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01-31 11:43魏军锋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大学生教育

魏军锋

(周口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周口466001)

教育部公布的有关数据表明,2015年大学毕业生有749万多,为历史之最。再加上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大学生就业可谓是不容乐观。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大学生就业。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指出,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以创业带动就业;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强调今后政府会在公共服务、财政支持、投融资机制等方面给予创业者以有力支持,大学生创业正迎来黄金时代。占在校生总规模已超半数的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越来越高的“性别门槛”,女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为此,通过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已成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不少人仍怀疑女性的创业能力,使得女大学生的创业路程崎岖难行。然而,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升级,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许多女性创业者已经闯入昔日属于男性的商场领域,逐渐打破了职场上的性别歧视。女性创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女性企业家逐步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

一、女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分析

(一)创业主动性较差,动机不明确

为了鼓励女大学生创业,国家及相关部委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如“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女大学生创业扶持行动”等。由此可见,女大学生在创业中所处的环境正在悄然改变,尤其在对创业政策的关注度方面,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甚至还优于男大学生。但也不容回避的是,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女大学生创业存在心理弱势。传统女性角色被定位于贤妻良母、贤内助等,社会对女性的家庭角色的期待远远高于对其社会角色的期待,这种长久以来的传统期待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女大学生的创业动机。有关调查结果显示,39%的大学生认为,女大学生没有必要参与创业活动,做一个贤妻良母就可以了。据黑龙江社科院一项关于大学生创业问题的调查显示,女大学生群体中未来打算创业的比例占48.1%,正在进行创业的占18.1%,而男生相应比例则分别为56.1%与18.1%。因此,“男尊女卑”的性别偏见依然影响着女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制约着她们的创业热情。

(二)女大学生创业具有盲目性

虽然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创业热情,但多数人对创业前景估计过于乐观,对创业成功所必备的条件认识不够,最终导致创业过程表现出盲目性。这种盲目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业者必须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与分析能力,在最终确定创业项目前,要对本地区的市场进行考察,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与特征。有些看似生机勃勃的行业可能市场已经完全饱和,或者已经处于衰退期。而一些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根本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盲目地选择创业项目。其次,选择创业项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或者热爱的行业,尽量选择与自己的专业、经验、兴趣、特长相符合的创业项目。只有选择感兴趣的事情才容易做到事半功倍,才能够在创业之路上坚持下去。而女大学生创业跟风现象严重,许多学生受一些创业成功的学姐学长影响,在还未对自情况充分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地选择完全相同的创业项目。最后,许多女大学生缺乏风险意识。成功的创业者能理性对待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风险,能认清风险中的可控与不可控因素,在风险出现时能及时提出应对、化解的策略。而一些女大学生热衷于追求热门行业,容易眼高手低、好高骛远,遇到困难与挫折常常半途而废。

(三)女大学生创业知识与创业实践的脱节

要取得创业的成功不仅要具备创业方面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还要具备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是创业人员顺利前行的重要保障。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加强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应用,这样才能在创业路上走得更远。许多女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会依据自身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更适合其发展的行业[1],如批发、零售、餐饮、社会服务等。在一份关于女大学生创业领域选择的调查中,显示希望在第三产业领域创业的女大学生最多[2]。这类创业项目具有投入少、回收快、风险低、易操作的优点,这也是众多女大学生选择此类创业项目的原因。但此类项目实践性较强,要求具备较高的应用实践能力。然而许多女大学生都认为创业很简单,就是创办一个企业,不需要太多创业知识的储备。这种误解导致女大学生忽视了管理学知识、市场营销学等方面课程的学习,缺少创业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意识,致使其创业项目往往难于进一步发展。

二、女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在校女大学生加入到自主创业队伍中,并且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从总体来看,多数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倾向于选择较为稳定的岗位,创业积极性不高,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性别偏见的束缚

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也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几千年来 “男尊女卑”的性别偏见,仍然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心中。多数人都认为“婚姻才是女孩最大的事业”,“女孩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在女性创业的问题上常持质疑或者反对的态度,对女大学生创业的期望值普遍较低。这种传统的性别偏见始终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女大学生的行为,这也使得性别偏见在女大学生群体中也颇为常见。许多女大学生认为,女性可以拥有知识、自信,但不能太过独立;可以拥有职业,但不能过于投入。这些观念在无形中塑造着女大学生们的认知模式,使得许多女大学生不想或不敢尝试创业活动。2015年广州市妇联发布的女大学生调研报告显示,与2010年的调查结果相比,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女生比例明显下降,但仍有超过三成的女大学生表示上大学是为了“嫁个好老公”。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经常会遭遇性别歧视,特别是在一些关乎创业成功与否的问题上,如融资、税收等,女大学生很少能真正享受到应有的扶持[3]。

(二)创业教育缺少针对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大学生创业比例。教育部在2014年发布的《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教育、培养的全过程,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实际效果。传统高校创业教育一般包括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环节,课堂教学主要采用通识教育的方式讲授关于创业基础知识,实践教学主要是开展一些创业比赛、创业竞赛等方面的活动。创业教育内容较为单一,缺少针对性与创新性。女大学生在创业项目选择、创业动机等方面与男大学生具有明显不同,缺乏适应女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创业教育以及相关的辅导与培训,就会制约女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三)创业自信心明显不足

与男性创业者相比,女性更注重细节,善于倾听,对信息的捕捉能力强,不盲目冒进,这些特质都是女性创业者的优势。天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2013年一项调查表明:在创业能力、人际沟通、创新能力等方面,女大学生显著高于男生。然而,在评价自己创业能力时,许多女大学生认为能力不足、难以胜任、缺乏自信。相关研究表明,女大学生被问及“你对毕业后自主创业有信心吗”,回答“信心不足”这一选项的学生占47.17%,回答“没有信心”的学生占9.8%,超过50%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对于创业信心不足[4]。这种自信心的缺失往往会导致女大学生低估自己的能力,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倾向于归因为自身能力不足,容易导致其缺乏创业信心与勇气,同时也容易使其倾向于不选择创业。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女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不难发现提升女大学生创业意向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政府与高校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才能逐步不断增强女大学生创业热情,提升其创业能力。

(一)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创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在人类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传统的性别偏见仍然根植于许多现代人的头脑中,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出现在高等教育的殿堂里,深深地压抑着女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为了帮助女大学生摆脱性别偏见的束缚,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创业发展的氛围,不断提升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首先,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社会传媒应积极宣传和倡导社会平等意识,加大对女企业家、成功创业女性的宣传力度,客观公正地评价女性的创业能力,努力打造聪明上进、艰苦奋斗的女大学生形象,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创业。其次,家庭应摒弃传统性别偏见,对有创业意向的女大学生应给予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家长可以利用自己的储蓄资金、人脉资源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尽量消除女大学生创业障碍,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坚强后盾。最后,高校要努力创建男女平等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改革与完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开展创业教育是引导女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解决女性劳动者就业创业,一些发达国家在中等、高等教育机构会专门为女性创业者量身定做职业教育课程,开办如护士、美容、秘书、社会福利等女性职业学校[5]。高校完全有必要根据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进一步完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课程。首先,应不断变革传统创业教育模式。高等院校除了在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开设创业必修课程外,还可以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开设公共选修课程,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第二学位。其次,在教学内容选择上,针对女大学生创业项目比较集中于第三产业、中小企业等特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应突出关于第三产业、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等相关知识的教学。最后,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女大学生身心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编排,开设类似“社会性别理论”“创业成功女性”“女性创业优势”“女性心理学”等方面的教育课程[6]。

(三)培养女大学生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

改变女大学生消极的自我认识,培养其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就显得十分必要。首先,女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创业观,努力清除传统性别偏见的羁绊,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与缺陷,明确自身的定位,积极开展择业、创业规划,相信“职场无性别”,选择适合自己、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创业项目,努力开拓出一条宽阔的创业路。其次,女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创业创造积极条件。注意加强自信心的锻炼,克服自卑、依赖,缺乏独立性与竞争意识等消极因素;努力提高情绪控制能力,在创业过程中尽量避免焦虑、畏惧、紧张等方面消极情绪的产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锤炼自身的意志品质,增强面对困难和逆境时的决心与韧性,正确面对择业、创业过程中的挫折,用坚定的恒心与顽强的毅力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1]高蕾,胡滢颖.基于企业需求的高校女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4(9):105-106.

[2]侯典牧,王淼.在校女大学生创业意向与创业需求调查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3):45-48.

[3]魏影.论女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继续教育研究,2013(1):128-129.

[4]余新卫,肖红伟.地方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意识调查及其培养策略[J].企业经济,2011(1):114-116.

[5]胡国勇.日本高等职业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39.

[6]冯秀红,刘凤云.社会性别理论视域下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J].江苏高教,2013(6):98-99.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长春第十一届[秋季]连锁加盟创业项目展览会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创业项目现状调查及探索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