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讨论急性阑尾炎经手术治疗后,其切口感染的原因,采用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以减少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3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对手术后切口合理的临床处理以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发生了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2.85%。结论 在手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在手术中恰当处理切口,手术前以及手术后合理使用抗菌素及细心的观察与精心的护理,可显著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1.096
作者单位:212425 江苏省句容市石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Acute Appendicitis Incision Infection Related Factors and Nursing Experience
HONG Chunxiang ( Jurong city shishi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Jurong 21242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ause of incision infection, and 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acute appendicitis after surgery, reduce the rate of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 Methods Analysis 35 cases of acute appendicitis in our hospital,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post-operative incision reasonabl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methods. Results 1 case had infection of incision, infection rate was 2.85%. Conclusion Preoperatively in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support, proper processing in surgical incision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and careful observation and elaborate car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isk of wound infection after appendectomy.
[Key words] Acute appendicitis, Infection of incision, Nursing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最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在基层医院是常见病、多发病,大型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患者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而右下腹阑尾区即麦氏点固定压痛,则是急性阑尾炎重要的一个体征 [1]。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2014年上半年收治的阑尾炎,并在我院进行了手术的患者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大约在22~6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的为5小时,发病至就诊时间最长的达3天;以明确急性阑尾炎入院者33例,经过术前准备后,立即急诊手术。以腹痛待查入院者2例,后转移至右下腹的有1例,在辅助实验室检查发现:所有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7.8~23.6)×10 9/L之间。
2 治疗方法
35例患者均为手术后,临床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有1例患者是在全麻下进行剖腹探查术,明确是阑尾炎后行阑尾切除术,34例患者使用腰椎麻醉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行阑尾切除术。全部病例术后均酌情选用有效抗生素,同行及对症支持治疗。
3 治疗结果
发现部分患者腹腔有脓性液体,液量在50~150 ml不等。有1例患者出现明显切口感染,报院内感染,占手术患者的2.85%,所选全部病例,包括1例切口感染的患者,经手术切口换药及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住院日5~15 d,住院平均天数为10 d [2-3]。
4 讨论
4.1 切口感染
术后切口部位出现明显的红、肿,伴切口周围局部的表皮温度升高以及明显压痛,复查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1例在术后第4天患处发现硬节并见有脓性渗出物,穿刺后见有脓液,需要拆线做引流处理,拆线后患处裂开流脓,确定为切口感染。
4.2 术前术后护理
4.2.1 术前心理及常规护理 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护理人员要注意患者的情绪,给予耐心的解释和安慰,并详细的介绍手术医生,目前此类疾病的治疗及其效果,一定要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实和患者或者家属讲述,同时讲诉并发症处理方法和结果,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树立其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4.2.2 术中的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监测尿量、脉率和血压,进行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由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负责,要做好详细记录,特别对于高龄患者要格外注意其血压波动。尤其要做好手术结束后,患者回病房时的交接工作。
4.2.3 术后要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帮助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比如:腰椎麻醉以及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应去枕平卧6小时。单纯性阑尾炎切除患者术后12小时,可改为半卧或低姿半卧位。而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患者,术后置有引流管,要待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卧或低姿半卧位。特别重要的是,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每小时测量一次血压、一次脉搏,连续6小时,至病情平稳为止。如发现脉搏加快或血压下降,要考虑到有出血的可能,汇报医生,及时查看伤口,当时可采取必要的措施。
对已经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要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及伤口敷料的情况,做好其切口周围皮肤的护理。有引流管的特别要妥善固定,要定期检查、顺向挤压,以防止引流管堵塞、扭曲与脱落,并且观察引流物的量、颜色、性状等,并及时记录,如发现临床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4.2.4 对切口感染住院时间长的患者,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工作,一定要讲明,切口感染是阑尾炎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患者的体质、细菌的种类及疾病的进程等等多种因素有关,消除患者的紧张等不良情绪。
4.2.5 生活护理 嘱患者术前及术后禁食禁水,一般至肠蠕动恢复后,选择营养丰富且较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后逐渐过度到半流质、软食、普食。住院期间禁止食用有刺激性、辛辣食物及甜食、豆制品等,以免出现腹胀,要保持大便通畅。术后24小时鼓励下床适量活动。保持伤口敷料及床铺的清洁干燥,穿着柔软衣裤,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
4.3 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
4.3.1 阑尾一经穿孔,腹腔污染严重,脓性液体污染手术切口,切口感染率明显上升。逆行法切口感染率高于顺行法,开腹后腹腔脓液外溢,污染了切口。
4.3.2 发病至手术时间超过24小时者,切口感染率明显增高。
4.3.3 手术中操作,如果发炎的阑尾或者阑尾腔渗液与腹壁切口接触而造成污染或者止血不完善,腹壁内形成血肿,导致感染。均可引起切口感染。
4.3.4 病程和手术操作时间对切口感染有着明显的影响或者腹腔引流不当,也可引起切口感染。
4.3.5 对切口的保护是防止术后切口感染的非常关键步骤,应用碘伏冲洗切口可降低切口感染率。
5 总结
导致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因素比较多,如果临床处理或护理不当,术后就有可能并发感染,特别是切口感染,这样就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通过手术前的心理支持,术中恰当手术处理,以及手术切口的保护。手术前、手术后合理使用抗菌素;护理人员的细心观察与精心的护理,可以有效避免或及时发现切口感染等常见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