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2015-01-31 06:06:04金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脊髓炎急性期节段

金莲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金莲

目的 浅谈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6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6例急性脊髓炎患者治愈46例,好转20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脊髓炎可以有效减轻脊髓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急性脊髓炎;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急性脊髓炎或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系指一组急性发作的非化脓性脊髓病变。临床以急性发作的脊髓横贯性损害为主,可能为某种病毒感染、感染后、疫苗接种后或中毒等所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损害部位以T3~5最为多见。病理改变主要为炎性渗出。临床表现受损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急性期呈现脊髓“休克”现象[1]。在发病过程中,若脊髓损害节段迅速上升,出现呼吸肌麻痹,吞咽困难,称为上升性脊髓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6例急性脊髓炎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22例。年龄在11~55岁,平均年龄(33±2.5)岁。患者病程4h~半年,平均8d。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双下肢麻木、无力的首发症状,严重者感觉肢体缺失,大小便功能障碍的症状。

1.2 辅助检查

1.2.1 血常规 急性期周围血白细胞可正常或稍高。

1.2.2 脑脊液 脑脊液压力不高,除个别急性期脊髓水肿严重者外,一般无椎管阻塞现象。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白细胞数可增高至20~200×106/L,主要为淋巴细胞,蛋白量可轻度增高,多为0.5~1.2g/L,少数病例可增高至3g/L。糖与氯化物含量正常。有些患者脑脊液可完全正常。

1.2.3 CT检查 X线、CT对脊髓炎本身诊断意义不大,但可帮助排除其他脊髓病。

1.2.4 MRI MRI是确诊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最可靠的措施,可从三个侧面来观察脊髓的形态[2],急性期可见病变脊髓节段水肿、增粗、受累脊髓内显示斑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在T1像上呈长T1低信号,T2像上呈长T2高信号,GD-DTPA增强呈斑片状强比,晚期病变萎缩变细。

1.3 方法

因该病与自身免疫有关,可减轻脊髓水肿,故治疗以激素为主。(1)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5%~10%的葡萄糖中溶入甲基强的松龙1000mg然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注射3~5天,这种疗法可产生强烈的免疫抑制作用,较快地出现临床疗效,冲击疗程结束后改为常规激素疗法;(2)常规激素疗法常用氟美松10~20mg(或氢化考的松200~300mg)加入液体静脉滴注,每日1次,10~20d为一疗程,逐渐减量的同时给予ACTH 12.5~25U/d,连用3~5d,或直接改为强的松30~60mg/d顿服。每周减量1次,5~6周内逐渐停用。加强支持疗法,补充钙剂和钾盐,预防并发症发生。

2 结果

66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经我院的精心治疗,治愈46例,好转20例,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急性脊髓炎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较多倾向于病毒感染及其介导的自身免疫性反应。曾推测与流感病毒感染有关。临床多数患者在脊髓症状出现前1~2周有发热、上呼吸道不适、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或有疫苗接种史;且研究表明,血清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及其他病毒抗体滴定度升高。但病变脊髓未能分离出病毒,脑脊液亦未能检出相关的抗体或抗原,不能证实为病毒直接感染,故认为可能是病毒感染后所诱发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外伤和过度疲劳可能为其诱因。急性起病,首发症状多为双下肢麻木、无力、背痛、相应部位束带感,进而发展为脊髓完全性横贯性损害,胸段最常受累,发病后数小时至2~3天内发展到完全截瘫[3]。主要表现为:(1)运动障碍:早期出现双下肢无力,很快出现完全瘫痪呈脊髓休克表现,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腹壁反射、提高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脊髓休克期持续时间长短取决于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是否有并发症存在,短者2~4周,长者达1~2个月或更长;休克期过后,逐渐出现病理性锥体束征,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部分肌力恢复,腱反射增高,完全性脊髓横贯性损害患者往往出现痉挛性瘫痪。(2)感觉障碍:为传导束型感觉障碍,病变节段平面以下所有感觉消失;少数患者在感觉消失区的上缘有一感觉过敏区或束带样感觉异常,是由后根受刺激引起的。随着病情的恢复,感觉平面逐渐下降和恢复,但其恢复速度远比运动功能恢复慢,部分患者数年后仍存感觉异常。(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出现尿潴留,膀胱无充盈感,逼尿肌松弛,呈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膀胱过度充盈时出现充盈性尿失禁;随着脊髓功能恢复,可出现痉挛性膀胱,膀胱容量减小,尿液充盈到300~400ml即出现自主排尿,称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大部分患者在病后3~6个月可望恢复排尿功能。同时出现直肠功能障碍,粪便潴留。脊髓损害平面以下少汗或无汗,皮肤脱屑及水肿,指甲松脆和过度角化等。(4)上升性脊髓炎:脊髓损害由较低节段向上发展,病情进展迅速,常在1~2天,甚至数小时上升至延髓,称上升性脊髓炎。瘫痪由下肢迅速波及上肢,甚至延髓支配肌群,出现吞咽困难、言语不清、呼吸肌瘫痪,需人工辅助呼吸,预后差。

急性脊髓炎预后良好,告知患者加强肢体的锻炼,70%的患者一般在3个月就可以恢复一定的行走能力,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病情复发或并发症。

[1]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8.

[2]陈建国.急性脊髓炎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5):25.

[3]张焱,程敬亮,郭华,等.急性脊髓炎30例MRI诊断及鉴别[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6):1166-1167.

Analysis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Myelopathy

JIN Lian,Heilongjiang Mudanjiang Forestry Center Hospital,Mudanjiang 1570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cute spinal cord inflammation patients.Methods 66cases of acute myelopath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June 2012to June 2014in our hospital,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Results 66cases of acute myelitis patients were cured 46cases ,improved in 20cases ,no deaths.Conclusion The use of glucocorticoid treatment of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inflammation,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Acute myelitis,Clinical manifestations,Diagnosis,Treatment

R744

B

1674-9308(2015)14-0066-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14.056

157000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业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脊髓炎急性期节段
顶进节段法最终接头底部滑行系统综合研究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鉴别和防控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及MRI特征分析
磁共振成像(2015年2期)2015-12-23 08:52:22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4:48
针药结合治疗儿童视神经脊髓炎验案1例
中医研究(2014年6期)2014-03-11 20:29:02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52例
西部中医药(2014年6期)2014-03-11 16:07:42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61例
桥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发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