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颖
心理护理对缓解顺产产妇焦虑和分娩痛的影响
李东颖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缓解顺产产妇焦虑和分娩痛的作用。方法 318例顺产产妇,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59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 比较两组产妇焦虑状态和对分娩疼痛的耐受力。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痛耐受率93.1%, 对照组分娩痛耐受率76.7%,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顺产产妇焦虑状态, 提高产妇分娩痛的耐受性, 为顺利分娩提供有利保障。
心理护理;顺产产妇;焦虑;分娩痛
分娩是产妇人生和角色转变的一个重大事件, 也是一个特别的生理过程。但近年来, 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 大多数妇女对分娩都会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尤其对顺产产妇和初产妇来说, 她们一方面想自然分娩, 一方面也害怕分娩疼痛。资料报道[1], 分娩期不良心理如焦虑、紧张等状态与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疼痛敏感度等发生呈正相关。因此,对产妇进行必要、有效的心理护理, 对改善产妇焦虑状态、减轻分娩痛、促进母婴安全有重要意义。本科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实施顺产的159例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科收治入院的顺产产妇318例, 随机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59例。观察组初产妇93例, 经产妇66例, 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8.5±3.3)岁, 孕周38~42周, 平均孕周(40.2±0.6)周;对照组初产妇98例, 经产妇61例, 年龄21~38岁, 平均年龄(29.7±3.1)岁, 孕周38~42周, 平均孕周(39.6±1.1)周。产妇经B超检查均为足月单胎妊娠, 排除妊娠期合并症、高危妊娠和精神、心理疾病产妇。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
1.2.1 产前心理护理 首先对产妇做好健康宣教, 介绍有关妊娠、分娩的知识, 向产妇讲解顺产和剖宫产的利弊, 强调顺产对母婴健康的重要性, 并告知其身体情况是适合顺产的。分娩痛是产妇不愿选择顺产的主要原因, 应向产妇讲解减轻分娩痛的方法, 进行放松训练, 以消除产妇紧张、害怕的心理;也可嘱初产妇与经产妇进行交流, 强加其对顺产知识的认知, 树立顺产的信心。
1.2.2 产时心理护理 此时期是产妇最痛苦的时候。护士应全程陪伴, 双手握住产妇给予其支持、鼓励;与产妇交流转移其注意力, 教会其根据宫缩进行深呼吸, 保持体力, 稳定情绪, 以减轻分娩痛, 当产妇宫口开全进行分娩时, 应指导产妇正确屏气、用力, 利用腹压促进胎儿娩出, 同时在产妇耳边说鼓励、安慰的话语, 增加其安全感。
1.2.3 产后心理护理 告知产妇胎儿已娩出, 并向其表示祝贺, 第一时间告知母亲胎儿的性别和发育状况, 清理新生儿并让其与母亲接触, 增加产妇的幸福感、成就感。对产妇角色转换进行疏导, 树立其成为母亲的自豪感, 嘱产妇产后保持充足的睡眠, 良好的心理状态, 好好休养, 促进产妇康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产妇焦虑状态和对分娩痛的耐受力。焦虑评价采用SAS评分进行判定;分娩痛评价采用WHO疼痛标准[2], 分为0级, 稍感疼痛或无疼痛;Ⅰ级, 疼痛可忍受,不影响休息;Ⅱ级, 疼痛可忍受, 伴呼吸急促、出汗等;Ⅲ级, 疼痛剧烈, 无法忍受, 伴喊叫或哭闹。耐援率=(0级+Ⅰ级+Ⅱ级)/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 观察组产妇护理前SAS评分(44.85±6.33)分, 护理后SAS评分(32.81±5.27)分,对照组产妇护理前SAS评分(43.97±7.01)分, 护理后SAS评分(40.62±5.13)分, 两组护理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3, P>0.05), 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3.951, P<0.05)。
2.2 两组产妇分娩疼痛耐受力比较 观察组0级21例, Ⅰ级43例, Ⅱ级84例, Ⅲ级11例, 分娩痛耐受率93.1%, 对照组0级18例, Ⅰ级36例, Ⅱ级68例, Ⅲ级37例, 分娩痛耐受率76.7%,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87, P<0.05)。
分娩是对产妇心理和体力综合考验的过程, 直接影响母婴安全和健康。林会碧[3]报道, 分娩前产妇消极、焦虑的情绪不仅会引起宫缩乏力导致难产, 还可降低子宫血流量,影响胎儿血液供应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因此, 改善产妇不良情绪, 使产妇正确面对分娩和分娩疼痛, 有利于促进产妇顺利分娩, 提高自然分娩率。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心理护理日益受到重视。其可通过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需要和状态进行分析, 给予安慰、关怀、支持和帮助, 从而改善患者不良心理, 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对实施顺产产妇来说, 分娩前向产妇讲解分娩的过程和减轻分娩痛的方法, 增加产妇顺产知识的知晓度,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分娩时安慰、鼓励产妇, 通过语言和抚慰使产妇减轻心理压力, 提高对疼痛的耐受性, 顺利娩出胎儿;分娩后指导产妇适应角色的转变,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睡眠, 顺利度过产褥期, 促进康复。通过对本组产妇进行护理,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分娩痛耐受率93.1%, 对照组分娩痛耐受率7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顺产产妇焦虑状态,提高产妇分娩痛的耐受性, 为顺利分娩提供有利保障。
[1] 姚芸, 陈慧, 刁秀凤.分娩过程中心理干预及疼痛护理对产程进展的影响.西部中医药, 2014, 17(4):265-266.
[2] 穆艳丽, 高雅娜, 崔杰, 等.心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中外健康文摘, 2013, 40(21):277-278.
[3] 林会碧.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产程疼痛及分娩方式的影响.中国农村卫生 , 2013, 24(z1):40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7.193
2015-05-05]
130000 长春市妇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