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十八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12)
钢结构加工制造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集中型企业,其生产过程中间接费用的耗费较大,人工费用消耗也占据一定的比重。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以材料总量、人工总量、机器工时为基础的成本费用分配方法,显然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决策出现脱节,难以对产品成本进行准确计算和对产品定价加以决策。而作业成本法作为管理会计创新发展的产物,其在钢结构加工制造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钢结构加工制造企业技术变革速度的不断提升、日渐复杂也让企业管理部门不得不注重控制、规划、协调以及交流等职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的必要性不断增加。管理会计系统和钢结构加工制造企业的技术变革和生产经营适应性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其中技术变革将会对成本控制规划、计算系统、年度绩效评价以及衡量、制定转移价格以及改进会计信息系统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在钢结构加工制造企业经营环境逐渐复杂的影响下,企业规划安排所用的时间也逐渐缩短。因此,对经营业绩的预算、衡量以及评价存在较多的困难,技术带来的冲击也是产品市场、设备制作经济寿命缩短的一个主要诱发因素,这也会从根本上加剧整个市场的竞争,并让企业生产方式、组织规模、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出现变革。
钢结构加工制造企业目前已经进入到“集成制造”发展阶段,新时期环境出现的企业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综合在一起,钢结构加工制造企业在对资源计划进行制定时,要能够从供应链发展角度出发,拓展企业管理信息集成的深度以及广度,从而保证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在变化迅速的发展环境下,更好地交换以及掌握全面有效的信息,保证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这要求有关部门能够提供准确、及时的成本信息,为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在复杂的大环境下寻找更多的机会来对企业发展风险加以规避,并做好相应的战略调整,保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能够实现均衡运作,提升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素质能力,保证达到企业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钢结构加工制造企业所实施作业基础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能够坚持顾客的导向作用,通过对作业成本信息优化流程的利用来对作业方式加以改进,并寻求成本较低的价值创造途径。目前企业竞争大都集中在内部流程层面,而企业流程则大都是由各个作业构成,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流程的基石,其成本管理也就是价值管理。作业涉及到较多的资源消耗,而资源消耗会产生成本费用,这对于了解企业价值创造大小、提升绩效、作业环节优化、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发展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钢结构加工制造企业面临的新的发展环境对其生产以及经营活动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并且会对其管理措施产生相应的作用。这就需要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要能够积极探索出更适合其生产发展、经营的方法和模式。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政企不分的现象,企业内部所建立的董事会、股东大会、经理层以及监事会形成了互相制衡、互相依赖的治理结构。企业不同生产要素需要达到流动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在资产兼并、收购、破产、联合的作用下,通过经营者的选择、再选择,劳动者的合理流动保证对企业结构加以优化,提升自我竞争力。改变传统生产要素出现的封闭呆滞、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的现状,这种发展环境下,改革之后的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现状,需要形成主动积极的成本管理意识,从而保证企业成本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提升,让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选择成本管理方法。
现代企业制度影响下的钢结构加工制造企业在发展和运行过程中开始选择先进的技术,并对旧的机器设备加以改造,从而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基础之上提升劳动生产率。所以,企业创立全自动化的作业生产车间,让企业选择全面质量管理和先进生产方式成为可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也为作业成本法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能。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成本管理显得较为突出。钢结构加工制造企业和其他企业一样都在积极寻找满足自身发展的成本控制方法,作业成本法正好适应这种要求。作业成本法和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之间存在联系和区别,其主要优势就是对间接费用加以控制,作业成本法因其业务“相关性”将大大提升成本信息的精确度。在会计教育不断发展的影响下,多层次会计教育及实践,让财会人员素质得到提升,并让会计人员能更好地掌握作业成本的方法,也为钢结构加工制造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提供必要的保证。
钢结构加工制造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能够为管理层做出各项决策提供更全面系统精准的成本信息,从而保证企业的控制和决策能够建立在科学有效的基础之上,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效益。但是,作业成本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内部和外部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考虑,通过使用科学有效的分析才能够保证成本法的顺利实施。企业是否适合使用作业成本法需要从以下因素进行分析和考量:
1.成本变化潜力分析。钢结构加工制造企业成本系统扭曲指数和成本变化潜力与是否选择作业成本法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结合美国IMA研究所得结果来分析,将近有70%选择作业成本法的企业成本要高于行业平均发展水平;近40%的未选择作业成本法的企业成本要高于同行业平均发展水平。而且,产品种类复杂程度、生产程序复杂程度、产品产量差异和成本变化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
2.成本信息决策有用性分析。虽然存在较大成本变化潜力的企业也并不一定必然选择作业成本法,其决定因素就是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竞争优势、定价等生产决策中所使用的成本信息是否会对决策产生帮助。成本信息对于决策越具有效果,则选择作业成本法的可能性就越大。
3.已有的信息系统运用基础。目前的信息系统状况也会对作业成本法是否使用产生影响,其信息系统的充分性和是否采用作业成本法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信息系统条件不充分可能会对作业成本法产生直接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种,首先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会占据企业较大的资源和时间比例;其次,作业成本法和其他成本系统相比较,对于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组织规模。组织规模存在的差异一般体现在物力、人力以及资金、公司空间所表现的分散性上面。对于形体大小、批次大小、原材料、复杂程度等各种属性不同的钢结构加工制造企业而言,所用的作业成本法从根本上降低了整个企业的成本潜力,也能够为公司提供更多有效的决策信息,信息软件条件或者系统越充分,越能够保证作业成本法的顺利实施。而且组织规模越大越有利于作业成本法的实施。
1.通过宣传来获得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的认可。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能够认同是作业成本法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我国钢结构制造企业对于作业成本法存在的认同和国际认同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只有获得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的认同,才能够保证该种成本管理方法得到顺利地实施,并为成本管理创新提供先天的优势条件。在所有企业中推广ERP或者内部控制,高层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对于项目的成功性有着直接的影响,高层领导认可则能够为项目实施分配提供更多的资源,还能够协调其他部门之间形成紧密的协调。所有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同,其遇到的问题也不同,因此,要能够通过专业人士的智慧来解决相应问题。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中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对于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有着一定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2.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工作水平。只有实施现代化管理方案,才能够对费用产生的各种区域环境加以划分,并对费用产生的原因和结果进行判断,企业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够对成本管理和成本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作业成本法从一定意义上来分析,属于全员工程。由于作业成本要能够明确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成本核算体系在实际设计、收集基础数据、行动改善方面需要全员参与其中。
3.做好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复合型专业人才作为成本管理和核算的重要参与力量,需要能够加大对生产工艺流程、钢结构产品性能设计的了解,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也要掌握成本相关知识,培养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从而为作业成本法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