪从口鼻而进入, 或者感受风寒、风热入里从阳化热, 内壅于肺所致。症状为咳嗽, 痰稠色黄,气喘, 高热口渴, 烦躁, 甚则鼻翼扇动, 咳血、胸痛, 咳吐脓血腥臭痰。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治疗清肃肺气,化痰止咳药物。如清肺抑火丸、清气化痰丸、板蓝根颗粒。

3.5 大肠湿热 多因外感湿热之邪, 或饮食不规律造成。症状为肚子疼痛, 拉痢疾成果冻状, 里急后重, 色黄而臭。伴随肛门灼热, 小便短赤, 口渴, 或有恶寒发热、但热不寒等。治疗用清热燥湿, 凉血止痢药物。如香连丸。

3. 6 湿热蕴脾 湿热外邪侵入, 或饮食过于肥腻, 体内湿过多生热所致。症状为腹部痞闷, 不思饮食, 呕吐恶心, 大便溏泄, 小便黄, 四肢沉重, 或面部肌肤发黄, 色泽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 或身体忽冷忽热, 汗能出来, 但热不退。治疗应清热燥湿, 调和脾胃药物。如连翘败毒丸。

3. 7 胃热 多因平时喜欢吃辛辣肥腻食物, 化热生火;或情志不遂, 气结抑郁化成火;或热邪进入人体所致。症状为胃脘烧灼样疼痛, 吐酸水或吃进去就吐出来, 或口渴喜欢冷饮, 不消化, 或牙龈肿痛溃烂, 齿银出血, 口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治疗用清泻胃火之药。如牛黄清胃丸、栀子金花丸。3. 8 肝火上炎 多因情志不遂, 肝气郁结化生火。症状为头晕胀痛, 面红目赤, 口苦口干, 急躁易怒, 睡不着觉, 或睡着做噩梦, 胁肋烧灼样疼痛, 大便秘结, 尿黄, 耳朵嗡响, 或耳内肿痛流脓, 或吐血衄血。治疗用清泻肝火, 凉血利尿药物。如夏枯草膏、龙胆泻肝丸。

3. 9 肝胆湿热 多由湿热之邪侵入人体, 或饮食过于油腻,产生湿热;或脾胃运化不正常, 湿邪内生, 郁结而化成内热。症状为胁肋部胀痛灼热, 或有痞块, 厌食, 腹部胀满, 口苦恶心, 大便不正常, 小便短赤, 身体眼睛发黄, 虽然病在肝, 但涉及脾胃。治疗应用清利肝胆湿热药物。如龙胆泻肝丸、乙肝清热解毒冲剂。

3.10 膀胱湿热 多由感受湿热, 或饮食不规律, 刺激性食物过多, 湿热由内而生, 下注到膀胱所致。症状为尿频尿急,尿道灼痛, 小腹胀闷, 或伴有发热腰痛, 或尿血。多见急性膀胱炎。治疗用清热利尿, 通淋止痛药物。如八正合剂、四妙丸、三金片等。

4 虚热证

特点是低热, 多见于久病或大病之后。临床分为阴虚发热和气虚发热以及阳虚发热、血虚发热。

4.1 阴虚发热

4.2 气虚发热 症状为长时间低烧, 多在劳累后发生;或高热不退, 并伴有出虚汗, 受不了风寒, 经常感冒, 食量减少,大便溏泄。治疗用甘温除热药。如补中益气丸。

4.3 阳虚发热 症状为烦躁不安, 咽喉痛, 久病体虚造成。治疗用金匮肾气丸。

4.4 血虚发热 症状为低热, 午后潮热。治疗用四物汤、当归补血汤。

5 小结

热证不论是哪一种, 本质上都是对症下药。尊循标本兼治原则, 合理应用药物。

[1] 常章富.全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教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48-27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0.195

2015-02-02]

136000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口渴外感小便
为什么人紧张的时候就想小便呢?等
大便便和小便便
口渴见了水却不喝
李天王
找棵树
刘永业主任中医师治疗顽固性外感头痛经验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
吃一堑 长一智
金碧清热汤治疗外感高热48例
产后外感高热辨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