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敏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广州 510120)
劳绍贤教授岭南脾胃病湿热证学术思想探析※
张志敏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广州 510120)
本文以脾胃湿热证为主线,简单介绍劳绍贤教授学术成就,围绕劳师研究岭南脾胃病湿热证的思想源流,以及脾胃湿热证的病因病机,确立劳师“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的现代中医学临证思维;认真总结其临证治疗脾胃湿热证过程中“强调湿热分解,重在治湿,并以调理脾胃为主,通达气机为要”的学术思想。
劳绍贤;脾胃湿热证;岭南医学
劳绍贤教授,湖南长沙人,为“劳九芝堂”第九代传人。他是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诊治脾胃病专家,曾师从当代国医大师邓铁涛,是全国名老中医、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享受政府津贴,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传承工作室导师,第一、二、三批师承学术继承人导师,是我国著名的脾胃消化病专家,也是我国脾胃学说研究的主要开创者之一。
劳绍贤教授从事脾胃学说的临床研究工作五十余年,在脾虚证、脾胃湿热证、胃癌癌前病变等重大课题方面成绩斐然。享有“南劳北周”的美誉。笔者作为国家中医药局第三批优秀中医药临床人才研修班和广州市第二批优秀中医人才研修班学员,有幸侍诊于劳师左右,承蒙教诲,受益良多。现将其临床诊疗脾胃病湿热证的学术思想简介如下,以飨同道:
岭南地区地处亚热带,毗邻南海,多见脾胃湿热证。劳教授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湿热证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为10.55%”[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南方生热,热生火。”《素问·异法方宜论》云:“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所聚也。”宋·陈昭遇在编撰《太平圣惠方》中指出:“岭南土地卑湿,气候不同,夏则炎热郁蒸,冬则温暖无雪,风湿之气易伤人。”元·释继洪的《岭南卫生方》指出:“岭以外号炎方,又濒海,气常燠而地多湿,与中州异。气燠故阳常泄,而患不降;地湿故阴常盛,而患不升。业医者,苟不察粤地山川窍发之异,有以夺阴阳运历之变,而徒治以中州常法,鲜有不失者。”清·何梦瑶的《医碥》指出:“岭南地卑土薄,土薄则阳气易泄,人居其地腠理汗出,气多上壅。地卑则潮湿特盛,晨夕昏雾,春夏淫雨,人多中湿。肢体重倦,病多上脘郁闷,胸中虚烦,腰膝疼痛,腿足寒厥。”等等。劳绍贤教授在继承《黄帝内经》的“天人合一”的理论的基础上,细心研究后世医家对岭南地理、气候、人群体质、疾病特点的研究,结合个人多年亲身临床所见,得出岭南脾胃病多湿热证的论断。
岭南四季气候炎热而多风雨,湿热之气弥漫,人体长期处于湿热的环境中,湿热之邪从口鼻、肌肤而入,故岭南人身处湿热的外环境。因“生气通天”,岭南人处于天地气交变中,呼吸之间,无不有湿热之存在。无论外感时气病,还是内伤脾胃病,湿热早已成为岭南人疾病谱中不可忽略的重要致病因素和特征。“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岭南饮食闻名中外,“食在广州”的美誉,更加使得这一带人们在脾胃病湿热证的表现更为突出。清·华岫云曰:“治法总宜辨体质阴阳,斯可以知寒热虚实之治……多因膏粱酒醴,必患湿火之症。”另外,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常起居无常,睡眠不足,情志失和等导致情志不畅,肝郁日久化火,火热灼津为痰湿,正如《素问·疏五过论》篇指出:“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或气机不畅,木郁乘土,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即所谓“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说明七情失调,情志所伤日久均能改变体质,可以导致岭南人的体质转向湿热质。
劳师认为,“有一分黄腻苔,就一分湿热”。舌苔满舌则湿热重,苔局限于舌根则湿热退,而苔净表示湿热已清。其他症状或多或少,不一而足。《医林绳墨·湿热方论》云:“湿热者,因湿而生其热也,脾土之为病也。”《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篇曰:“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也。”“湿热之证,脉无定体,或洪或缓,或伏或细,各随证见,不拘一格,故难以一定之脉,拘定后人眼目也。”《辨舌指南》云:“黄苔者,里证也……胃中火盛或邪遏胃虚,土气洋溢,均能见此,初起微黄不滑,次者深黄苔尚滑,甚者干黄焦黄也。”“黄色舌苔·浅黄腻薄者,微热也。干涉深黄腻厚者,大热也。”“腻者有形,揩之不去,为秽浊盘踞中宫。”《临证验舌法·验舌分脏腑配主方法》云:“舌见黄色,脾胃病也”。《中医诊断学》:“黄苔,主脾胃病,主里证、热证。”[2]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岭南人脾胃多湿热正是由于内外合邪的结果。我们知道,脾胃湿热证是中医脾胃病证中的一个常见证型,涉及多种疾病,其中消化系统疾病占多数,包括肠易激综合征、急慢性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肿瘤等。可见岭南地区以其温热气候而呈现出独有的发病特点。基于以上研究,劳绍贤教授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强调将舌苔变化作为脾胃病诊断和疗效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这是“伤寒重脉,温病重舌”在岭南地区临证中的很好体现,也是劳师脾胃病湿热证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
《黄帝内经》以“天人合一”之论,确立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整体思维的核心体系。东汉张仲景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以六经传变论治伤寒,以“病脉证并治”论治杂病。
劳教授首倡“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的现代中医学临证思维[3]。症状是疾病的临床表现,也是疾病外在的征象,是诊断疾病的重要线索,也是患者最关心的“病”痛。症状无好转或改善,即使证候、病的变化趋向好转,却同样不能为患者所认可。可见在治病过程中,症状治疗的重要,也即“急则治标”的具体体现。“证为本”是指治疗必求其本,证是疾病的根本矛盾,是症状、体征、病因、病位、疾病转归的综合总结,是疾病在某阶段的共性和总结;证与症既是一个标与本的关系,症状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可司外揣内,取类比象,这是中医的辨证特色。辨证论治则是通过现象“症状”,找到疾病在某一阶段的“证”本质,并以此为据,确立治疗的原则和具体方法。“病为枢”是指不同的疾病用不同的辨证方法,辨证要结合疾病的特点,专病配伍专药;“症为标”是指急则治其标。辨证不忘辨病,辨病不忘辨症,辨症不忘辨证。临床时根据标本缓急,把证和症、内在和外在、疾病的共性和特殊性紧密地相连。把药物放在君、臣、佐、使不同的位置以组方,做到证、病、症三者兼顾,分清主次,合理配伍[3]。
劳教授在治疗脾胃湿热证的过程中,首先是谨守病机,辨证论治。其次,在辨证基础上,结合具体疾病和病理情况,辨证、辨病结合用药,针对症与病来取舍药物,其处方治疗仍不离清热祛湿,即万变不离其中。“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的思想确立,不仅是劳师在脾胃湿热病治疗的体会,更是其学术思想确立的重要标志。
众所周知,清代叶天士对湿热证治疗倡导“分消走泄”。劳师非常推崇叶氏之论。脾胃湿热证系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蕴而化热,湿热相合而成。劳教授认为治疗宜清化湿热,临床上常以祛湿、清热药组方。在清热化湿过程中,他强调要分解湿热,尤重祛湿,因湿开则热透,湿去热孤则易消解。湿性黏腻不爽,易滞留体内,胶着不化,使病势缠绵不愈;另一方面,热处湿中,湿蕴热中,湿热胶结,可成蒙蔽清窍之虞。此即叶天士所云的“热自湿中而出,当以湿为本治”“热从湿中而起,湿不去则热不除也”。热不重时,祛湿常合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之温燥之品,因湿为阴邪,得阳湿化,而不可妄投寒凉以闭其湿或阻遏阳气。若热重于湿,则以清热为主,化湿为辅,寒凉清热与燥湿、利湿结合,使热清湿去,但清热之品不可久用、多用,待热势不盛时仍转以化湿为主。湿热之邪阻滞中焦,过用温燥则伤阴,过用苦寒则伤阳遏邪。因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喜燥恶湿,宜升则健;胃喜润恶燥,宜降则和。故脾胃湿热多见气滞不畅、枢机不利,或肝木乘土,故劳教授在清热化湿过程当中,重视理气,多在化湿热的基础上加理气行滞之品,强调治疗脾胃湿热证应以调理脾胃为主,以通达气机为要[4]。《湿温时疫疗法》云:“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化则脾湿白化,即有兼邪亦与之俱化。”
劳教授治疗脾胃湿热证自拟清浊安中汤加减,药物组成:藿香10 g,川厚朴10~15 g,法半夏10~15 g,茯苓15~30 g,广木香10 g(后下),苏梗15 g,陈皮10 g,延胡索15 g,郁金15 g,救必应30 g。方中祛湿运用了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之法,以藿香、厚朴、法半夏,芳香化浊,燥湿理气;茯苓、救必应淡渗利湿,注重祛湿同时,亦不忽视清热。正如章虚谷所言:“三焦升降之气,由脾鼓运。中焦和则上下气顺,脾气弱则湿自内生。湿盛而脾不健运,浊壅不行,虽有热邪,其内湿盛,而舌苔不燥。当先开泄其湿,而后清热,不可投寒凉,以闭其湿也。”临证加减:腹胀,加枳壳10~15 g、大腹皮15~20 g,或去藿香,加白豆蔻10 g(后下);腹痛甚,加野木瓜 (七叶莲)30 g;口甜、苔厚腻,加佩兰10 g;恶心,加生姜15 g;胸闷,去藿香,加郁金15 g,石菖蒲15 g;大便不畅,加乌药10~15 g;便秘,去救必应、茯苓,加地榆20 g或绵茵陈30 g(后下);口干,加芦根15 g。每剂每日煎煮2次,每次加清水1 500mL,煎取250mL,温服。劳教授指出清浊安中汤用于脾胃湿热证,辨证要点是舌苔有不同程度的黄腻苔。苔厚时用石菖蒲易藿香,其化湿之力强过藿香,或加用白豆蔻;厚朴化湿退苔,苔厚则用量宜大,用15 g,苔薄则用量少,用10 g。用药方面苔厚时一般不用补气补血之药,以化湿为先,邪祛湿化苔净后再行补,谨防滋腻恋邪之弊。
劳绍贤教授强调治疗脾胃湿热证应以调理脾胃为主,以通达气机为要[5]。又常喜取四磨饮化裁,以木香易沉香,选用木香、枳壳、天台乌药、槟榔或大腹皮。脘腹胀痛是脾胃湿热证最常见的症状,劳老指出:脾胃病治胀以理气为要,除满以降逆为先,治疗时在清湿热的大原则下理气降逆。腹痛无论虚实,均涉及升降失职,治以调肝和胃,达到升降和顺,则胃痛、胃胀、腹痛、腹胀、嗳气、返酸均可消失。而即使兼虚,也不能峻补,一定要补中有泻,兼顾祛邪、导滞、理气、化湿,使补而不滞,方可康复升降运作之功。
医案举例:患者谢某,女,广东省佛山人,出生于1989年7月14日,于2014年5月21日初诊。患者主诉胃脘胀闷反复一年余。自诉体质较差,长期胃脘胀满不适,饮食后加重,近日阴雨连绵,精神倦怠,时时犯困,饮食减少,恶风怕冷,夜间睡眠不宁,心情抑郁,自觉咽喉不利,大便不畅。观其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神疲懒言,表情痛苦,不时有嗳气,呃逆时作。舌质淡胖、苔微黄腻,脉沉。既往史:慢性浅表性胃炎。体格检查:剑突下柔软,按压轻疼痛。辅助检查:电子纤维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炎症。中医诊断:痞证。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证候诊断:脾胃湿热。治法:清热利湿。处方藿朴夏苓汤化裁:藿香10g,厚朴20 g,法半夏10 g,茯苓20 g,石菖蒲10 g,路路通10 g,木香10 g,荆芥 10 g,陈皮10 g,苍术10 g,人参叶15 g,枇杷叶15 g。5剂,水煎服。日一剂。二诊:2014年5月26日,患者服药后,自觉胃脘胀满稍减,精神好转,食量略增,余症状改善不少,心情亦觉舒畅。舌脉同前,前方去苍术、人参叶,加合欢皮10 g,郁金10 g,重在疏肝以健脾,改善患者的体质,提高抵抗力,再继续调理脾胃,数日而安。
按:患者素体脾胃虚弱,即使有明显的外感寒湿病史,如夏日吹空调、气候骤变、阴雨连绵等病因,也不可一味祛风散寒。本案结合劳师治疗脾胃湿热证经验,首诊以运脾化湿为主,变通藿朴夏苓汤加减化裁,二诊以疏肝理脾,次以健脾益气,层次井然,效如桴鼓。
综上所述,劳绍贤教授的脾胃病湿热证理论源于《内经》“天人合一”之论,因地制宜,提出“岭南脾胃病多湿热”之论;在继承仲景病脉证并治的基础上,强调“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三位一体的现代中医治病理念;尊崇叶氏“分消走泄”治疗湿热证的同时,对岭南地区脾胃湿热证的治疗强调湿热分解,重在治湿。并以调理脾胃为主,通达气机为要。为岭南地区脾胃湿热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开创了新的里程碑。
[1]陈虹,路艳,陈炜.岭南中医药文化调研报告[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10,12(4):71-72.
[2]邓铁涛.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41.
[3]胡玲,黄志新.劳绍贤医学文选[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6-118.
[4]劳绍贤,陈更新.脾胃湿热证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l(5):365-367.
[5]彭林.劳绍贤教授治疗脾胃湿热证肠易激综合症经验[J].中医研究,2013,26(8):34-36.
Academic Thoughts of Damp-Heat Syndrome of Spleen in Lingnan of Professor LAO Zhimin
ZHANG Zhimin
(Depar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Medicine,Guamgzhou 510120,China)
This articlemainly talk about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LAO Xiaoxian by introducing the Damp-heat Syndrome of Spleen.Professor LAO researched in digestive diseases and through its sources and pathogenesis,established his modern traditional medicine thoughts that clinical is the base,disease is the pivot,symptom is the marked.The academic ideas in treatment process of Damp-heat Syndromemay summarize as emphasing in damp-heat disintegration,focusing on governance wet,recuperating spleen and stomach,clearing and coherenting the gas in digestive system.
LAO Xiaoxian;Damp-heat Syndrome of Spleen;Lingnanmedicine
10.3969/j.issn.1672-2779.2015.02.011
1672-2779(2015)-02-0020-0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
张文娟 本文校对:任培华
201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