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物抗震鉴定与加固工作

2015-01-31 16:36:25赵菁洁秦皇岛市人民政府抗震防灾办公室河北秦皇岛066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抗震灾害建筑物

文/赵菁洁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抗震防灾办公室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一、前言

国内外历次地震震害,都在考问着各地的抗震防灾能力。从全球的重大地震灾害调查中发现,95%以上的人员伤亡都是因为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引致的。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地震灾害具有分布广、频率高、震源浅等特点,目前人类对地震规律还未完全掌握,地震预报尚处于研究阶段,因此为减轻或避免地震灾害,建设工程必须做好抗震设防工作,而搞好既有建筑物的抗震鉴定与加固,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减轻地震灾害的最主要、最有效、最基本手段。

二、建筑物抗震设防现状及分析

1、从自然灾害现实情况看。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水文灾害等均造成过严重损伤,尤其是对建筑物造成过严重损伤。

2、从建筑结构看。框架结构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主体结构普遍完好;砖混结构建筑,纵横墙布置合理,主体结构普遍保持完好;农村砖木、土坯房屋,这种结构房在农村建设较为普遍,大部分未经正规设计;单层木构架土坯维护墙和生土墙承重房屋的抗震质量很差,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缝、漏雨、渗角、墙体破损、地基塌陷的现象。

3、从建筑年代看。1990年以后建筑抗震措施逐步完善,主体结构普遍保持完好,质量相对较好;1990年以前建筑物是在89抗震设计规范实施前建造的,部分房屋既无圈梁也无构造柱,抗震构造措施不完善,因建筑年代久远,有的已接近或超过其服役基准期,结构安全性下降,并已开始出现基础沉降、墙体裂缝、倾斜、面层剥落等现象。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大批工业厂房、公用建筑和民用建筑,各类工业项目50多万个,各类公共建筑项目近百万个,其中,相当比例的建筑物已经进入老年期,其鉴定维修加固,已大量提到议事日程。这部分建筑物已影响使用,是否满足抗震要求,需要进行抗震鉴定,抗震加固、更新改造的任务十分艰巨。

4、从建筑使用性质看。一是居住建筑使用者人为改变设计结构和使用功能且有新破损问题的建筑物数量一定程度存在,部分房屋装修时破坏承重墙、把下房改造成车库、砸墙开店等现象严重破坏了房屋结构,有严重的不安全隐患。二是在传统古城、近代建筑及文物保护中存在忽略抗震问题,抗震保护已势在必行。三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在改扩建项目施工过程中,有许多不容忽视的现象,例如:擅自增加房屋高度、增加跨度、增加层数,无形当中造成了对现有建筑物的违规实有改造。四是在施工管理中,我们不难发现来自于因为缺乏对建筑物正确的管理、鉴定、维修、保护和加固的常识,以及来自于恶劣的使用环境,例如:高温、重载、腐蚀,违规在结构上下部任意开孔、挖洞,而造成致使许多建筑物出现了不应有的早衰现象。

三、建筑物抗震鉴定与加固对策

1、统筹安排,科学鉴定。由于拆旧建新投资费用较大,应充分利用原有旧房,对旧房分期分批进行抗震鉴定,鉴定的范围是一是各地建筑物抗震设防普查结论认为需进行抗震鉴定与加固的,二是管理部门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需进行抗震鉴定与加固的,三是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擅自改变工程原有主体结构的,因各种人为因素使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能力受损的,因改变原设计使用性质导致荷载增加或需提高抗震设防类别的建筑物。

2、分类指导,分级加固。一是优先安排生命线工程和人员密集场所重要建筑物进行加固。主要是医院、学校、影剧院等,对经鉴定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筑进行汇总审核后,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自筹资金,列入加固计划。二是老旧小区未列入拆迁改造计划的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房屋建筑。要按照“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由产权单位或房地产企业负责申报鉴定与加固或拆除计划。具备条件的城镇住房,可将抗震加固改造与建筑节能改造一并进行;没有加固价值的城镇危旧住房,纳入政府危房改造计划。三是农民自建的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房屋建筑。要根据自愿原则,鼓励农民采取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措施进行加固。可设立专门贷款,低于商业贷款的贷款利率给房主,用于房屋整治与维修。对无加固价值的农村民居,应结合旧村庄(居民点)改造工程,逐步拆除。四是文物古迹、近代建筑的抗震加固。将抗震加固与修缮相结合,严格保护外部风貌,历史建筑及历史环境要素严禁拆除,根据其功能调整及风貌要求进行整体性修缮,并对内部设施进行应有的改善。

3、落实责任,保证资金。一是抗震鉴定加固相关的制度建设要完善。建立健全建设工程抗震鉴定与抗震加固管理机制,包括项目鉴定、设计审查、施工质量、竣工验收等工作。对经鉴定需加固的建筑物,在未加固前限制使用,已竣工的抗震加固改造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二是技术培训与服务要加强。对从事抗震加固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加固质量和管理水平;三是抗震鉴定加固资金要保证。多渠道解决加固经费的来源问题,在安排自筹加固经费时,注意处理好加固与新建的关系、加固与维修改造的关系,使工程抗震加固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四、结语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和《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两个规范性文件的颁布,总结了近年来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和加固的经验,标志着我国在抗震鉴定与加固领域仍处于世界前列。既有建筑物抗震鉴定与加固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对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建筑鉴定、加固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标准规范执行,加强宣贯、正确理解、严格执行、监管到位,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1]陈寿梁,魏琏. 抗震防灾对策.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2]戴国莹,李德虎. 建筑结构抗震鉴定与加固的若干问题. 建筑结构. 1999

猜你喜欢
抗震灾害建筑物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古建抗震有绝招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上海建材(2018年6期)2018-03-21 06:24:28
火柴游戏
他成了抗震抢险的先锋
中国火炬(2015年5期)2015-07-31 18: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