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患者为中心的中西医结合医疗之新思维*

2015-02-01 08:37张秋李大平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18期
关键词:西医中医药医学

张秋 李大平

在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获进步奖6项,其中5项都是关于中国传统中药的理论方法创新和研发技术突破,如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进步奖一等),源于中医临床的中药药效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进步奖二等)和调肝启枢化浊法防治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基础与应用研究(进步奖二等)等,这说明国家对于发展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视和支持。在这些项目当中,中西医结合医疗的思维对于研究方法的建立和新药品的研发都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国内关于中西医结合的争论和质疑一直都存在。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体,更重要的是一个具有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特征的综合整体,所以更强调病患的利益和自主权,笔者就尝试围绕“以患者为中心”这个主题对中西医结合医疗的概念,就现存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新的补充和完善。

1 中西医结合医疗之争论

WHO在2002年发表《2002-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疗及替代医疗全球策略》,建议各国将传统医疗纳入现有的医疗服务之中。至目前为止,全球应用中医药的国家已经达到一百四十余个。无论在东方或西方,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都已成为当前全球医疗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但是,作为传统中医的发源地,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和应用还远低于预期,多数情况属于“中西医的并存”而非“中西医的结合或者融合”。而且在国内,关于“是否废除中医”的网络讨论及中西医打赌“论战”的新闻却时有发生。参考国内文章,我国学者和公众对于中西医结合医疗的争论主要在于中西医结合的出发点本是“西学中”还是“中学西”,以及中西医结合的结果是“否会消融传统中医的存在和发展”。无论是哪一种该观点,都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这种新的医学模式是为谁服务的,是满足谁的需求为前提的。“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of Cos,460-377 B.C.)誓言:我一定会用自己的能力及判断力来医治和扶持患者……且永远不会伤害他们。中国的“医圣”张仲景道:上以疗君亲之疾,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下以救贫贱之厄[1]。由此看见,医道的本质无论中西都是相同的,医师尽己所能来医治患者。所以,只要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很多的争论和研究就会更有建设性。

2 中西医结合医疗之概念新解

中西医结合这一概念从被提出来,就一直没有一个内涵确定、外延清晰的科学定义:这期间,有的把懂得一些中医又懂得一些西医的人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有的把临床上中西药并用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有的把教学上中西药并用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有的把用西医还原性研究方法对中医理论体系进行验证、解释、改造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有的把管理西医的方法照搬到中医管理上来称之为中西医结合;近年来有的更把中医西医化、中药西药化称之为中西医结合[2]。

2.1 WHO对中西医结合医疗的定义 定义为:结合科学知识和方法融合传统医药和西方医学的一个可持续的过程。定义中包含了三个部分:(1)这是传统中医持续发展的过程,认为中西医结合是中医未来的方向;(2)方法上,涉及到现代科学知识和测量方法;(3)中西医结合是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的重要交融结果。

2.2 国内的代表性观点 毛主席在20世纪40年代即提出主张:中西医一定要结合起来。在倡导西医学习中医的基础上,提倡用现代科学方法整理研究中医药。这是官方首次界定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和途径。陈士奎[3]在“中西医结合定义探析”一文中,对“中西医结合”定义为: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王振瑞博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史论”则认为:中西医结合,就是在中西医团结合作的基础上,主要由中西医兼通的医学人才,用现代科学方法,发掘、整理、研究祖国医药学遗产,丰富现代医学科学,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统一的新医学的过程。这两种提法,都是以新医学体系为目标。李致重[4]的定义是:中、西医工作者相互合作,中、西医学术相互配合,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的实践过程,谓之中西医结合。这一观点强调了临床疗效的重要性。杨云松博士在总结各家的观点基础上,认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发展人类科学医学,中西医结合的目标指向应该是为人类科学医学增添新的内容,包括新的理论认识、新的治疗观念和操作措施,此观点认识到了人类医学的目标导向。

2.3 笔者关于中西医结合医疗概念之见解 上述定义,都强调科学方法和合作,就是中医、西医、中西医兼通的医学人才一起合作,发掘中医和西医的新内容,最后形成新医学,而且是具有民族特色,统一中西医的新医学或者人类医学。笔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虽然网络偶有争论或者民间医者偶有论战,但大部分学者都赞同两种医学的融合,对传统医学的新发展,虽然到现在,由于临床、研发、教学和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制约,新的医学体系并未形成,但由于中西医的结合,在新药的研制、疾病的控制、临床的疗效等方面都取得了绝大的进步[5]。例如这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调肝启枢化浊法防治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基础与应用研究,贡献在于运用现代实验方法发现肝在糖脂代谢病发病中的关键作用,研制出兼具降糖、降脂、抗炎、保护内皮等综合调控作用且成分与机制明确的创新中药,并构建国际先进的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发平台,打开了防治糖脂代谢病研究通路,改善了人类的健康,这就是中西医结合医疗代表性的成效之一。

所以笔者认为,中西结合的定义应强调以下四个方面:(1)“以患者为中心”的前提,如何让患者得到更好地治疗效果和更高的生存质量,这是中西医结合的存在基础和研究的前提;(2)多层次人才和医疗机构的合作,这是中西医结合可行的必备基础,如果没有通晓传统医学、现代医学及两者兼备的人才通过交流和尝试,没有医疗机构作为研究平台,新的药品及治疗方法则不可能产生;(3)科学方法的建立,主要在于两者融合成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这是中西医结合的常态模式和转化途径;(4)以增进人类健康为最终目标,这是中西医结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满足人们健康改善和提升的需要,两者的结合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市场基础。

3 中西医结合医疗之现存关键问题分析

3.1 中西医结合医疗的就诊可及性差 关于中西医结合医疗的可及性差表现在三个方面:(1)就诊的医疗机构比其他西医门诊或者中医门诊相对较少且地处偏远,国内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立大多由综合性医院或中医医院翻牌而来,以广州市及周边为例,有三家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地处花都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地处佛山),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地处广州),数量少,就医偏远等都影响了患者对于中西医结合医疗的选择;(2)现实中,中西医结合医院不仅缺乏领军的名老中医和知名的西医高级专家,高端的中西医结合人才更是难得和匮乏。从中西医结合医师执业资格准入工作看,虽然现在增加了中西医结合医师这一类别,但这是附属在中医师大类下的。从上海出台的规定看,只有属于中医师类别的人员,才能申请中西医结合医师的执业资格,如果一名医师原来的执业资格是临床西医,就不能申请中西医结合的执业资格,同样,如果是中医职业资格,则不能申请西医的临床职业资格。这样就剥夺了许多已取得西医执业证书、长期以来学习研究中医并在西医科室从事中西医结合的专业人员申请中西医结合医师的资格[6]。同时因为人才流动机制不完善,缺乏良好的研究平台和晋升渠道,以广东省为例,大部分的优秀毕业生都愿意留在广州及周边城市的三甲医院。缺乏竞争力的领军人物和青黄不接的人才梯队使中西医结合医院无法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3)可获得的关于中西医结合医疗的信息比较少。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报纸新闻对中医药新闻的报导内容多是养生、保健、美容、医疗常识性等议题,对中医临床治疗疾病方面的报导相对较少,即便有,也存在中医药新闻报导的范式,诸如强调西医的科学优越性,西医的诊断非常必要;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平衡报导;或是用边缘化及琐碎化来处理中医药新闻。大众媒体处理中医药新闻所偏重的角度,无形中便会影响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公众自然而然地将中医药定位在养生、食补及治疗跌打损伤的医疗照顾,即便中医已发展到临床治疗重大疾病的阶段,一般对中医陌生的民众对中医依然停留在过去的刻版印象,将中医视为较不科学,另类的治疗,对中医抱持不信任且怀疑的态度,唯有在西医宣布弃守的疾病领域,其他范型的医疗照顾始有机会介入[7]。

3.2 中医药医保政策的报销范围和比例有限 国家政策规定由物价部门制定了收费标准的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而《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1版)中纳入诊疗项目9574项,其中中医医疗服务327项,仅占3.41%。许多安全有效、费用适宜、易于推广、符合国家纳入标准的中医诊疗技术尚未纳入医保范围,增加了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影响患者的就医选择及治疗,并导致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不利于中医的传承延续。而且目前中医诊疗项目收费标准基本上套用西医诊疗收费价格,其定价未能体现中医诊疗的特点和价值,同时收费价格过低,无法体现中医技术价值[8]。而且药品收入占中医医疗机构门诊业务收入的比重过高,属于中医诊疗项目较少,同时使得医务人员的技术价值没有得到相应体现。不仅范围有限,而且能够报销的比例也受限制,比如山西省医保政策中有这样的规定:参保患者单次住院费用中物理治疗与康复,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费用占住院患者比例,三级医疗机构不超过15%,对于定点中医专科医院,三级医疗机构不超过20%,这给患者增加了很大负担,都不利于发挥中西医结合医疗在提高临床疗效,同时降低单病种、次均费用,提高参保人群健康水平,和降低医保统筹基金的支付额度的优势作用[9]。

3.3 传统医疗疗效评估与质量保证的工作尚未制度化 安全性是中药应用与推广的基础和关键。中医治病强调“因人、因时和因地”,以疾病反应为情报,是不脱离现场和具体的患者个体进行的治疗,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就是随机性治疗的典型案例。但随机性冶疗存在局限性,如治疗手段和技术比较落后,治疗过程上中医主观性较强,客观性不足等。根据证候分类理论和“有故无殒”的思想,对证应用是避免或减低毒性的关键[10]。因此,基于对证进行安全性评价才是客观的。但是,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很难建立既具有特异性、又有广适性的证候模型。而且中医药实验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对象的特异联系,否则结论就难以说明问题。这就造成中医药的使用很难有一个规范的用药标准和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西医结合医疗的使用和发展[11]。

3.4 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支持力度不足 中西医在很长时间,没有得到预期的发展,除了文章之前讲过的一些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得到的扶植力度不足,以2008年和2012年为例,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的立项课题经费只有0.5万元,在2012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课题清单中,中药和中西医结合的项目所占的总数比重和资金资助比重都非常少,而传统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所涉及到的项目都因为实验手段和条件以及对象的限制,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和费用都很多,这都不利于中西医结合医疗研究成果的发现和转化。

4 中西医结合医疗未来发展建议——紧紧围绕“以患者为中心”这个发展前提

4.1 从人才培养、多种资本参与和信息宣传等方面提高中西医结合医疗的可及性 为方便患者就医,更多的享受到中西医结合医疗的治疗优势,国家应当从人才的培养,机构的建立和评价,资本的参与以及信息的宣传方面给予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在中西医结合专业学制方面,加强部门的协调,促进和完善中西医结合学历教育,扩大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的培养;在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审批和监督方面,要考虑到传统中医药同西医的不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同时鼓励更多的医疗机构设置中西医结合门诊,鼓励民营资本参与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因为预算不足而导致的优秀人才不到位和流失的现象,而且民营医院的管理更具有弹性和科学性,可以为现在发展缓慢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提供新的模式。

4.2 将中西医结合医疗手段更多纳入全面医保范围 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为了降低患者就医的医疗成本,国家应将中医适宜技术和合适的医诊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组织中医药专家和医疗卫生机构对部分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中医诊疗服务项目和适宜技术进行研究论证和筛选,将已发展为临床诊疗必需、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诊疗目录有关规定的中医诊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和住院支付范围。同时实行中医诊疗项目登记制度,促进定点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确保医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转。

4.3 科研方面的大力支持 要想让患者接受更好的治疗手段,中医学结合医疗就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掘,但是因为实验手段和条件以及对象的限制,项目进程转化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和费用都是很多,这就需要政府及科研部门对中西医结合医疗的项目在评审方面以及资金资助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包括中医药局的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攻关课题等。

4.4 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推广和疾病末期的安宁治疗 无论在疾病的哪个阶段,以“患者为中心”,增进住院病患的舒适感都是护理工作的重心所在。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主要是通过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中医护理理论和临床护理实践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其标准化与客观化。中、西医学是风格不同的两种理论体系,中医学是建立在整体、立体思维基础上,强调从宏观整体揭示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以辨证、宏观、定性、自然疗法为特点。西医学是建立在直观、线性思维基础上,注重探析人体微观结构和功能,以辨病、定位、定量、对抗性治疗为特点。所以中医护理更侧重于以“证”为中心,西医护理则侧重于以“病”为重点。两者有机结合,使护理发展更趋完善[12]。

尤其在疾病末期阶段,积极地侵入性地治疗已不能改变生命的结束进程,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痛,降低其生活质量,此时辅以温和的中医料理,反而能缓和其情绪,增加其舒适感,例如:恶性肿瘤的末期病患,可以采用安宁治疗,其目标是为患者提供积极的支持,通过减轻疼痛或缓解其他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3]。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及证候,除传统的姑息性手术、放疗、化疗外,还包括疼痛控制、介入治疗、置管引流加药物灌注化疗及心理支持[14]。中医药安宁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扶正祛邪;结合现代科技,中药剂型的多样化给患者更多的选择。姑息治疗在疾病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早期治疗症状及缓解根治性抗癌治疗副作用,保持生活质量;中期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晚期提供临终关怀及善终服务。

全球已经有140多个国家采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西医结合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朗,但是作为中医的发源地,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远低于预期[15]。所以本文,试图通过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来考虑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和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问题所在,希望可以为国家的新医学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

[1]杨云松.中西医结合研究史论[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

[2]陆金国.中西医结合专题文献的计量学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3]陈士奎.中西医结合定义探析[J].江苏中医药,2005,26(l):5-10.

[4]李致重.再论“中西医结合”的定义[J].湖北中医杂志,2003,25(6):3-4.

[5]陈可冀,宋军.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模式[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2):1-5.

[6]王旭,陈天明,杨大锁,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现况及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8,19(4):30-32.

[7]陈可冀,吕爱平,陈士奎,等.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6):485-488.

[8]刘兴方,韩学杰,信富荣,等.中医药在医保医疗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8):36-38.

[9]蔡晓丽,张捷,杨发明,等.中医药特色技术医保地位及对策研究[J].医学信息,2002,27(9):412-413.

[10]马家忠,张洪雷.融贯论视域下的中西医结合[J].医学与哲学,2012,7(33):65-66.

[11]彭静.对当代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思考与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0):130-132.

[12]王伟,陈可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2):136-137.

[13]许成贵.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及抗肿瘤中药的发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8):141-142.

[14]宋军.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中医药创新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4):354-356.

[15]陈珞珈.中国中医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0):130-132.

猜你喜欢
西医中医药医学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