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红霞
浅谈如何获得课堂讨论的最佳效果
文 王红霞
初中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不断采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指导自己教学实践。发挥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课堂讨论,塑造出学生比较喜欢的新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了观点得出的过程,使结论更加准确全面。课堂讨论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语文教学,很多的人物形象带有不确定性,适时适度地设置问题进行讨论,能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思维也会训练得越来越敏捷。因此,如何设置问题展开课堂讨论,什么时候课堂讨论,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课堂讨论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围绕中心,课堂讨论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讨论主题。如果大家漫无边际地说,就达不到讨论的效果。给学生提出论题时,文字要简洁,通俗易懂,提出的论题要尽可能在学生讨论时衍生出一些有价值的子问题,而且论题最好要具有开放性,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不能太深奥,如果学生不知道从哪里谈起,也就讨论不起来了。比如在讲授《向沙漠进军》一课时,让学生课堂讨论怎样向沙漠进军,初二的学生理解力差,不明白向沙漠进军的意思,很多学生以为是如何走进沙漠,不知从哪里说起,讨论偏离主题。笔者重新设置了论题——采取什么措施能把沙漠变成绿洲。这样学生就有话说了,如植树种草、挖河、挖渠等。最后学生也就明白本课的中心是怎样治理好沙漠,如何把沙漠变成绿洲。可见讨论主题的设置很关键,而且要注意技巧。
再好的课堂教学手段,经常使用学生也会产生厌烦情绪,经常使用一种课堂讨论形式,学生也会厌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变换自己的课堂讨论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可以采取以下讨论形式:
1.多种分组法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最基本分组,一般是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但这样的分组形式,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失去讨论的兴趣,因为每个组员是什么情况都非常熟悉,没有新意。我们可以采取其他形式的分组方法,来组成新的组合,例如自由组合,学生自愿找组员;或者定下组长,由组长自愿找自己的组员;还可以双数组或单数组互换女生等。这样学生会有新鲜感,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其他学生的观点,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
2.先思后论法
讨论前每个成员先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其他人倾听,最后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这种讨论的形式能让每个成员都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发言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整体发展。
3.独树一帜法
学生独立思考后,采取抽签的办法有一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小组成员以他的意见为靶子,对他的意见发表见解和评论。在争论中,学生们更容易发现差异,发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
4.相互提问法
学生在阅读材料后,组员之间相互提问,学生有时为了难倒对方,就会仔细阅读,全面思考,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都会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
5.论题倒置法
讨论时可以由教师制定下讨论的问题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找问题。例如在讲授《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这课时,笔者为学生定下2个讨论的问题,一是罗布泊过去和现在样子是怎样变成的?二是我们从中受到什么教训和启示?学生讨论得很热烈,问题的答案也找得很准确,明白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而在讲授《枯叶蝴蝶》一课时,笔者没有指定讨论的问题,让每组学生通过讨论找出至少2个问题并指明答案,经过10分钟的讨论,汇总后看到学生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找出了好多问题,例如枯叶蝴蝶为什么要伪装,伪装了为什么还没有摆脱被捕捉的命运,自然界还有哪些善于伪装的动物等。学生明白了要保护自然界动植物的道理,两次不同设计的讨论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讨论的方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课堂讨论时机的把握很重要,一般要在以下情况安排讨论。第一,在知识点容易混淆出错处讨论。“真理愈辩愈明”,通过讨论交流,不同的观点摆在大家的面前,让学生对事实做清晰、准确地判断,正确的观点也就显而易见了。第二,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组织讨论,尤其是语文教学中一些人物性格特点的掌握是难点,许多人物形象带有不确定性、多面性,观察的角度不同,对人物的把握就不同,讨论可以加深学生了解人物性格特点的多面性。第三,在知识归纳总结时讨论。讲授教学后,学生有了充足的感性材料,在此基础上讨论得出结论就容易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比如在讲授《春》这课时,通过对课文的讲解,让学生最后讨论总结文中写了春天的哪几幅图画,学生会很容易找到描写春天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5幅图画,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第四,在学生思维“低落”时讨论。每个人的思维活跃度有时高有时低,中学生更加明显,精力集中的时间也更短,很容易走神,教师一旦看到学生的思维处于“低谷”时,可及时组织讨论,这样会再次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奏出欢快的课堂节奏。
为了使课堂讨论开展得顺利,效果好,教师不能高高在上“摆架子”,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距离感,要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要时时表现出对讨论问题的新奇,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讨论氛围,甚至有时创造一个幽默诙谐的氛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思想没有紧迫感,思维会更加的敏锐和开放,也会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更容易征集到真实全面的观点。学生对自己讨论得出的结论,记忆会更加深刻,理解的也会更加全面。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多聆听,认真听,少发表言论,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很在意他的观点,这样利于学生发表意见。对于学生所表达的错误观点,也不要不屑一听,听完后再提示学生错在哪里,否则会给学生挫败感,以后会没有自信回答问题。轻松融洽的讨论氛围是正确结论得出的催化剂。
很多教师看到课堂上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气氛非常热烈,就以为是一堂好课,却忘了讨论过后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讨论的目的不是为了热闹的场面,要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得出答案。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往往只注意自己的发言,不太善于通过交流提高自己,这就需要教师在每位学生发言后,教师要用一两句话点评,点评注重从学生的思考角度,主要观点或是闪光点,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开放状态,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见解,不同的观点都涌现出来,只有及时反馈、对照参考、查缺补漏,才能得出正确全面的结论,学生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思维导向,使学生的认识趋于完善。对于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的正确、新颖的观点,教师要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和表扬,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以后发言更大胆,形成一个良好的讨论循环。特别是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以前从不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现在讨论时他们也逐渐地敢于谈论自己的想法,不像以前处于被动、消极的聆听状态,如果对于他们的讨论观点给予及时的激励性评价,更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此,讨论后教师及时反馈和评价是对课堂讨论效果的升华和延伸。
有效的课堂讨论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精心设置问题,抓住时机发挥好课堂讨论的“魅力” ,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最佳境界。
作者信息
王红霞,本科,中教一级。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南郊中学,2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