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数据处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大数据”的快节奏。我国中医药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但中医药大数据目前仍在“沉睡”,并广泛分布于整个中医药领域。运用大数据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整理和挖掘中医药宝库,将给中医药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大数据技术与传统中医药领域服务相结合,将有力推进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为中医药发展提供创新的机会;充分利用大数据促进中医药领域临床和科研的发展,将为中医药领域带来重要的革命性变化。
大数据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最大价值是从中医药数据中获得关联知识的需求,并综合和高效利用中医药的数据资源,感知所处环境中的疾病并预测未来,判定与调控疾病的发展趋势。
大数据具有多样化、海量、快速、数据价值密度低等特点,是信息化、网络化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1]。我国中医药领域学术观点及思想主要通过个人经验和实践,以及通过师徒关系传承发展中医药。学科发展和传承困难,信息处理和传播速度缓慢,难以满足社会对中医药知识的需求。而中医药大数据应用在医院临床中,还要经过辩证论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分类管理患者的各种诊疗数据,使其成为庞大的患者数据库,产生大价值。
中医药大数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数据的收集整理,即数据的获取。中医药大数据以多样性、价值性为特点,使中医药的思维和体验成为大数据并通过整体数据呈现成为可能。中医药大数据展现的“不求精益、追求整体”,使中医药理论与研究相一致。中医药大数据通过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关注整体健康与疾病所表现的群体社会,结合大众心理、生活环境等因素以关注整体与个体[2]。整体辩证论与大数据所呈现的整体数据经其整理后,数据信息便于总结出相关性,是中医药理论在未来发展所追求的新形式。
大数据提供了一个新方法,即不再以随机样本代替整体,不再追求少量个体的精确度,不再执着于事物的“因果关系”,而认为对数据整体的近似把握相比对少量个体的精准把握更有价值[3],这与中医药理念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大数据对中医药诊断起促进作用,给中医药诊断带来极大的便利。它从人体整体入手,动态地掌握人体的发病及治愈过程,其方法先进。以中医药行业的临床科研为例,利用大数据技术,共享数据系统中提供的临床病例数据,即通过电子病例,对患者整体的健康状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进而整体把握大众的疾病,对疾病预防和治疗起重要作用。在中医药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大数据建立的数据平台汇总丰富的临床数据,面向科研、临床一线医生对不同场景的数据进行分析,建成中医药临床资源数据库,由此展现中医药的特色优势[4]。当前中医药诊疗的实践手段和技术依然落后,大数据的应用可促使中医药领域创新发展[5]。
我国的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对人类贡献极大。然而随着西医及西药的发展,中医中药备受诟病:不能阐明其治病防病机制,无法或很难确定中药方剂中起治疗和预防作用的成分、剂量、化学结构,无法监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很难跟踪评价代谢成分;区分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困难,有毒有害及重金属含量测定模糊不清,甚至有“中医药误国”等言论,严重阻碍了传统医药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借“大数据”之风,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中医药信息具有信息量大、种类繁多等特点。中医药的指导思想是从人体状态出发研究人体,考虑整体动态和个体差异,具体症状具体分析,具有超前的理念、先进的研究方法。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中医药的巨大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无法满足人类对健康日益增长的需求。“大数据”的应用对整理和发掘中医药信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医药科研来说也是一种机遇[5-6]。
中医药古籍承载着中医理论和实践。中医药历经几千年发展,横跨南北方,各个流派“百花盛开、百鸟争鸣”,具有理论性及独特的思想性。但中医药古籍版本众多、信息量大、信息种类繁多,如关于相关诊疗经验的描述、中药的采集加工、中药药性的辨别、偏方、验方的汇集都有其详细的阐述等。
“取类比象”、“天人合一”、“辨证施治”、“个体化诊疗”等是中医药治疗的典型特点,与西医的“定量、定性、可控”相悖。中医药现代化应在“大数据”理念和技术的指导下,充分挖掘中医药古籍文本信息,整理同义词数据库,在正确的语义基础上挖掘新知识、新理论,并及时应用于科研和临床,使中医古籍信息发挥其特有的作用[7]。
2.2.1 通过数据挖掘呈现规律
在我国几千年的中医药发展历史上,前辈给我们留下的大量实践和理论知识,都是通过古籍和口头传授临床经验、治疗疾病的规律。大数据时代,规律是通过挖掘所储存的古籍图书数据,从大量、模糊、不确定的数据中获得具体的规律,形成更加具体、准确的知识[7]。
2.2.2 提高利用率
我国大量中医药古籍的记载形式都是文本形式,传播途径有限、利用率低,容易损坏。“大数据”的技术给中医药古籍带来了更多的利用机会和高效的利用途径[7]。
2.2.3 用古方中的临床经验预测患者的病因
大数据通过古方中的临床病例,在疾病能得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疾病预测,可以从临床经验和诊疗疾病两方面入手。预测是以大量的古籍记载数据为依据,通过系统的分析,得出量化数据。以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大量文献病例为背景,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现在的医疗过程进行指导[7]。
中医药“知识密集型”数据,指传统中医通过长期的治病防病的实践过程与近代科学研究中通过实验所形成的原始、基础的知识数据。该数据具有非结构化的特点,而在之前的科研中都是用结构化数据进行研究,在数据研究的过程中,去掉了许多小数据,虽使得数据一致,但为研究利用中医药数据带来障碍。
利用大数据技术研究非结构化的临床实验数据,可快捷地挖掘几千年积累的治病防病的隐性相关数据知识,将会给当代中医药发展带来机遇。利用大数据解决“知识密集型”数据的问题,通过语言软件来处理,为中医药的知识建立关联关系[8]。
以现代科学诠释中医药学理论是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手段,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受小数据及还原分析方法的限制,要实现中医药学术理论发展与创新仍步履维艰。通过大数据分析整理,挖掘并预测事物及现象的整体规律是中医药学创新的根本要求[9]。
中医药高校图书馆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再到未来以用户为中心的大数据模式。中医药高校图书馆是以知识服务为中心,知识服务更多的是面向高校的科研用户。针对用户的借阅信息,检索、浏览历史所查找的最新最热门的科研信息,并将其提取、优化,融入本馆的资源,提供针对性的服务[10]。以用户创新和所开展的科学研究制定个性化的管理系统,定期对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查,并发送相关的科研动态的邮件,与用户建立互动沟通,反馈用户的需求,完善图书馆服务模式。
将科学研究文献数据融合到大数据模式中,并形成常态化,是对科研观念和形式的新突破。科研文献数据是大数据的一部分,数字环境下科研工作人员倾向于使用数据资源,注重资源信息的时效性。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更多是利用网络给用户提供更多的科研文献数据资源信息。对图书馆的科研文献数据进行汇总,使用户可以在大数据库中找到需要的思路、信息、结果。
科研文献的数据是中医药领域的基本数据,将大数据和科研文献数据相融合,有利于科研文献数据的高效利用[11]。
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数据资源是中医药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的有效措施。使数据在同行业、同系统中有效利用,以图书馆为中心辐射到科研院所、医药制药企业及周边图书馆[12]。以广东药学院所在的广州大学城校区为例,大学城十几所院校的图书馆资源可以共享,一方面形成高校图书馆联盟,另一方面大学城周边的药品生产企业、医院、科研机构共享数据资源。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会对中医药领域带来机遇与挑战。抓住大数据的发展机会,将促进传统医学大数据的有效利用,为我国传统中医药学发展带来机会。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应为大数据在科研领域的应用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