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丽平,张春梅,王建军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51)
张家口市社会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常丽平,张春梅,王建军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51)
老龄化社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社会养老服务人才。采取集团化办学模式以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从社会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管理与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和企业深度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全面对接,真正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满足社会对养老服务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
张家口;社会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现在,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达到2亿多。从张家口市民政局了解到,张家口市目前总人口460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69万,占总人口15%,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且以每年3%的速度快速增长。随着空巢家庭的增多及人口高龄化趋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而依靠社区、社会养老机构的养老模式成为主要的养老方式。社会对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我国现有的养老服务人员严重短缺,且从业者大多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背景,只能简单的照护老年人的生活,对老年人其他方面如精神需求、心理健康、营养保健、医疗救助等没有专业经验,而高素质的、专业的养老服务人才少之又少。因此,研究社会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养老服务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张家口社会养老服务业现状
从张家口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已有各类公办、民办养老机构159所,床位2万多张,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30张。按照入住老人和护理人员3:1计算,仅养老护理一项,我市就需要近7000名护理人员。但是目前我市只有2000名左右的从业人员,其中大部分都不具有从业资格,而且整个养老机构中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比较低,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养老产业的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2022冬奥会举办的背景下,我市决定承接京津养老服务,要大力开展旅游养老、文化养老和生态养老,高素质、专业的养老服务专业人员会更加短缺。因此,加快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在2014年颁发的9号文件《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业成为我市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
(二)社会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现状
养老服务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服务行业。它实际上包含了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各个方面,从最基本的生活照料,到老年人的康复、营养、保健、疾病、医疗、心理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甚至保险、法律咨询等较高层面需求,内容非常广泛。养老服务业人才分为五个大类:生活照顾人才、医疗护理人才、生活服务人才、机构管理人才、教育培训人才。但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存在着规模小、层次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在养老服务人才职业教育方面,全国开设老年服务相关的高职院校只有32所、中等职业院校25所,总计年招生人数约为2500人,张家口市所有的大中专院校目前几乎没有开设与老年服务相关的专业。而且开办这类院校的专业办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职业定位不准确、专业方向不明晰、师资缺乏、社会认可度不高、招生情况不好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1.办学形式
采用“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模式。集团化办学是产教融合的“校企一体”模式,实现校企教学人员与生产人员一体、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全面融合。学校企业合作办学,一体发展,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社会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就可以采取这种模式,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利用张家口地域优势资源和职业教育资源,吸引企业的资金及管理资源,建成养老集团。既有学校的规范化培训,又有养老基地的职业化教学,紧跟行业需要确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目标,标准化建设、规范化培训、职业化教学,以实现职业教育和养老产业资源的共享,探索和实践现代职业与现代服务业的高端结合。标准化建设指学校按照集团要求开展专业建设,即集团统一的专业标准、教学资源、校外实训基地、师资培训等。规范化培训指集团内职业院校教师统一接受“规范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与实施”四个阶段的培训,提高学院专业团队职教能力。职业化教学是指通过养老基地,确定这一职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提供培养职业能力所必需的实习和顶岗实习场地,开展职业化的教学。这种办学模式下,企业和学校共同成为办学的双主体,可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企业根据自己对服务人才的需求指导学校的课程设置,并提供实习、实训及就业岗位。学校可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结合自身办学特点,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养成基本的实践技能。
2. 培养目标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2013〕35号)、《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教职成〔2014〕5号)为指导思想,根据养老服务业的特点及养老服务业人才岗位的需求,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和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适应社会养老事业发展需要的,掌握养老服务、管理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备创新意识和较强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专门养老服务人才。学生毕业即能胜任养老服务、养老事业管理等机构的相关工作。本着“敬老、爱老、真诚、友善”的理念,满足老年人物质、精神和其它需求,让老年人真正体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3.具体模式
三段式培养模式:基本能力培养、专业能力培养、职业综合技能培养。
把社会养老服务人才所需要的能力分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实行分段式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首先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如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可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职业素养、实用英语、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社交礼仪、人际沟通与交流、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其次,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可开设基础医学、护理学、老年常见疾病预防与照护、老年心理学、老年康复与训练、食品科学、营养与饮食保健、中医保健、养老服务与养老管理服务、理财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服务老年人所必需具有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疾病照料、解决问题、活动组织与策划、信息处理等能力和养老机构经营管理能力。此外,还应设置一些选修课如文学、历史、书法、绘画、舞蹈、音乐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能满足高层次养老服务人才的要求。最后让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提供实习实训场所,把课堂搬到养老基地,由行业指导教师现场指导学生实际工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把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综合起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中,也必须拿到一些基本上岗资格证书,如养老护理员、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社会工作师等资格证书。通过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成为高素质、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业人才。他们不仅有护理学、心理学、营养学、医疗与保健等多学科知识背景,还具有照料、护理、保健、康复的技能及科学的工作方法。职业生涯可以向不同方向和岗位发展与拓展,为老年人身心健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
1. 课程体系
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在课程体系上积极融入养老服务职业资格标准,根据行业需求、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基本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然后根据岗位任务要求和核心能力要求分解找寻对应的课程,再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块,多个模块构成课程体系,从而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和企业要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共同设计专业教学标准,校企联合开发专业课程,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开发教学模块,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打造开放式教学课堂,保证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即就业的实现。
2.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上要突破以往的基础课、专业课给予式方式,按照专业认知——单项技能训练——职业综合能力实训——就业实训这四个过程实施项目课程、案例教学、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项目或工作任务情境中真学真做。教学过程灵活多样,使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学做一体,教学中全面落实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三年教学全过程,形成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和娴熟的养老服务、养老管理技术。
3.实训模式
学校建立校内教学基地,企业提供校外配套的养老基地,实施校内外教学与基地管理制度化、实训教学项目系列化、实训内容真实化、顶岗实习规范化等措施。学生从入学开始,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边学习边上岗,服务于学校配套的养老基地,在不同培养阶段担任志愿者、养老服务助理和养老服务护理员或管理员等角色。
4.教学管理与评价
引入企业对员工管理模式。学生入学,即建立企业式人事管理档案,对学生日常的学习、言行、举止进行职业化的培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规范化的评价,最后按照企业化标准评估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给出优、良、合格、不合格等级,并据此评定学生的奖学金、就业岗位、就业薪资。
在所有的评价中,根据养老服务业特点,要以职业道德评价为重中之重,采取一票否决制。因为养老服务业面对的是老年人群体,而且很多老人生活不能自理,长期面对这种老人,不仅需要有专业技能,更需要有爱心、耐心、恒心。所以在评价体系中要以职业道德作为首位,要确立“尊敬老人,善待老人,真诚服务,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
5.师资队伍
集团化办学模式的特点就是标准化建设、规范化培训、职业化教学。所以在师资队伍上要让企业邀请行业专家为学生上课,聘请行业能手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在对学院教师培养上,可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或派年轻教师顶岗实践,让年轻教师逐步成长为行业专家,从而打造一只双师型师资队伍。
总之,在中国老龄化背景下,在国家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趋势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及2022冬奥会在张家口举办的有利政策下,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需求会急剧增长。采取集团化办学模式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会真正实现养老服务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全面对接,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养老服务人才,满足张家口及周边对社会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
[1]吴勇,韩品嵋,林文兄等.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J].社会福利,2012,(2).
[2]张平,孙玲,张艳丽.文化型养老人才培养研究——以齐齐哈尔工学院为例[J].理论观察,2013,(3).
[3]黄岩松.机构养老服务高素质人才培养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4]邹文开.破解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困境之策[J].社会福利,2015,(1).
[5]阎永胜.社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日职业教育比较视角之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2,(8).
[6]吴杰.日本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中外企业家,2014,(24).
A Study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for Pension Service in Zhangjiakou
CHANG Li-ping,ZHANG Chun-mei,WANG Jian-jun
(Zhangjiak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Zhangjiakou, Hebei 075000)
The aging society calls for a great number of qualified working people for pension service. The collectivized school-running models, combination of working and learning,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re the suggestive approaches to meet the demand for qualified working people for pension service.
Zhangjiakou; pension service; talent training mode; innovation
2015-10-05
常利平(1970-),女,河北涿鹿人,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现当代文学。
本文系2015年度张家口市社会科学立项研究课题“社会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5088)的研究成果。
D669.6
A
1008-8156(2015)04-0022-03
修回日期:201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