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华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系,广东 广州 510520)
禅宗机缘问答中间接否定的语用学研究
高艳华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系,广东 广州 510520)
以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禅宗机缘问答中的间接否定被视为使话语达到最佳关联的一种语用策略。语料分析发现,禅宗机缘问答的间接否定包含反二分、反传统归类两种强间接否定手段和不可能性陈述、重复、非语言性表达三种弱间接否定手段。间接否定的运用使得听者在话语含义的获取方面承担相当大的责任,这一效果与禅宗提倡的“不说破”引导原则相辅相成,因而禅师们选用间接否定作为最佳关联化语用策略。
间接否定;禅宗机缘问答;关联理论;最佳关联;听者责任
关于话语在禅体验中的意义及作用方式的研究,葛兆光[1]认为禅宗话语的意义在于瓦解人们对语言及语言所构成的世界的习惯性执着。Wright[2]把禅宗话语视为一种解构力,用以打破及消除俗世中的各种妄念及所谓常识。Wang[3]认为开悟的途径及状态具有个体性,即根据个体不同,开悟途径及状态存在差异,话语的作用及意义就在于激发个体性开悟。Davis[4]认为禅师根据具体场景设计不同的话语来解构二元化思想。Faure[5]对禅宗话语进行了“行事”解读,认为禅师话语的意义在于其行事性,即用话语来创造事实而非显示事实。总而言之,禅宗话语的意义表现在语用层面上,其作用在于解构或否定世人的一切妄念,引导开悟。间接否定性话语也正因此而受到禅师们的青睐。不同于日常话语中的间接否定是用以避免面子受到威胁的一种礼貌策略,禅宗话语中的间接否定则用于开悟弟子。因此,对间接否定在禅宗话语中的这种全新语用功能进行探索,不仅可加深对禅宗语言文化的进一步认识,还可拓宽语用学中间接否定的研究视域。
同时,出于间接否定的复杂性及研究视角的不同,目前关于间接否定还存在定义不明、界限不清等现象,如沈家煊[6]的“语用否定”、徐盛桓[7]的“含蓄否定”等。由此,本文拟根据关联理论对于意义所作的描述及区分,对间接否定作出自己的界定,并以此定义进行语料筛选及分析,来回答三个问题:
1)禅师使用了哪些间接否定手段来使其话语在相关语境内达到最佳关联?
2)这些间接否定手段是如何使话语达到最佳关联的?
3)为什么要采用间接否定这一最佳关联化语用策略?
Sperber和Wilson[8]的关联理论建立在Grice[9]的推理交际模式基础之上。关联理论认为,人类对输入信息的加工处理倾向于最大关联化,即以最为有效的方式去加工具有潜在关联性的信息。以此为前提,关联理论认为,每一个明示推理交际都预设了自身的最佳关联性,即说话者发出的刺激信号具有足够的关联性,值得听者进行处理,并且该刺激信号是在说话者意愿及能力范围之内的最为关联的信号。
关联理论中有三对与本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一是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及互显(mutual manifestness)。关联理论认为,一个人对世界的假定以概念的表征储存在大脑中,构成其认知环境;一个人的认知环境是一系列可以显明的事实或假设的集合;认知环境包括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构成一个理解话语的潜在的认知环境。两个人即使存在于同一生存环境,具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社会习惯等,但由于认知能力及生活体验等的不同,其认知环境也是存在差异的。当然,认知环境也存在重叠性。对交际双方互相显明的认知环境被称为共同认知环境,而交际的目的正是扩大交际双方的共同认知环境。禅宗思想与大众常理存在较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开悟禅师与未开悟弟子的认知环境不同。因此,在禅宗机缘问答中,禅师话语的目的在于摒除禅宗弟子所持有的传统妄念,彰显真谛,以扩大共同的认知环境。
二是显义(explicature)和隐义(implicature)。显义是可从话语的逻辑结构中直接推理出的内容,其他所有推理得出的假设皆为隐义。从广义上说,隐义包括隐含前提和隐含结论,隐含前提为听者处理话语的认知语境(context),听者在一定的认知语境中处理话语信息,得出隐含结论,因此隐含前提和隐含结论都是说话者所意欲听者得出的。在禅宗机缘问答中,禅师话语建立在特殊的认知语境之上,这种特殊语境占据了禅师话语的大部分意图。
三是强寓意(strong implicature)和弱寓意(weak implicature)。根据寓意的显明程度,可将其分为强寓意和弱寓意。若说话者带有很强的意图想要显明一到多个寓意,并且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寓意都无法构成关联性,那么这些寓意就是强寓意;若说话者想要显明一系列模糊的寓意,并且任意一小组寓意的推出都能构成其关联性,那么这些寓意就是弱寓意。
根据关联理论的相关概念及思想,本研究对间接否定作以下的定义,并以此为标准进行语料搜集和分析。
间接否定性话语应为这样的一类话语:
1)其显义是肯定形式的;
2)该话语意欲否定听者的一个或多个假设;
3)条件2中意图显明性具有度的区别。
根据条件2和条件3,间接否定可分为强间接否定和弱间接否定。与此相对应,间接否定性话语可分为强间接否定性话语和弱间接否定性话语。
根据上文对间接否定所作的定义,本研究以禅宗史录《五灯会元》[10]为语料来源,共收集到56个间接否定语料,并通过对这些语料的分析研究,探讨在禅宗机缘问答中,禅师们是如何使用间接否定来使其话语达到最佳关联以实现开悟目的的,进而探寻禅师们将间接否定作为最佳关联化语用策略的原因。
(一)间接否定手段与最佳关联
1.强间接否定与最佳关联
在语料分析中,我们共发现两种强间接否定手段:
1)反二分,即以所问对象的对立面作答,反对二分法;
2)反传统归类,即把传统上认为不属于某一类的对象归为此类。
这类间接否定手段使话语达到最佳关联的方式为:触发一种强间接否定寓意及一系列证明该寓意合理性的前提。
(1)齐寺主问曰:“云何是大乘?”答曰:“小乘是。”又问曰:“今问大乘,因何言小乘是?”答:“因有小故,而始立大;若无其小,大从何生?今言大者,乃是小家之大。今言大乘者,空无所有,即不可言大小。犹如虚空,虚空无限量,不可言无限量;虚空无边,不可言无边,大乘亦尔。是故经云:虚空无中边,诸佛身亦然。今问大乘者,所有小乘是也。道理极分明,何须有怪?”
《五灯会元》卷二,“神会禅师”
禅师的回答“小乘是大乘”使用了反二分这一强间接否定手段,显明了强间接否定寓意:a. 小乘与大乘并非对立。当弟子未能得出证明该寓意合理性的前提时,禅师直接将其呈现:b. “小”这一概念是相对于“大”这一概念而言的,无大则无小;c. 所谓的大乘性自空,无所谓大与小。禅师的话语“小乘是大乘”通过强间接否定寓意a和证明该寓意合理性的前提b、c得以实现。
(2)僧问:“如何是修善行人?”师曰:“担枷带锁。”曰:“如何是作恶行人?”师曰:“修禅入定。”曰:“某甲浅机,请师直指。”师曰:“汝问我恶,恶不从善;汝问我善,善不从恶。” 僧良久。师曰:“会么?”曰:“不会。”师曰:“恶人无善念,善人无恶心。所以道善恶如浮云,俱无起灭处。”僧于言下大悟。
《五灯会元》卷二,“峻极禅师”
此机缘问答中,禅师使用了反传统归类的强间接否定手段,作了两个肯定性断言:a.担枷带锁的人是修善的人;b.修禅入定的人是作恶的人。这两个断言分别显明了强间接否定寓意:c.担枷带锁的人不一定总是恶人;d.修禅的人不一定总是善人。禅师在随后的进一步解释中将证明c、d合理性的前提变得更加显明,即:e.人的善恶由意念所决定;f.善恶意念来去如浮云。a通过c、e、f实现最佳关联性,b通过d、e、f实现最佳关联性。
2.弱间接否定与最佳关联
在语料分析中,我们共发现三种弱间接否定手段:
1)不可能性陈述,即描述一种不可能发生的现象;
2)重复,即重复同一意思、话语、措辞等;
3)非语言性表达,即使用非语言手段作答。
这类间接否定达到最佳关联的方式为:触发大量的弱间接否定寓意及一系列证明这些寓意合理性的对应前提。
(3)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曰:“一寸龟毛重七斤。”
《五灯会元》卷十五,“南台勤禅师”
禅师的回答“一寸龟毛重七斤”使用了不可能性陈述的弱间接否定手段,这种否定手段的使用可触发一系列弱间接否定寓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证明寓意合理性的前提,这些弱间接否定寓意可能为:a.祖师西来的意图无法用语言描述;b.任何想要成佛的外在追求都是徒劳的;c.人们所持有的关于这个世界的一切假设(如“一寸龟毛重七斤”)都是妄念。至于哪些间接否定寓意及对应性前提才是禅师所要传达的,则要取决于弟子的理解。换而言之,弟子在禅师话语含义的获取方面承担相当大的责任。禅师的话语通过一系列弱间接否定寓意及对应性前提实现最佳关联。
(4)一日,法眼上堂,僧问:“如何是曹源一滴水?” 眼曰:“是曹源一滴水。”僧惘然而退。
《五灯会元》卷十,“法眼文益禅师”
(5)僧问:“如何是道?” 师曰:“正是道。”
《五灯会元》卷八,“长庆弘辩禅师”
例(4)和例(5)中,禅师用了重复这一弱间接否定手段,用以解构语言的指称性用法,否定对真理的外在追求,瓦解任何二元性思维等。重复手法的使用触发了一系列弱间接否定寓意及对应性前提,达到了一种诗意效果。
非语言性表达也是禅师们常用的一种交际手段。在与弟子间的对话中禅师常常使用喝、打、踢等方式来回应弟子的问题。McRae[11]把这些行为解释为禅师对弟子借助外来帮助来达到开悟的一种否定,用以引导弟子自悟。Cheng[12]认为,这些行为的使用使弟子陷入思想困境,引发思考,激励开悟。而作为一种弱间接否定手段,比起前两种弱间接否定手段,非语言性表达因其非语言的特性,能达成更好的诗意效果。相对应的,弟子在禅师话语含义的获取方面也会承担更大的责任。
(6)洪州水潦和尚,初参马祖。问曰:“如何是西来的意?” 祖曰:“礼拜著!”师才礼拜,祖乃当胸蹋倒。师大悟,起来拊掌呵呵大笑曰:“也大奇,也大奇!百千三昧无量妙义,秖向一毫头上,识得根源去。”礼谢而退。
《五灯会元》卷三,“洪州水潦和尚”
马祖一踢意在解构水潦的妄念,引导其开悟,这一踢只在这种特殊语境及水潦的参与下获得其意义,且其意义具有相当大的开放性。也就是说,这一踢可触发大量的弱间接否定寓意及对应性前提,其中任何一组寓意及前提的获得都可构成其最佳关联性。
(二)间接否定效果与“不说破”引导原则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在禅宗机缘问答中,使用间接否定所达成的效果是:听者在话语含义的获取方面承担相当大的责任。对于强间接否定,虽然禅师话语表达了一种强间接否定寓意,但是证明这一寓意合理性的前提的获得却还需要由弟子来共同承担,由此造成较大的听者责任。对于弱间接否定,弟子则承担着更大的听者责任,因为间接否定寓意及对应性前提的获得都由弟子承担。
这一效果与禅宗所提倡的“不说破”引导原则相辅相成。禅宗禅师认为他们在引导弟子开悟时,不应该使用太日常化的语言,其发出的话语应当恰能够引发弟子的思考,应引导、促使弟子发现自己的开悟之路,而非起到阻碍作用。Hu[13]指出,通过采用“不说破”这一引导原则,禅师使弟子陷入思维困境,使弟子通过自身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的开悟之路。以下一则对话可显现这一原则的重要性。
(7)师(洞山良介)因云岩讳日营斋,僧问:“和尚于云岩处得何指示?” 师曰:“虽在彼中,不蒙指示。” 曰:“既不蒙指示,又用设斋作甚么?” 师曰:“争敢违背他!” 曰:“和尚初见南泉,为甚么却与云岩设斋?” 师曰:“我不重先师道德佛法,祇重他不为我说破。”
《五灯会元》卷十三,“洞山良介禅师”
洞山良介的最后答语“我不重先师道德佛法,祇重他不为我说破”显示出“不说破”这一原则的采用在引导弟子开悟方面的重要性。两个方面的因素促成了禅师对于“不说破”这一原则的拥护:一是禅宗所奉行的与二元化思维方式对应的一元化思维方式。在一元化世界中,万物无自性,因万物皆为因缘和合而生,因而任何分别心或对立化的思维都是虚妄的。禅师们将这一一元化思维方式应用于与弟子的对话之中,使得禅师的话语区别于日常语言。另一因素是禅宗认为开悟具有个体性,即每个个体的开悟方式及状态随个体而不同,开悟之人的思想并不等同,但能相共鸣。因此,在引导弟子开悟时,禅师不会将自己的思想直接灌输于弟子身上,而是试图通过话语来引导弟子走上自己的开悟之路,实现自身对于禅理的明悟。由此可见,禅师话语的意义体现在语用上,具有强烈的语境性,禅师话语的这一特点可从例(8)中得以体现。
(8)僧问:“和尚为甚么说即心即佛?” 师曰:“为止小儿啼。” 曰:“啼止时如何?” 师曰:“非心非佛。” 曰:“除此二种人来,如何指示?” 师曰:“向伊道不是物。” 曰:“忽遇其中人来时如何?” 师曰:“且教伊体会大道。”
《五灯会元》卷三,“马祖道一禅师”
马祖道一对同一问题在不同情景下作出不同的回答,反映出禅师话语的强烈语境性。百丈怀海也说:“一切言教只如治病,为病不同,药亦不同。所以有时说有佛,有时说无佛。实语治病,病若得瘥,个个是实语,治病若不瘥,各个是虚妄语。”[14]这显示出禅师话语的意义的不确定性。
由以上可得出,禅师对于间接否定的应用正是对“不说破”这一原则的实施。
本文以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为基础,对禅宗机缘问答中的间接否定进行了研究。在该理论框架下,间接否定被视为一种最佳关联化语用策略,即为使话语达到最佳关联的一种手段。具体地说:
首先,通过语料分析,发现两种强间接否定手段和三种弱间接否定手段。强间接否定手段分别为反二分和反传统归类,弱间接否定手段分别为不可能性陈述、重复和非语言性表达。
其次,强间接否定使话语达到最佳关联的方式为:触发一种强间接否定寓意及一系列证明该寓意合理性的前提。弱间接否定使话语达到最佳关联的方式为:触发大量的弱间接否定寓意及一系列证明这些寓意合理性的对应前提。
最后,间接否定的使用所达成的效果是:听者在话语含义的获取方面承担相当大的责任,这一效果与禅宗所提倡的“不说破”引导原则相辅相成。此发现揭示了禅师们将间接否定作为最佳关联化语用策略的原因。
[1]葛兆光. 中国思想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Wright D S. Rethinking transcendence:The role of language in Zen experience[J]. Philosophy East & West,1992,42 (1):113-139.
[3]Wang Y R. Linguistic Strategies in Daoist Zhuangzi and Chan Buddhism[M]. New York:Routledge Curzon,2003.
[4]Davis L S. Advaita Vedanta and Zen Buddhism:Deconstructive Modes of Spiritual Inquiries[M]. New York: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10.
[5]Faure B. Chan Insights and Oversights:An Epistemological Critique of the Chan Tradition[M].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6.
[6]沈家煊. 语用否定考察[J]. 中国语文,1993,5:321-331.
[7]徐盛桓. 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含意否定[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30-35.
[8]Sperber D,Wilson D.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9]Grice P.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10]普济. 五灯会元[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11]McRae J R. Seeing Through Zen:Encounter,Transformation,Genealogy in Chinese Chan Buddhism[M].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3:78.
[12]Cheng H L. Confucianism and Ze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J].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1985,12(2):197-215.
[13]Hu Sh. Ch’an (Zen) Buddhism in China:Its history and method[J].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1953,3(1):3-24.
[14]赜藏主. 古尊宿语录[M]. 北京:中华书局,1997:27.
PragmaticsofIndirectNegationinZenEncounterDialogues
GAO Yanhua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20,China)
On the basis of Sperber and Wilson’s (2001) relevance theory,indirect negation is regarded as a relevance-optimization strategy,that is,a means to make the utterances achieve optimal relevance in their contexts. After an analysis of the data,two strong and three weak indirect negative devices employed by Zen masters are identified. The strong indirect negative devices are:anti-dichotomalism and anti-conventional categoricalis;the weak ones are impossiblism,tautologicalism and non-verbalism. Strong audience responsibility is discovered to be the effect caused by the use of indirect negation in Zen encounter dialogues,and this effect is found to be in perfect harmony with Zen instructional principle of “never tell too plainly”. These findings explain the reason for Zen masters’ preference for indirect negation as a relevance-optimization strategy.
indirect negation;Zen encounter dialogues;relevance theory;optimal relevance;strong audience responsibility
H030
A
2095-2074(2015)01-0028-06
2014-12-28
课题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3CWW08);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3WYXM0036)
高艳华(1987-),女,河南周口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助教,文学硕士。
语用学研究:跨学科视角(主持人:霍永寿)
开栏首语:近年语用学发展的特点之一是跨学科性质不断得到彰显,内容与涉及的领域也日趋扩大。这当然是国际范围内语言交际以及国际语用学发展的总趋势使然,本刊以“语用学及跨学科研究”作为副标题,正是对这一总趋势的合理顺应。
然而,就某一国家的语用学研究而言,顺应不是盲目的、单纯的符合与追随,而是立足于自身社会文化和语言使用特色的引进与创造。禅宗灯录是我国中古时期特有的汉语口语语料库,灯录中反映禅师引导徒弟走向开悟的机缘性会话富含禅师运用的各种语用策略,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禅师使用的各种否定策略,值得语用学关注。高艳华的《禅宗机缘问答中间接否定的语用学研究》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切入禅宗机缘性会话中间接否定现象的考察。研究将间接否定看作达致话语最佳关联性的语用策略,并对其在会话中的具体表现(两种强间接否定和三种弱间接否定)及其运作机理进行了细致考察。张园园的《禅宗会话中否定性言语行为的语用学研究》借助维索尔伦的语言适应论,从言语行为层面切入禅宗机缘性会话中否定现象的考察。研究发现,作为言语行为的否定策略在会话中通过作用于话语意义的语义层面和语用层面来实施其引导徒弟开悟的语用功能。否定(或遮诠)原本是禅学和哲学研究的内容,但两位作者从各自的语用视角介入研究,得出了自己的发现和结论。语用学研究得以丰富的同时,禅学、哲学研究也变得深刻起来了。王艳梅的《语用学视角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语境创设研究》以维索尔伦语境观作为理论支撑,考察教师如何实施言语行为来创设课堂外语使用的语境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研究虽是初步尝试,但有自己的发现,结论亦有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