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梅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林秀梅
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74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对两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共有37例)以及进行风险管理(实验组,共有3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血液透析患者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较对照组少,其依从性与满意度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风险管理;血液透析;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血液透析是风险因素存在较高的治疗方式,风险分别来自治疗方式与患者自身,因此,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控制来自患者自身以及器械操作等方面的风险因素,降低风险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1]。我院为了分析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于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择取37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风险管理干预,并对患者在研究进行的过程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满意程度做分析,以突出风险管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与优势。现将本次研究的内容做如下报道。
1.1 临床资料
择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74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4例血液透析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有37例患者,实验组有37例血液透析患者。
对照组中,共有37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37例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4∶23,年龄在37~73岁,平均年龄为(58.78±11.21)岁。
实验组中,共有37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37例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5∶22,年龄在36~74岁,平均年龄为(58.25±10.25)岁。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研究纳入了没有心脏、肝脏病变的患者;纳入了没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研究将有感染性疾病、免疫疾病患者排除;患有肿瘤疾病的患者不在入选之列;将手术禁忌症患者排除在研究之外。
经确认,两组血液透析患者在性别比例方面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上,经过均衡性的检验,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两组间可进行分析、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变化,尤其是透析前后其体重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以及血压的改变等,此外,还要保证干净环境与良好通风。
实验组:(1)建立风险管理组[2];(2)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情况,对存在的风险情况进行识别,同时制定相对应的措施对风险事件进行积极的预防处理;(3)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操作流程,例如告知制度、消毒管理制度以及签字规范等,制度的制定由于护士长监督进行;(4)对血液透析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监控与评估,提高护理人员的的无菌操作意识与规范操作技术,例如不同患者的血液标本要分开放,认真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核对,加强巡视护理,避免出现感染等不良的情况;此外,还要强化操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培养护理人员的防范能力,为防范各种风险因素制定有效措施,提前对各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做针对性处理;(5)对患者的基础指标进行密切观察,尤其是体重的变化,及时询问患者的主诉症状;(6)对护理人员进行技能操作的培训,着重进行穿刺技术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防止血管闭塞、内痿血肿、身体创伤等情况出现;(7)对血液透析室的排班模式进行改革,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尤其是依据患者的治疗时间对其责任护士的值班时间进行调整,确保每位患者在治疗期间都能获得责任护士的陪同,责任护士同时对患者进行操作方式、血液透析治疗知识的宣传教育;(8)在护理过程中,实行人性化护理模式,尤其注重对患者进行细节护理,保证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各个环节正确规范,避免出现杂乱无序的情况,加强细节护理,避免风险情况出现。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患者依从性、满意度。
1.4 数据处理
两组血液透析患者情况的研究数据,在本次研究结束之后,均准确无误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使用例数(%)表示的为计数资料,其对比方法为卡方(χ2)检验。当P<0.05,则表明两组血液透析患者之间,对比护理效果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实验组血液透析患者经过风险管理干预之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较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实验组血液透析患者其依从性与满意程度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护理质量作为医院整个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构成部分,提高护理质量对提升医院的形象有重要意义。而护理风险管理作为一项持续且长期的工作,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降低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件,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
风险主要指的就是不幸或者是损伤发生的可能性。医院作为一个风险事件发生率相对较高的行业,其风险事件的发生受不同的主体、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时刻面临着患者出现风险事故的可能性,因此,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至最低是医院护理必须要实现的目标[3]。
临床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其一般都是慢性或者是急性肾衰竭、食物或者是气体中毒等患者,这些患者入院治疗时已经是重症患者,器官功能已经出现减退情况,因此进行风险管理很有必要[4]。血液透析是对人体血液做人工处理,这就增加了细菌感染的风险,由于患者伴有低蛋白血症、贫血等症状,容易出现病毒感染。此外对医疗器械的操作规范与否也容易引发风险事件发生。进行风险管理主要是对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故进行实证分析,对关键环节与流程加强细节护理,从而实现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目的。血液透析治疗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对血液透析患者实行风险管理之后,可以减少和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此外,还可以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出现,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有序、安全、的血液透析治疗服务[5-6]。
本研究,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51%,而对照组则是51.35%,实验组血液透析患者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较对照组少,P <0.05;实验组的依从性与满意度分别是97.29%、94.59%,而对照组则为70.27%、64.86%,实验组较对照组好,P<0.05。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表2 两组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与满意度的发生情况[n(%)]
表1 两组血液透析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n(%)]
[1]谈青.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4):71-72.
[2]卢红霞.血液透析护理中风险管理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7):1761-1762.
[3]武彦霄.评估表在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4):560.
[4]王娟.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33.
[5]陈秀红.血液透析护理的风险管理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7):104-105.
[6]周丽华,刘坤涛,谢鹏程,等.血液透析装置临床应用中不良事件分析及风险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8):74-76.
The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Hemodialysis Nursing Management
LIN Xiumei,Guangxi wuzhou workers hospital care,Wuzhou 543001,China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risk manag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hemodialysis nursing application effect.Methods 74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will pick as the research object,are grouped in a random way.Respectively on two groups of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control group,a total of 37cases)and risk manage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a total of 37cases).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 The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relatively less than control,its compliance with satisfac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Risk management in the hemodialysis nursing management have important applied value,can reduce adverse events,is worth popularizing to use.
Risk management,Hemodialysis,Nursing management,Application effect
R473.5
B
1674-9308(2015)14-0263-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14.219
543001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