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安全高效绿色发展之路。李克强指出,纵观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普遍都是用工业的方式发展农业。农业不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农业现代化就失去了支撑;反过来说,也只有根本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农民增收增效才有保障。
“保持农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同步,须在保障粮食安全前提下,真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李克强说,“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不拘一格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李克强指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原则,依次是安全、高效、绿色。“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粮食安全始终是安天下之本。”
他说,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增强保障水平,当前首先要抓住一个重点:改造中低产农田。我国目前的有效灌溉面积仅仅只有50%,在这方面深挖潜力,将会显著提高粮食产量。
李克强要求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体制机制问题,真正让农业补贴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切实调动种粮者的生产积极性。
当天的会上,李克强总理突出强调,要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不是仅仅让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或是办家庭农场,还有农民入股、土地托管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土地并没有流走,农民想收回来就能随时收回来。”他强调,“必须是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地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同时,集中连片的大面积耕地,也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李克强说:“田埂不打掉,大型机械就下不去,没法深耕深翻,只能大量使用化肥。如果采用大型农机,深翻深耕到40厘米,将会大大缓解过度使用化肥的问题。”
李克强说,一方面,小块农田造成了大马力机械缺乏市场需求,农机厂的生产能力严重萎缩,只能生产小马力机械;另一方面,在真正大规模种植的农场,需要大马力机械,又只能拿着国家补贴从国外进口。
李克强指出,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将有力支撑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不仅来自土地流转、出租土地,也能入股合作社,还能在里面打工,真正实现了多个身份、多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