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1-31 12:41:4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年5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管理人员

张 旭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100048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 旭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100048

仪器设备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等活动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国家对高校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使得仪器设备资源不断丰富,而高校在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开始显现。针对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缺失、重复建设、设备使用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求促进高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发展。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建设;共享平台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高校在仪器设备购置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仪器设备资源由匮乏变得丰富,由单一化变得多元化,但配套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并不完善,由此引发了在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各高校应该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使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以保障科研和教学等活动的顺利开展。

1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近年来,高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对于仪器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仪器设备购置方面,使得实验室仪器设备资源由紧缺变得丰富,但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却始终没有建立健全。有的高校没有建立定期仪器设备清查制度,导致账证不符、账物不符,账目不清[1];有的高校没有完善的仪器设备分配及调拨制度,在各院系合并调整的过程中,仪器设备所有权归属不明确,致使仪器设备使用权纠纷不断,仪器设备使用效益降低。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支撑,必然会出现管理松懈,进而导致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1.2 设备重复购置、使用效率低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对科研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高校的专项资金和科研经费越来越多。一些高校在购置新仪器设备前,既没有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的摸底调研,又没有对各部门提出的需求进行充分论证,是否符合各部门教学、科研活动的需要,只是盲目地追求高精尖,势必造成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现象的发生。还有一些高校在仪器设备购置和分配环节存在严重的“马太效应”。科研能力越强、科研经费越多的知名教授,购置的仪器设备也就越多、越全、越精良,相反科研基础薄弱的青年教师却得不到资助。况且这些高校往往缺乏健全的仪器设备共享机制,造成知名教授拥有大量高端仪器设备却不能充分高效利用,青年教师想攻关科研却一穷二白无的放矢。久而久之这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高校仪器设备重复购置问题不断恶化,仪器设备使用效率越来越低,甚至成为阻碍高校发展的绊脚石。[2]

1.3 报废处置环节把控不严 国有资产流失现象频现

(1)部分高校产权意识薄弱,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管缺位,导致随意处置资产现象严重,不经审批随意丢弃待报废资产,使资产报废处置管理工作陷入被动的局面。[3]

(2)处置公司在回收待报废资产过程中,面对大量仪器设备无法做到及时、准确地盘点。因此,一些高校将盘亏资产列入报废处置设备清单中蒙混过关。

(3)某些高校教师法律意识淡薄,利用虚假报废的手段,通过先报废再从处置公司低价回购报废仪器设备的方式,侵吞国有资产,给高校带来巨大损失。

1.4 对设备管理人员个人发展不够重视

目前,大多数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员定位为教辅管理岗,在职称、薪酬和个人发展前景上与专任教师有着明显的差距。仪器设备管理员为了谋求个人发展不得不加入专业科研团队,使其疏于自身仪器设备管理的本职工作,甚至不能正确使用某些专业仪器设备,导致仪器设备因使用不当出现损坏、缩短正常使用寿命的现象,或者对损坏的仪器设备不闻不问,致使其年久失修不得不提前报废。由于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对仪器设备管理人员个人发展关心不够,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管理技能的培训、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进而导致其技术水平得不到更新和提高,无法对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这是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4]

2 做好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2.1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

首先,要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制度本身要涵盖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仪器设备购置计划与专家论证制度、仪器设备采购招投标制度、仪器设备入库验收与财产登记制度、仪器设备领用与保管及调配制度、仪器设备定期检查与维修制度、仪器设备使用状态信息收集与数据分析处理及其备案制度、仪器设备报废注销制度、废旧仪器设备再利用制度等[5]。拥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不意味着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一定能够做好。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还应该在实际工作中检验各项制度是否合理,结合实际需要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其次,在各项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各层级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和操作流程开展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如在仪器设备购置前,一定要对各单位提出的需求进行论证分析,深入贯彻专家论证制度;在仪器设备入库登记过程中,资产管理员应该做到亲临现场检验设备是否完成拆箱、安装验收等工作,然后再依据合同填写设备验收报告并办理验收登记手续,避免“货未到、先入账”的现象发生;在仪器设备报废处置环节,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把好技术关,做好检验、审批、处置回收等工作,谨防国有资产流失,等等。

最后,健全的制度需要有配套的监督机制相配合,两者共同运行才能保证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健康良好的运行。高校应该设立独立于各资产管理层级的监督检查小组,专门负责对各个层级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不定期常态化检查,按季度考核各部门资产管理工作完成情况,并根据考核结果提出整改措施,促使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贯彻资产管理制度,做好本职工作。

2.2 建立校内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

高校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公开仪器设备使用信息,包括仪器设备的规格型号、性能指标、服务范围以及收费标准、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利用网络平台构建仪器设备使用预约管理系统,实现大型仪器设备校内共享,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减少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现象。[6]为大型仪器中心的每台仪器设备配备符合要求的管理人员,负责仪器设备日常维护和使用。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将所获收入用于支付设备管理人员的酬金及设备维修保养费用。这样既可有效激励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又可以有足够经费保证仪器设备使用和日常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2.3 加强设备管理人员培训 提高其服务管理意识

一支综合素质高、管理能力强、团队成员稳定的管理队伍是做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第一,加强对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如聘请业内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来校做讲座;组织校内资产管理人员参加相关研讨会及设备博览会,提高其综合素质。第二,定期对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培训,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领域内先进仪器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第三,重视仪器设备管理人员个人发展问题,为其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使其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且提供合理的薪酬待遇,使其能够安心本职工作,提高团队的稳定性。[7]

3 结束语

目前,高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仪器设备资源不断丰富,这既为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同时又给管理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只有不断完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建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培养高素质监督管理队伍,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才能做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1] 陆宝忠.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6):33-34.

[2] 丁文会.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J].全国商情,2010(10):76-77.

[3] 来金雅.高校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实践环节中的问题梳理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装备,2014(7):22-24.

[4] 赵彩霞,邹国享,周金龙.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培养[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3):61-63.

[5] 王淑英,于同泉,杨柳,路苹.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探析[J].分析仪器,2008(6):71-74.

[6] 方松,赵红萍.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研究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1(2):39-41.

[7] 李岱瞳.新时期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初探[J].中国商界,2009(5):330.

Problem and Resolving Methods of University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Zhang Xu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is the material basis for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teaching and scientifc research and other activities. In recent years, the national strength increasing of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ucation spending increases unceasingly, makes th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resources enrich. The problem of university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began to emerg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ticle for lack of instrument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peated construction, equipment with low effciency, made a series of recommendations and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nagement of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institutional improvement; sharing platform

2014-10-22

张旭,在读硕士研究生,实习研究员。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管理人员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水利(2020年12期)2021-01-18 05:59:02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0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中国军转民(2017年7期)2017-12-19 13:30:10
基于能力培养自制实验仪器设备
北京近4万台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
计测技术(2014年6期)2014-03-11 16:22:11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