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探究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情况及诱发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386例恶性肿瘤患者,对其标本进行真菌培养、药敏试验等分析研究。结果 386例患者标本中共检查出真菌感染72株,感染率为18.65%(72/386),其中55.5%为呼吸道感染(40/72);感染菌种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多,占58.3% (42/72),其次是热带假丝酵母菌;滥用抗菌药物、大量使用激素、侵入性操作等都是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有效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和激素,有效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2.022
作者单位:453003 新乡医学院
通讯作者:张合喜,E-mail: sunyongjie2012@163.com
Risk Factors of Cancer Patients After Chemotherapy With Fungal Infections
SUN Yongjie ZHANG Hexi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Nalysis of cancer patients after chemotherapy withfungal infection, distribution and induce risk factors. Methods Choose our hospital 386 cases of cancer patients, their specimens were analyzed with fungal culture, susceptibility testing. Results 386 cases of patient samples were tested in a fungal infection of 72, the infection rate was 18.65% (72/386), of which 55.5% fo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40/72). Infect bacteria to yeast Candida albicans the most, accounting for 58.3% (42/72), followed by Candida tropicalis. Abuse of antibiotics, heavy use of hormones, invasive procedures are all risk factors for fungal infection. Conclusion Clinical treatment of cancer patients should be based on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effective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test results to avoid mis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and hormones,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ungal infections.
[Key words] Cancer, Radiotherapy, Chemotherapy, Fungal infection, Risk factors
假丝酵母菌,亦称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可侵犯皮肤、粘膜和内脏 [1-2]。假丝酵母菌种类很多,但能对人致病的仅有几种,以白假丝酵母菌(C. albicans)最为常见,致病力也最强,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C.tropicalis)。假丝酵母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很少引起侵袭性感染,但恶性肿瘤患者在放化疗后白细胞数量减少,免疫功能骤降,加之在治疗中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和激素,极易发生真菌感染 [3-4]。因此,分析探究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真菌感染情况及其诱发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控制患者放化疗后真菌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对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386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标本分离的真菌种类、分布以及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提供有益。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386例恶性肿瘤患者(主要有胃癌、肺癌、乳腺癌、食道癌、肝癌等,都经过病理切片后确诊)为标本分析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19例,女性患者167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54.5±12.6)岁。在肿瘤患者住院放化疗后送检的血液、痰液、尿液、粪便、胸腹水等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1.2 方法
各类样本均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收集和培养。血液样本培养采用BD公司BACTEC9050血培养仪及其配套的血培养瓶,通过微生物学检验鉴定,尿液、粪便、痰液、胸腹水等标本按规程进行培养,采用恒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真菌鉴定板进行鉴定。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数据用秩和检验用两项分布估计总体率可信区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率
通过标本结果分析发现,386例恶性肿瘤患者中72例发生真菌感染,感染率18.65%,其中男性47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38±11.3岁),感染发生在入院后第9~85天,平均发生在入院后第31天,平均住院日为47.5天。
2.2 感染部位分布
真菌感染以呼吸道部位的感染最多,占55.5%;口腔及泌尿系统感染次之,占15.3%;泌尿系统感染占12.5%;消化道感染占8.3%;血液感染占2.8%;其它部位感染55.6%。
2.3 真菌种类分布
有42例患者感染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8.3%;有11例患者感染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5.3%;有7例患者感染光滑假丝酵母菌,占9.7%;有4例患者感染克柔假丝酵母菌,占5.6%;有4例患者感染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5.6%;有3例患者感染毛霉菌属,占4.17%;有1例患者感染烟曲霉菌,占1.4%;4例患者其他部位感染,占5.6%。结果显示,真菌感染种类中,感染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患者最多,占58.3%,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
2.4 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主要有:(1)60岁以上恶性肿瘤患者比不满60岁患者感染真菌发生率较高;(2)白细胞数量低的患者(即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3)使用3种以上抗菌药物的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4)治疗过程中使用激素的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5)接受创伤性检查或侵入性治疗的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6)晚期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身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恶性肿瘤患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尤其是放化疗后极易并发真菌感染,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5]。本文分析了6个可能与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真菌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表明,白细胞数量、恶性肿瘤发展阶段、侵入性检查或治疗等操作与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有更密切的关系。此外,患者年龄、使用抗菌药物和激素的情况也与真菌感染发生率有直接关系。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的真菌感染往往是条件致病真菌感染,主要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主要原因是放化疗后化疗药物损伤了机体的免疫功能,此外也抑制了患者骨髓造血功能,直接导致患者血液血白细胞数明显下降 [6-7]。
总之, 恶性肿瘤患者在放化疗后更容易引起真菌感染, 应该引起临床医师们的重视。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的操作规范,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有效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和激素,同时加强营养和支持疗法,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和抵抗力,有效提高预防感染和抗感染的效果。在治疗恶性肿瘤的过程中,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有效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和激素,有效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的途径,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