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佳路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北京 100024
项目导向(PBL)在高职网站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侯佳路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北京100024
本文首先对PBL的内涵及其历史发展做了简要介绍,然后着重介绍了PBL教学模式的核心体系以及PBL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最后结合高职网站设计与制作课程对PBL教学模式的实施进行了详细描述。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PBL;网站设计与制作
2014年6月2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对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做了进一步的界定。决定指出,今后的职业教育将包括高中、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几个阶段,还要有与职业教育特点相符合的学位制度。这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也将发生革命性调整。根据决定,到2020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将达到2350万人,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要达到一定的规模。[1]这不仅代表着职业教育的层次更加丰富,而且意味着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所改变。以前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现在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相应的,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育理念,要从“培养学生计算机技能的使用”,转变为“通过计算机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PBL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根据学科领域及实践应用领域的差异,业界对PBL的内涵有如下几种解释:
(1)将PBL定义为“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
(2)将PBL定义为“Project-Based Learning”,即“以项目为导向的学习”。
(3)将PBL定义为“Problem-Oriented 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2]
PBL是1969 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霍华德·巴罗斯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强调学习要围绕着具体而复杂的任务和问题展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反思式学习,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PBL最初主要应用于医学、护理学以及健康科学等领域,如今PBL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学科领域。[3]国外的PBL教学实施,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对于PBL的关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目前还主要集中在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
虽然业界对PBL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解释,但超越具体的学科及实践领域,即可提炼出PBL教学模式的核心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PBL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其未来的专业领域中可能会遭遇到的具体而复杂的现实问题。因此,这些问题通常不再是单一学科中的问题,而可能是跨越不同的学科的非结构化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不能简单地套用原来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是需要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
(2)PBL的学习形式,是以分组方式进行工作。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具体任务,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深入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组内成员之间,通过交流分享学到的知识技能,通过协作共同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交流合作的能力。任务完成后,组内成员还要进行成果测评、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组间评价等,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评测能力。
(3)PBL的学习主体,是学生。PBL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设计好的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令学生变身为独立的学习者、思考者、创新者、协作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此时,教师则变身为策划、督导、技术支持、客户、评委等角色,对整个过程进行组织、引导、激励、支撑、监控、记录、评价、总结,协助学生完成问题的解决。
(4)PBL的学习方法,是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基础。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技能,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技能自如地运用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协作,学会反思,构建自己的能力体系。
综上所述,PBL教学模式的核心体系是“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PBL是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在它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沟通技巧、教学控制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PBL教学模式的展开,需要教师从行业调研开始,结合行业特征及大纲要求,查阅大量文献,学习各类相关知识技能。因此,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花费在前期准备工作中的时间精力,会大大多于普通的课堂的前期准备工作,这就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采用PBL教学模式后,某门课程就变成由(仿真)企业项目组成,而不再是简单教学案例的罗列了。这就要求上课教师,不仅要对本课程的所有知识技能扎实掌握,而且要了解行业内的项目组成与运作,还要熟悉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技能。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谨慎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要有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优秀的课堂节奏控制能力。在具体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熟悉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能力情况,既要从宏观上掌握项目的选择、设计,又要对项目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微观设计,包括这个项目可以分解为多少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又分别涵盖了哪些知识点,能够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等。[4]在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配合学生,担当起技术支持、督导、评委等角色,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项目。
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将一系列(仿真)企业项目带入实训教学中。这些实训项目,不再是针对知识点进行设计,而是涉及多门学科多种技能的综合应用,涵盖了相关行业就业岗位的实际能力需求。以高职院校《网站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项目“中小型企业展示型网站”为例:该项目的实施,涉及网站整体策划、图像处理、动画制作、布局设计、配色设计,以及网站制作相关技能的应用。如站点管理、DIV+CSS网站布局制作、JavaScript动态效果制作、模版统一制作子页面、网站发布、网站维护等各方面的知识技能。
在PBL教学模式中,课程学习的形式,以分组方式进行。首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再由教师对学生的特长、能力等方面进行统一调配。一般每组以3~5人为宜,实训项目的具体实施由小组内学生分工完成,每组均设置一个小组长,负责本组的任务分配、进度监督等工作。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各组都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问题,此时,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提示思路、组织讨论、提出问题、提供资料、引导激励、评测效果等多种方式进行引导,帮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在项目完成后,各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代表该组向全班同学进行作品的汇报展示。汇报时,要详细说明在项目所涉及知识技能、具体的分工协作、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等,最后还要向大家说明作品的创新点及优缺点。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对汇报组进行提问。课程的评价体系,采用组内成员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等多方面组成。
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体,这样的转变,令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由教学的主体变成了引导者,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充当各类角色,辅助学生顺利完成项目。这样的转变,让教师的教学目的从“教会”变成了“会教”,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业务能力,而且能够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教学。
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除了需要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外,还需要对其所教专业的整个职业领域有比较系统的了解。但目前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教师的行业实践经验较少,对行业的认知也不够全面,这就影响到实训项目设计的合理性、真实性。另外,对学生来说,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以教师为讲课的主体,而在PBL教学模式中,自己突然变成了学习的主体,可能会无所适从。另外,在小组协作过程中,组员之间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矛盾,这就需要教师特别关注,尽量避免矛盾的产生。
尽管在PBL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想达到预期的目标还要经历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期间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也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但笔者相信,PBL教学模式的推行,必定能给高职教育改革带来新的活力。
[1] 吴晶,刘奕湛,施雨岑.解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N/OL].[2014-11-27].http://www.jyb.cn/zyjy/ zcjd/201406/t20140622_587153.html.
[2] 丁晓蔚.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实施模型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1):22-25.
[3] 吴刚.基于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述评[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4):3-7.
[4] 劳飞.基于项目化教学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10):139-140.
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 Application and Exploration in the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Web Design and Production
Hou Jialu
Beijing College of Polotics and Law, Beijing, 100024, China
Practice link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the design of teaching contents tomeet the requirement of professional basic skills training, and tomeet the demand of student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need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put forward the higher vocational practical link teaching content to build the basic thought andmetho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actice link; the teaching content; learning needs; development needs
2014-11-27
侯佳路,硕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