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当中容易造成渗漏的原因

2015-01-31 16:36:25白素霞
中国房地产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防水材料防水层卷材

施工当中容易造成渗漏的原因

文/白素霞 海南师范大学 571158

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不光追求建筑物的美观和耐用,更要求房屋的质量过关,而施工中很多因素都可能会造成渗漏情况,影响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本文对这些施工中容易引起渗漏的原因进行了仔细分析,探讨了渗漏原因查找的方式,希望能更好的帮助提升房屋建筑的质量。

工程施工;渗漏;原因分析

1 建筑防水渗漏的基本成因

1.1 建筑细部节点部位容易产生渗漏的问题

建筑物容易产生渗漏的部位一般有:地下室混凝土的刚性防水或卷材防水部位,屋面卷材防水、女儿墙卷材防水、卷材防水末端的收头部位(俗称接缝口)、转角处、阴阳角、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根、平立面交接处、窗框周围、出屋面管道等是建筑中的细部构造节点等部位都是防水薄弱的地方。正是这些细部构造节点的施工出现一些不规范的施工操作,才引发的渗漏情况,尽管现在科技发展推动了建筑技术的进步,但是渗漏水问题长期存在。

1.2 建筑防水设计和施工质量引起的渗漏问题

在材料符合国家的标准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出现渗漏水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施工选材不够合理、施工细节处理不当以及没有合理的进行防水构造设置等。

2 渗透是造成渗漏的原因

2.1 在建筑设计施工当中,一些单位为了提高施工速度,对建筑物内部的细节重视不够,例如墙体的接缝、门窗处理等,都有可能使房屋外墙出现渗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一味地追求速度,而忽略了施工的质量,如:预埋管线时太过密集,甚至层层叠压,使得浇筑混凝土时造成了空鼓现象,增加了渗漏情况的发生。

2.2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没能将墙体或楼板的厚度控制好,造成混凝土保护层过薄,致使钢筋裸露在外,从而造成渗漏情况的发生。为了防止渗漏可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如:浇筑混凝土时控制其塌落度,把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4-16cm之间,再者掺加高效膨胀剂,膨胀剂其自身就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或者混凝土浇筑前先检查模板是否稳固,确保模板拼缝密实不漏浆,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丝,不得接触模板,固定模板用的螺栓、拉片、套管等,均在其中间部位加焊止水环,从而达到整个墙面及楼面的防水作用。

2.3 在工人进行施工过程中,尤其是进行钢筋绑扎和管线铺设的过程中,管线钢筋叠加厚度比混凝土楼板的厚度要高,导致浇筑混凝土时保护层过薄,也比较容易造成渗漏的情况。

2.4 施工过程中,现浇混凝土楼板凝固的时间不够,而工期较短,为了赶工期,施工单位就会继续进行其它工序的有效施工,如墙柱的施工。就要进行塔吊有效运作,而塔吊在运送钢筋时,如果不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就会对屋顶着力太重,会造成对现浇混凝土屋顶的伤害。致使屋顶产生裂纹,造成屋面渗漏。

2.5 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是否按照操作规程严格进行也对渗漏有很大影响,如果违规操作或者将重物乱扔的话,会伤害到现浇混凝土楼板使其产生裂纹,也容易引起渗漏。

2.6 在浇筑楼板的混凝土的时候,负责进行混凝土供应的车没有及时送货,导致和上一车混凝土之间的浇筑间隔过长,同时海南的天气比较炎热,容易导致缝隙的产生,引起渗漏。

2.7 建筑物的外墙出现渗漏的情况,一般由以下三种情况导致:一是由于外墙脚手架造成砼墙渗漏,没有及时将预留孔进行密实的封堵;二是在填充墙和剪力墙之间的缝隙,挂网没有挂到位或者挂网尺寸不合格等而导致出现的渗漏情况,设计要求满挂网,但是实际施工中只有边缘挂了;三是在填充外墙砌筑封堵的时候,还没有等到预定的沉降时间就开始进行了外墙粉刷工作,也有可能会引起渗漏。

2.8 不管是外墙面还是屋面还是地下室,在温差变化的影响下都会出现一些变形,而这种变形量可以拉开结构的某些部位,而在完成以后的一两年以内,结构出现的这些小裂缝会随着日后的温差变化而出现不断地扩大或者闭合。如果早有变形缝的设置或者是墙面有分隔缝的设置,变形情况则会集中在这些缝上,但是也并不能完全的避免由于膨胀变形而产生的裂缝。

2.9除了那些可以外露使用的防水材料以外,在外露环境下,一般的防水材料会很快的老化,即使是密封胶这种表关情况很好的材料,在一定年限以后也会出现脱胶、开裂的情况。所以长期来说不能依靠打胶,尤其是质量较差的胶。同时使用的防水材料质量不过关、防水层厚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防水材料自身存在的缺陷等,都会在短期内出现一定的老化情况并且出现裂痕,很容易造成渗漏现象。

3 判断渗漏水原因

只有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并且非常熟悉建筑物的结构、构造,对防水材料有详细了解,才能对渗漏水的原因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确定一个完整、可靠地技术方案。相比起新工程的防水施工来说,渗漏工程的查漏修补工作会更加困难,要求拥有更高的技术。只有真正对渗漏水的原因进行判断,才能制定好正确的维修方案。

3.1 熟悉建筑物结构、构造

完成了的防水工程大多隐藏在其他的结构之中,在进行渗漏水分析的时候,要弄明白水是怎么进入表层的,又是怎么进入室内的,所以对房屋的构造和结构状况必须有十分清晰的了解。

3.2 熟悉各种相关材料性能

分析中不仅对于各种防水材料性能要熟悉,还要对其他的材料性能有足够的了解,知道这些材料在温度发生变化以及受潮以后的性能。尤其是各种保温材料的吸水性,这很有可能是导致渗漏水的重要原因。

3.3 了解土建施工工艺

在渗漏水现象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施工工艺或者施工顺序下,造成渗漏的原因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卫生间的穿楼板管,可能在浇捣混凝土的时候有预埋套管,也可能没有,还有可能由于管道移位而要重新在搬楼上凿孔。当在板底管根发现有渗水情况出现的时候,有套管的解决方式是让套管和管子之间的间隙更加密实;而混凝玉楼板面出现直接穿管的情况,通常来说其原因是混凝土二次振捣不够密实,或者防水层没有产生效果。

3.4 判断渗漏路径

水流动的特点是只能水平或者向下流动,可以以此为依据来判断渗漏源。当防水层和结构层之间的粘结紧密的时候,渗漏点对应的正是防水层的破损点,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二者并不对应。

首先是窜水现象,指的是水从防水层的破损处进入后,在防水层和结构层的缝隙间的保温层、低标号砂浆等可蓄水层之间渗流,从而引起的大面积夹层积水或者潮湿的情况。虽然“窜水”不是根本上导致水泄漏的原因,但是进水点并没有直接对应渗漏点,判断进水位置存在一定的难度,也是维修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

其次是远距离渗漏现象,有时候渗漏点距离进水点很远,并且两者之间没有表现现象。比如有水从露台的根部渗入,然后通过墙根孔洞进入了室内地板的下面并且穿过了整个房屋,然后在隔壁板楼的某一个孔洞出来,漏到了客厅中。排查时很难确定进水的位置,通过仔细观察露台才找到水痕,发现地板下积水情况严重,从而确定隔壁渗漏水的原因。参考文献

[1]罗太炎.建筑工程常见渗漏问题及防渗监督[J].安徽建筑,2014,05:199-200.

[2]李凯文.地下室结构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建筑结构,2012,01:120-123+119.

[3]白春瑞.谈建筑外墙的质量控制与渗漏预防[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06:170-173.

猜你喜欢
防水材料防水层卷材
◆ 防水卷材
建筑与预算(2023年2期)2023-03-10 13:13:22
防水卷材
建筑与预算(2022年2期)2022-03-08 08:40:46
◆ 防水卷材
防水卷材
建筑与预算(2020年9期)2020-10-13 12:06:10
屋顶花园防水材料选择与应用
上海建材(2018年4期)2018-11-13 01:08:50
桥面防水层的技术突破
中国公路(2017年15期)2017-10-16 01:31:58
简支箱梁桥防水层接触分析
刚性防水层与柔性防水层
u 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