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出口领域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探析

2015-01-31 23:39晶,张
知与行 2015年5期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策略

王 晶,张 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博士硕士论坛

农产品出口领域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探析

王晶,张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要]农产品出口领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由来已久,是WTO成员国经常采用的国际贸易保护手段之一。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农产品出口到国外,农产品出口构成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与日俱增,但是,农产品的出口经常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给农产品的出口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也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鉴于此,研究农产品出口领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并设计相应的应对策略与措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产品出口之所以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其原因不外乎两个:其一,内源性原因,即农产品在国内生产环节中的技术或者环境原因造成的品质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其二,外源性原因,即农产品贸易对象国出于善意或者非善意目的而有意设置障碍,阻挠我国农产品对其国内市场的进入。针对上述原因,应对农产品出口领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通过内向型举措提高品质和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外向型举措保护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策略

一、引言

WTO协议框架内,允许成员国通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方式对进入本国市场的产品质量进行适当控制,以保护国内市场的市场环境,维护国内市场的良性竞争秩序。技术性贸易壁垒,虽然是市场保护的有力武器,但是,其滥用则会必然地阻碍资源在国际市场的流通,降低国际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变成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者庇佑一己之私利而伤害其他贸易伙伴的工具[1]。充分学习和理解WTO规则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的规定,不但可以帮助国内相关产业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带来的损害,保护合法利益,而且可以利用相关规则,制定并且实施反制措施,给予非善意性贸易伙伴必要的反击和反制。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一)产品市场准入方面的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不利影响多种多样。比如,农产品在国外通关速度太慢甚至无法通关导致农产品腐烂变质,造成经济损失;造成农产品在出口环节的成本攀升,降低农产品出口的经济效益甚至无利可图;影响国内农产品生产的结构与比例,导致农作物生产失衡;影响国内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并可能导致农业生产的安全性下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则集中表现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导致我国种类繁多的农产品无法顺利进入目标市场,其原因大体可以分为技术原因和环保原因两类。

1.品质不达标难以进入目标市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农产品的品质一般不高,而生产成本却很高。我国的农业生产中,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长期的粗放式工业生产导致农业生产的环境质量大不如前,种子培育、新型农药和化肥的研发生产较慢,这些都对我国农产品的品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大量的农产品在生产环节受制于技术水平和环境条件的约束,导致品质达不到国际贸易对象国的标准,难以进入目标市场,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例如,2002年1月,在浙江省舟山地区,有些剥虾工人在手指上涂抹氯霉素药膏,其目的是为了防治手指发炎,但是,由此导致了输往欧盟成员国市场的冻虾产品被检测出氯霉素残留。欧盟各国通过决议,对原产于我国的氯霉素超标的动物源性食品进行销毁,并且对我国的动物性源产品采取禁止进口的对外贸易管制政策,此次风波,共计使价值10多亿美元的我国农产品无法进入目标市场,经济损失很大[2]。

2.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生产工艺相对落后,导致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普遍偏高,不但如此,较低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也使得农产品的质量难以达到较高的预期。较高的生产成本,极大地削弱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如果遭遇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则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以提升品质达到贸易对象国的要求,这势必进一步加重了农产品经营者的成本负担,直至最终导致放弃出口并且退出市场。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较低,主要是因为我国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迫于国家安全的压力而将主要精力和资源投放在工业的发展上,截取农业资源用于发展工业,加强国防建设。在这期间,农业发展由于资源和投入不足而发展缓慢,技术水平长期停滞不前,这是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不得已情况之下的无奈之举而造成的结果。

3.贸易对象国任意提高标准阻碍市场准入。出于对国内民众食品安全的考虑或者出于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农产品贸易对象国都会运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方法,提高本国市场的准入标准,这给我国农产品对该国的出口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而提高的市场准入标准层出不穷,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震惊世界的食品污染事件频发,如比利时可口可乐污染,肆虐欧洲的二恶英污染畜禽饲料,法国的李斯特菌污染熟肉罐头,等等,导致世界范围内对食品安全产生了信任危机,正因如此,很多国家制定了严苛的强制性技术规范,加强了农产品进口过程中的质量、卫生和安全方面的检查和检测。除此之外,我国在农业生产中对抗生素、激素、农药的使用缺乏监管,导致的乱用和滥用现象严重,由此导致了我国的出口农产品很难达到贸易进口国越来越高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

(二)产品市场竞争力方面的影响

农产品进口国设定的并且逐渐提高的技术、环保以及改善劳动条件方面的标准,使得农业生产企业的成本不断增加,产品出口价格不断提高,削弱了农产品在价格方面的竞争力。包括加贴质量认证标签、质量鉴定证明、环保指标检定、劳动保障鉴定,等等。以美国为例,其食品标签多达22种,并且连年修订补充,这一系列进口管制手段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食品标签要求最严苛的国家之一。根据美国的要求,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包装食品应该贴有相应的食品标签,强化类食品还须加贴营养标签,按照规定至少标明14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对食品进行检测并且取得相应的标签,该过程不但需要耗用大量的时间成本,延缓通关的速度,而且需要付出高昂的资金成本,推高了出口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报价,降低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

我国出产的农产品,之所以常常受制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而无法实现出口突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类:其一,农产品生产技术条件落后导致农产品品质偏低,无法达到贸易伙伴国设定的质量标准;其二,落后的生产方式导致农产品成本过高,在价格上处于竞争劣势,很难突破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封锁线;其三,在农产品出口领域,我国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的反制措施较为软弱,力度不足,这非但不能对本国农产品的正常出口提供有效保护,也不能对贸易目的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有效遏制和反击,助长了贸易目的国设置并且滥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嚣张气焰。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出口频频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困束,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的品质、成本和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反制三个方面。

(一)品质偏低

我国的农产品品质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这是不争的事实。偏低的品质,使得我国农产品难以符合贸易对象国设定的品质要求,在逾越技术贸易壁垒方面困难重重,甚至根本无法进入目标国进行市场拓展和培育,这是我国农产品在出口时频繁受困于技术贸易壁垒的根本原因所在。较低的产品品质决定了国际上不利的市场地位,也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进一步开拓埋下了隐患。国外客户因为品质的普遍偏低而对食品安全心存疑虑,在贸易谈判中处处设卡,提出各种苛刻的交易条件,极大地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获利空间。

(二)成本偏高

我国农产品在生产和加工环节的技术水平不高,工艺不够先进,造成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很高,农产品加工的损失率偏大而出品率偏低。在生产环节,由于种子、化肥、农药以及其他农用物资的分散采购导致成本增加30%以上,先进农业机械和先进农艺技术的普及率和使用率较低,致使多种农用物资的功效无法充分发挥,在作物成长阶段白白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我国农产品在加工环节多为分散进行,单体加工企业规模不大,经营利润有限,无力配置先进的农产品加工设备,农产品的利用率偏低,这导致农产品在加工环节的成本提高了很多。农作物在生产环节和加工环节增加的成本联合在一起,推高了农产品的综合成本。

(三)反制不力

我国在农产品出口领域内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反制不力,其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对反制措施的重视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将注意力单纯投放在农产品生产的国内阶段,力图将产品的品质提高上来,将农产品的成本降下去,而忽视了来源于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不利影响。这种“重内”而“轻外”的策略造成我国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成功而成熟经验的匮乏。二是我国对外长期秉持怀柔态度,礼善四方,很少采用针锋相对的方式应对国际贸易分歧和技术性贸易壁垒。上述原因导致了我国对待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表现的较为懈怠与乏力,这在很多时候没有换得理解和同等的礼遇,却使得针对我国农产品的技术性壁垒越发多了起来,给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使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更加频繁而多发。

四、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键点

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方法和手段,从落实方向上可以分为内向型举措和外向型举措两类,其目的是在两个方面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能力,其一是有效降低农产品的成本,其二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内向型举措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农业生产的以下三个环节:农用物资的生产环节,农用物资的流通环节和农用物资的使用环节。注重种植养殖高新技术的开发,注重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研发与升级,运用高新贸易技术降低交易费用。

(一)品质

过硬的品质无疑是我国农产品敲开他国市场的重要保障。良好而优质的农产品品质不但可以保证食品安全,也能产生品牌效应,建立市场信任,更是创造农产品附加价值的重要方法之一。良好的产品品质,可以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稳定性,降低农产品交易风险,提高农产品收益预期,有利于稳定国内农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逐步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形成产地差异化特征,与其他国家的农产品区分开来,成为高质量农产品的代言者和品质标杆,这将建立并且巩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为进一步拓展新市场、利用新机会创造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二)成本

依据美国哈佛大学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理论,领先的成本是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方法之一。较低的成本可以使客户或者消费者在支付更低成本的情况下享用相同品质的产品或者服务,这无疑为客户和消费者创造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机会和可能,有利于提升客户和消费者的经营绩效和生活品质;较低的成本也为农产品出口企业创造了更强的竞争优势,提高了农业资产的产出效率,为农业的发展开拓出更加广阔的成本空间和市场回旋余地;较低的成本有利于国内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领域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提高产品的品质水平,为附加价值的进一步提高创造新的机会,提升我国农产品行业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地位和主动权,有利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实力的进一步巩固。

(三)反制措施

良好的品质和更低的成本固然可以造就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强大的竞争力,但是,若要冲破技术壁垒的藩篱进入目标市场,还需要强有力的反制措施保驾护航。有些技术贸易壁垒是贸易伙伴国合理合规的保护措施和手段,我国农产品在向其出口时,应当尊重和遵守;而有些技术壁垒的设置,完全是出于非善意目的或者非正当企图,对于这类有违WTO国际贸易准则的技术壁垒,我国应该充分利用WTO赋予其成员国的权利进行反击和反制,以保护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维护我国农产品的正常出口状态。针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反制措施可以根据贸易伙伴国设置壁垒的目的是否符合国际贸易规则而使用温和型反制措施与报复性反制措施。温和型反制措施主要采用磋商、谈判等软性手段,报复性反制措施则侧重于向违背国际贸易准则的国家施加报复性制裁措施,如加征关税、国际贸易禁止和国际贸易限制等手段。

五、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举措

(一)内向型举措

俗语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参与国际竞争的行业和产品就必须具有相应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从何而来呢?无非是产品的成本和产品的品质两个方面。这就要求中国在农产品行业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重视内向型举措。所谓内向型举措,就是将注意力聚焦于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上,立足于根本问题,实行有力措施,推动农业生产的不断进步,提高国内农业生产的水平和质量,提高农业产品的综合竞争实力。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行业出口的不利影响,并且有效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利益进行保护。内向型举措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保护农业用地的土质和农业用水的水质。优良的水土状况是农作物健康生长的根本保障,也是提高初级农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这不但关系着农产品的品质,也关系着整个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存续和发展,更关系着全体社会成员的食品安全与生命健康。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和其他组织应该有意识地对农田和农田周边的水土资源进行有效保护、良性开发和综合利用,保证农业用地和农业用水的各项指标处于优良状态。高品质的初级农产品,不但可以直接用于出口,开拓国际市场,而且可以为后续的产品加工提供可靠的品质保障。

2.提高育种技术,大力加强优良品种的培育。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培育对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来说至关重要,不但能够增加农产品的产量,而且可以提高农产品营养成分的含量,是“一举两得”的举措。根据农作物产地的具体情况,如积温、日照、降水量、风力风向等数据培育产量高、营养成分富足的适宜品种。在提高种子出芽率、抗病能力和抗倒伏能力的同时,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生长周期。不断降低农业生产的经营风险,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系数,从而持续降低农作物生产成本,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升级化肥的生产技术。农作物的田间生长离不开化肥的合理施用,优质的化肥不但能够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而且能够缓解土地营养成分的消耗,调节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和比例,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有利的土壤条件和养分基础。新型高效化肥的研发和生产,不但可以增强化肥的肥力,延长肥效,而且可以提高降解率和农作物吸收利用率,保护农田土质,缓解土壤的板结程度。开发和生产无害的高科技化肥品种,提高农业资产的利用率、转化率和产出效率,是推动我国农产品逾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有效方法。

4.加快农药生产的技术升级。农药可以有效调节农作物生长态势,控制苗期的秧高避免风吹而倒伏,促进秧身横向生长变得粗壮,避免成熟期果穗折断秧身掉落田间,机械无法有效收割,有效防治病害和虫害,为农作物的丰收提供保障。开发和应用农药生产新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推广、普及和施用效率高、残留低、降解快的农药新品种,促进农作物生长,保证农产品不受农药中有害成分的侵蚀,实现农作物果穗等产品的健康、绿色、无公害和无污染。

5.开发新型耕作技术。蕴含高新科技成果的先进耕作技术,是农产品增产、稳产的可靠保障,在有效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同时,可以大幅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开发农业耕作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以此提高农作物栽种、生长和收获期间的农资利用效率,保证秧株的成活率,及时排灌,加强防灾抗灾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在耕作环节实现农业资产的充分高效利用,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6.先进农机的设计制造与普及。高质量、低成本的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离不开先进农机的制造、普及和应用。这是现代农产品生产中创造附加值的重要来源之一。先进的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保障,可以在农业生产作业的各个环节提高耕作质量,包括育苗、播种、施肥和收割收获等环节。先进农机可以在育苗期提高种子出芽率,在播种期保证株距和下种精度以及种子入土深度,施肥期的精量控制和收获期的果穗摘拾率,等等,先进农业机械能够在多个环节为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7. 农业运营模式的变革。运用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加快新型农业生产资料的普及、流通和实际应用,通过新技术和新模式削减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使农资生产者与农资使用者尽可能地直接对接起来,降低农业生产资料在流通环节产生的成本,最终使得农产品的综合成本不断下降,进而获得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以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信息技术,使得农产品生产资料和产品成品在交易和流通两个方面的运营模式的变革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必要的技术储备,运营模式的这一变革,带来的是农业资产运作效率的提高和交易成本的大幅度降低,这将必然地带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跃升。

8.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的建设。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孕育了信息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出口在信息经济的大潮中也应与时俱进,运用信息技术搭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信息平台,采集和传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新信息,发布指导性意见,为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信息保障和知识性手段。政府部门应主导建设国际贸易壁垒信息方面的平台,及时收集、跟踪贸易壁垒信息的变动情况,处理和分析信息,并传播信息,使得相关行业和企业能够及时获得与己相关的重要信息和重要知识,及时更新技术、调整生产,制定应对措施,减少经济损失,及时筹划反制措施。

(二)外向型举措

1.温和型反制措施。所谓温和型反制措施指的是,依据WTO规则研究贸易伙伴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条款,找到其不合规定的部分,动摇其立意的基础,以使其不能施行或者不能完全施行,以此保护相关产品的正常出口。

对WTO成员国颁布的技术法规进行评议,是世贸组织成员国拥有的重要权利之一,中国应该重视并且充分利用这一权利,对WTO成员国的TBT变动情况进行跟踪和关注,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积极参与评议,尽量控制直至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要充分掌握和理解WTO-TBT 协议 WTO-SPS 协议中的有关特殊条款。深入彻底地研究、理解和运用相关协议中多变贸易谈判机制、对外贸易关注措施、争端解决机制、对外贸易救济措施中对发展中国家适用的例外条款和差别性待遇规定,用以保护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正当、合法权益[3]。

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决策制定过程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该过程需要花费一段较长的时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法规和政策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农产品生产者、厂商和广大消费者,正是因为如此,通常情况下,法规与政策的制定都会十分谨慎,整个决策过程一般需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而且,相关信息一般是对外公开的,易于获取。中国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根据WTO协议的规定研究并提出我们的意见,以实现保护本国利益的目的。WTO成员国的每一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文件或者规定,都需要该国向WTO秘书处提出书面申请,并给予各个成员国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进行讨论和评议,在评议通过之后才能正式实施。我国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这个重要的讨论评议时限,对其合理性充分研判,针对有损于双边贸易健康发展的条款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提出异议,递交论证报告,提请大会讨论审议。假如报告的论据确凿,论证充分有力,WTO将驳回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文件或者规定,这也就意味着,该项技术性贸易壁垒将无法得到认可和实施[4]。

2. 报复性反制措施。所谓报复性反制措施指的是依据WTO规则,针对歧视性或者有失公平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条款,研究、设计并施行报复性举措,对非善意的某些贸易伙伴国适用惩罚性对外贸易管制措施,迫使其修订相关贸易条款,恢复到正常的国际贸易轨道上来。

发生贸易摩擦的时候,政府开展的斡旋和磋商应聚焦在两个方面。其一,在 WTO 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容许的框架下和相关贸易开展协商;其二,向对方政府施加必要的压力,展开国家级别的对话。在中韩两国的“泡菜风波”中,中国政府采取强硬态度,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在谈判中占据了主动地位,但是,在“中欧氯霉素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处处受制于人,丧失了话语权,处于不利的被动地位。两种风格迥异的谈判技巧和谈判方式,导致了截然不同的谈判结果:“中韩泡菜风波”很快平息,双边贸易争端很快风平浪静,恢复正常;后者却对我国动物源性产品出口欧盟各国市场造成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5]。由此可见,假如中国政府在对外贸易谈判中积极而有理有节地与贸易伙伴国政府、官方组织开展对话,适当的施加必要的压力,就可以相对比较主动,而非一直处于不利的被动状态,也是有机会在谈判中捍卫己方的合法贸易利益,提高击败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率。针对恶意的、带有歧视性的、不公平性质的、违反WTO规则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应该针对该国开展有理有节的报复性国际贸易救济措施,这也是维护国际贸易正常秩序的必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献奇.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11,(6) : 52 -57.

[2] 郭锦.突破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和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1) :298.

[3] 王晶.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消费导刊,2010,(6) : 49 -50.

[4] 郑远芳.重庆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5,(34) : 148-172.

[5] 任明兴.中国茶叶出口摩洛哥市场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茶叶工业,2015,(5) : 31 -34.

〔责任编辑:张毫〕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5)05-0142-06

[作者简介]王晶(1974-),女,黑龙江阿城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农村与区域发展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13

猜你喜欢
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策略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TBT对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有关建议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电子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
国外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新动向及我国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