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2015-01-31 16:36:25祖志士贵州省水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贵州水城5536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指标体系原则

文/祖志士 贵州省水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贵州 水城 553600

工程管理 Engineering Management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文/祖志士 贵州省水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贵州 水城 553600

近年来,建筑行业安全事故频发,安全形势非常严峻,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成为建筑单位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项目工程安全管理能力要求入手,重点其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阐述,希望给行业相关人士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综合评价

1.引言

建筑行业多为露天作业,内容复杂、工序繁多,且多为高空作业,劳动强度大,施工人员也有着较大的流动性。加上当前国内建筑行业竞争过于激烈,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获得高额的利益,不惜降低安全投入,导致国内建筑行业安全问题十分严峻,矛盾突出。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开展安全管理综合评价能够将纵向单因素的管理形式逐步演变成为横向的综合性管理,将静态管理有效转变为动态管理,将安全事故的处理分为事件的分析与安全隐患的管理,从而及时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大力提升了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效率。

2.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能力要求

2.1 及时有效

因突发的安全事件往往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且极易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一旦没有立刻采取有效措施或者运用措施不当都会导致事态的进一步恶化,给应对突发事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所以及时、有效是提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的关键要求。

2.2 网络性

众所周知,应对建筑工程突发的安全事件需要涉及众多领域,只有将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资源有效整合起来,才能对其进行较好的处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在突发安全事件之前还是之后,都需要对其予以实时监控和积极采取多种应对措施,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快速反应和灵活应对的网络环境,具体特征是将领导者与具体事件之间建立良好互动的网络关系,使得突发事件与不同类型的处理系统之间形成了一个网络,二者之间的关系及运作方式则构成了网络的主体。

2.3 动态博弈

在出现突发的安全事件之前往往没有任何预兆,一旦爆发就会快速传播,导致救助主体在提出解决策略时缺少基本的数据信息,因此为了提升决策的精准性就必须搜集相关信息,加上管理内容具有一定的动态变化性,这就使得我们在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或者采取相应措施时,必须要对已经使用的资源或者采取的行动进行综合考虑。同时,某时间段后的后续任务的管理内容是随着环境及完成任务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也是提升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能力的重点和难点。

3.构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3.1 构建原则

一个完善、健全的安全管理能力评价指标系统必须能够客观、科学、有效、全面的对影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水平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反映。然而,构建这样一套合理、科学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非常困难。所以必须要依据相应的原则进行分析和构建,具体来说则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目的性原则。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管理能力是该评价指标体系创建的主要目的,且其具体是由代表不同影响因素的典型指标组成的,全面、深入、科学的对安全管理能力水平进行反映。

第二,科学性原则。在构建安全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成,无论是取舍指标、拟定结构还是推导公式都需要遵循科学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获取信息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其评价结果也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第三,系统性原则。众所周知,构建安全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涉及多个领域,且各个指标之间具有层次性、相关性、综合性以及整体性等四个方面的联系,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层次性,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递阶层结构,且每个层次之间需要具有一致性和相互适应性,也就是说上一层指标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下层指标来衬托;二是相关性,运用系统的相关性理论来对安全能力综合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和判断,之后在对其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和组合;三是综合性,这就要求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不仅需要对事故状况指标进行反映,还需要对隐患指标进行反映,综合整个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才能做出更为全面和准确的判断;四是整体性,要求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部件要注意其整体的内在联系,还需要注重其整体目标和相关的功能性。

第四,可操作性原则。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求定义明确、概念清楚,便于数据采集和信息的收集,同时结合当前科技水平,大力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指标的具体内容不需要太细致、太繁琐,否则极易影响工作效果和工作效率。

第五,时效性原则。在具体的安全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不仅需要反映某一个时期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的实际水平,还需要对其相关的变化情况进行跟踪,以求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2 体系结构

在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首先系统分析被管理的对象,具体来说可以运用系统工程法对被管理对象进行逐步剖析,从而了解影响安全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安全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上一级的因素是由多个更加具体的下一级因素构成,因此其呈现出递阶层次的结构。一个繁杂的没有特定结构的问题具体可以分解成如准则、目标、约束、指标等若干个组成部分或者因素,每个部分或者因素都可以成为一个元素。依据属性不同,还可以将这些元素有效分成相互没有交集的层次,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逐层支配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递阶层次。这也是进行安全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最重要的结构层次。就目前而言,许多系统在结构上运用的都是递阶层次结构形式,其拥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该种结构层次能够从某个侧面对事物属性予以客观反映,如果将一个复杂的而系统依据递阶层次结构进行分解,并对系统的功能以及各部分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了解。从人类的决策思维角度而言,递阶层次结构原则是这种思维活动的一个关键点,不难看出,决策思维的综合与分析会经常遇到递阶层次结构形式,人类的逻辑判断也不例外。

4.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与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将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严格、认真的贯彻落实,才能为日后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制度支撑,从而为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1]刘沛均.探讨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J].江西建材.2014(21)

[2]牛跃林,黄新兵.建筑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07)

[3]余建强,周晓冬.我国建筑工程安全标准体系的现状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0(03)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指标体系原则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上海建材(2019年6期)2019-08-13 06:49:34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建筑行业如何开展员工绩效评估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