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100144)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在会计教学中,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会计理论与方法,还需要培养学生应用会计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使得学科理论知识能够及时准确地应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在会计教学环节中,增设实践环节能将理论课程的讲授与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美国作为会计专业教育最为成熟的国家,历来重视教育界与职业界的配合。职业界会把在实践中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反馈给教育界,教育界又会结合职业界的要求来培养学生。这样的默契配合是一种良性循环,而会计实践教学则是这一循环中的重要一环。我国的会计专业教育也十分重视实践环节,然而,由于美国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及理念与我国存在重大区别,这使得美国会计实践教学模式与我国不尽相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梳理美国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对我国会计实践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启示。
专业培养目标是会计实践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纲领。美国会计协会(AAA)于1989年成立的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在1989年第一号《会计教育的目标》公告中指出,会计教育是让学生准备在将来成为职业会计师,而不是马上成为职业会计师,就业前的会计教育应该为学生的 “终生学习能力”奠定基础。这一公告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深刻影响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
美国会计教育委员会把终生学习能力归结为三个要素:技能、知识和专业认同。第一,技能。终生学习所要求的技能包括沟通技能、智力技能和人际公关技能。沟通技能包括流畅的文笔、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外语的使用能力;智力技能是指查找、获取以及组织信息的能力和在不熟悉的环境中辨认并解决非结构化问题的能力;人际公关技能包括与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往的能力。第二,知识。知识要求包括一般知识、组织和商务知识及会计知识。一般知识包括对会计职业有影响的经济、政治、历史、社会的知识。一般性知识可以帮助会计专业人士理解职业界与社会之间复杂的依存关系,以及与不同背景的人们进行交往;组织和商务知识包括组织的运作和结构,以及管理学的知识。会计知识是保证学生获得成功的必备要素,重点放在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上,而不是放在准则的机械记忆上。第三,专业认同。专业认同是指会计毕业生应认同会计专业并乐于从事会计专业而必备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他们应该知道并理解会计职业道德,并时时秉持“正直、客观、关心公共利益”等价值判断标准的立场。这三项能力的培养是会计教育的基本落脚点。
由于美国的大学学制比较自由,加之半工半读的本土学生很多,这使得美国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比较特别。在美国并没有独立的实习课程,但是我们还是能从日常教学中总结出其实践教学的特点,并能够发现一些教学设计与终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对接。美国实践教学主要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基本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逐步被“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所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接触到的只是固定模式的会计知识,结果学生对会计的认识很可能停留在 “一套现成的可遵循固定模式并可用数字准确计量”的规则体系上。在新的教学方法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则通过小组协作、案例研究、文章研讨等方式学习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项目与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自20世纪初被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用于管理学教育以来,已被愈来愈多国家的管理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具有特殊效果的教学方法。由于美国教育界与职业界的紧密结合,教师能够将实务中最新的内容引入课程教学中。项目与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能;将更多的研究成果用于教学,让学生能够接触前沿;强调会计学专业教师和实务界人士的合作,将实务经验和当前最新的发展引入课堂,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无疑,项目与案例教学能够很好地落实AECC对会计教学所提出的要求。第三,学生校外实习。由于学分制的彻底实施,美国本土学生在实践安排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学生在课余,有意识地选择企业参与实习生项目。针对留学生,美国公民和移民中心(USCIS)允许符合条件的海外留学生参加课程实习训练(CPT)。课程实习训练项目提供海外留学生与所学专业领域一致的全职或兼职的工作机会。通过CPT,海外留学生获得与本土学生相同的待遇。根据学校不同,校外实习强制性存在差异,但学生一般可以申请实习转学分。
根据AECC提出的会计教育目标,美国的会计教育并不重在教授会计理论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我国会计教育界围绕会计教育的目标问题进行了长期讨论,目前基本一致的看法是: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科研机构从事会计学的实际工作和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与美国的会计教育目标相比,我国会计教育目标重在培养学生掌握会计知识与理论而并非职业发展的素质。我国会计教育目标决定了会计实践教学也将依托于这一目标展开。
1.会计实践独立性课程。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都通过设置独立的会计实践课程来完成会计实践教学。一般情况下,会计实验教学的目标停留在报账人才的培养上,简单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正确核算成本形成会计报表。对于会计实验教学内容的处理,通常只涉及到某几项业务,业务处理不全面,而且业务背景基本脱离当下的社会经济发展。
客观地看,这类会计实践课程的确能够使学生短时间掌握账务处理的基本流程,从而对课程内容形成系统化的理解。然而,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将会计职业素质粗放地简化为账务处理,仅仅培养学生按照准则记账的能力。然而现实中,会计环境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信息要由会计人员自行发掘、获取和组织,面临的经济数据资料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零散,可参照的固定模式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会计实践教学提供给学生的练习包括了所有所需信息,仍然灌输固定模式,强调寻找唯一答案,会计专业学生将无法从中培养起专业素质。其次,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完全抽离,会计工作变成一个个封闭的记账单元。目前,会计深入参与企业管理是业界的基本共识,管理工作的展开必然无法离开信息与沟通,这种将会计工作封闭化的处理方式将导致学生无法满足会计参与管理的要求。
2.校外实习。相对于会计实践独立课,校外实习能够更加直接地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校外实习的开放性特征能够同时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校外实习普遍受到各国会计教育界的重视。目前,我国高校的校外实习多采用分散实习的形式,即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形式上,我国的校外实习与国外类似,但从实施质量上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形式化严重。对于学生的校外实习效果,一般要求学生填写实习日志,然后由实习单位部门负责人进行评价,并盖实习单位公章,指导教师一般根据实习单位的意见来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但根据笔者的经验,学生不及格现象基本没有,实习单位给的成绩非优即良,这催生学生弄虚作假。第二,实习单位无法保证实习质量。我国并没有形成健全的实习生市场。学生联系单位多是依靠家庭社会关系,学生进入单位,只能从事简单的业务,甚至从事与会计无关的业务。而国外很多企业提供的实习机会有明确的招聘流程、工作内容与考核方法,这是目前我国所缺乏的。
1.教学内容上。我们目前的会计实践教学,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把会计以一种已成定论的形式灌输给学生,而很少使学生思考会计问题可能蕴含的经济实质、会计理论观念和可选择方法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越来越重要,会计教学应充分结合会计的本质特征及地位作用,而不仅仅只是在课程中对有关观点作简单介绍或讲解。打破会计教学中“填鸭式”模式的可取方法是案例教学。案例式教学在美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的关键一环是案例开发。目前,我国部分高校也开始重视案例教学,但所选取的案例存在不系统、不能完全与教学内容结合的弊端。因此,要开展案例教学,首先需要在案例开发上下功夫。
案例的开发要靠学院、教师、企业界的共同努力。一个好的案例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与一个或数个知识点对应;第二要有丰富真实的企业数据,齐全的行业背景,且与案例中的角色和情景相关;第三要让案例使用者需要经过深入的讨论才能得到答案。这些都决定了案例开发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如果没有学校的重视和大力扶持是很难开展起来的。根据调查,哈佛商学院采写一个案例的预算是1.5万美元至5万美元,而我国采写一个本土案例的经费大约在一万元人民币左右,经费支持力度明显较弱。经费是一方面的问题,教师案例开发积极性不高也严重制约案例教学的展开。案例开发耗时费力,又不能作为研究成果,并且对教师的职称评定毫无帮助,因此教师更愿意花时间去做学术研究、发表论文。由此可见,案例式教学的开展需要在教学经费支持、教师绩效考核上进行综合的改革。
2.教学方法上。与普通的理论课不同,要发挥案例在能力培养上的作用,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在美国的会计教学课堂上,“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得到了贯彻。这种教学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控制能力均提出较高的要求。由教师主导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知识,能够把握重要的知识点,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领导课堂讨论的能力,许多教师有畏难情绪。加之大多数学校也没有对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进行培养,导致教师的角色无法顺利转变。
这种新的会计教学方式的内核,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思想共享,求同存异。案例教学中,不应该以追求标准答案为目标,而应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发表不同观点,使案例讨论成为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第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起到启发的作用。授课应从单向性的演讲改变成和学生讨论为主的双向性的教学方式,教师也应要求学生做较多的书写和口语表达上的沟通,并注重团体学习的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协调与表达能力能够得到锻炼。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美国的启发式教学之所以能够顺利开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案例讨论是学生最终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成绩模式依然很大程度依赖期末考试。因此,激励学生参与讨论,还需要在评价上进行调整。
课外实践教学质量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企业配合,也需要学生与学校的重视。美国虽然没有专门的课外实践教学,但由于实习经历以及实习单位负责人的推荐信对将来就业具有重大作用,学生自然非常重视。另外,加之企业对实习生有明确的招聘流程、管理程序与考核,能够避免形式主义的发生。而我国的课外实践教学,问题就发生在很多环节都在“走过场”。
目前我国的诚信大环境下,学校很难对实习企业做出要求,要避免“走过场”,只能在实习过程与结果上进行严格控制。比如,实习开始前,向学生明确说明实习目的,指导学生应该避免将实习限于处理账务;实习中,指导教师与学生定期交流,把握实习进度;实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答辩或实习交流,掌握其是否达到实习的目的;实习成绩的评定应该有明确的标准,避免全员通过,没有区分度。除此之外,部分院校也开始注意到实习企业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习质量,因此,积极开展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这不失为一项从源头上控制校外实践质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