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江
村级国土资源协管员既是国土资源系统为民服务的窗口,又是国土资源管理最前沿的“哨兵”和最终实施者,为国土资源管理注入了新鲜血液,构筑了国土资源管理第一道防线。 实践表明,建立协管员制度后,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呈大幅下降趋势,较好地实现了把矛盾或问题“发现在初始、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时下,随着标准化国土资源所建设不断推进,有些地方的国土资源所还建起了“国土协管员之家”,里面有乒乓球台、象棋等娱乐设施以及《中国国土资源报》《资源导刊》和各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书籍,这些“协管员之家”成为村级国土资源协管员学习交流的阵地。但笔者下乡走访时发现,有些“协管员之家”常常是“铁将军”把门,很少有人进出,室内灰尘满地,设施成了摆设,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过了。
笔者认为,既然建了“协管员之家”,就应该花点心思把它打理好,让“家”门常开,活力常在,使其成为协管员学习、交流的好去处。对此,建议可选择责任心强、有组织协调能力的国土员来管理这个“家”,让国土协管员在这个“家”里经常参加学习培训,多交流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经验,进而不断提高协管水平。让这些协管员充分发挥好“小灵通”作用,通过让协管员全程参与所在村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大到耕地保护、执法监察、建设用地项目审批,小到宅基地的申报、用地协议的签订、档案资料的查询等,有意突出协管员的监督作用,一点一滴树立其在群众中的威信。使协管员感到工作有职权、说话有分量,内心的自豪感、责任感油然而生,参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更加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