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速递
日前,《浙江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浙江省2015年本)》正式颁布并于5月开始实施。此次目录被认为是“放权力度最大的一次”,市场反响强烈。《浙江日报》记者为此专访浙江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
记者:2015年本的投资项目目录比较2014年版有什么变化?
省发改委负责人:新目录共包含12个大类42个小类。它的出台可以说是省政府按照国家安排部署和地方实际制作的一张新版核准项目清单。本次核准目录与我省2014年版目录相比,取消核准改为备案的有15项,新承接国家下放省级的核准事项有14项,下放市县核准事项有9项。省级核准事项数减少6项、下放事项数15项;加上2014年本已取消下放的,共取消下放事项数36项,合计减少76.6%。
与2014年版目录相比,新目录再次强化地方决策权。部分原先由国家层面核准的事项此次下放到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主要体现在能源、交通运输、高新技术等方面,如抽水蓄能电站、火电站、热电站、集装箱专用码头、民航、民用航空航天等项目;相应的,原来由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事项下放到市、县(市、区)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主要体现在城建和外商投资等方面,如垃圾焚烧、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处置等项目,均由市县按省级批准的专项规划(计划)核准。
记者:这次修订投资项目目录体现什么原则?
省发改委负责人:在起草目录过程中,我们秉持“能减则减,能放则放”的原则。项目核准的范围主要在重大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其目的是为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核准的范围和权限是由核准目录来规定,目录重要性体现于此,规定核准的范围和权限,目录之外的企业投资项目都实行备案管理。
此次修订目录的亮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减少、下放和兼顾探索负面清单等3个方面。首先最大限度地减少核准事项。修订目录严格按照国家目录界定的核准范围,省级不新增核准事项。其次是最大限度下放核准权限,对地方权限项目,除跨区域、跨流域的项目及特定依据项目外,原则上都下放市县核准。再次是继续探索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方式,明确投资建设核准目录外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
记者:如何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
省发改委负责人:为切实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浙江目录正文部分单列一条,强调项目核准机关和有关部门不得干预企业投资自主权,不得将企业经营自主权事项作为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
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是投资项目审批方面解决政府管得过多问题的一个重要抓手。政府管得多还是不多关键看核准目录。在核准目录实施以后,需要核准的比例大幅下降,大部分投资项目都是备案管理,非常有利于调动企业和地方的积极性,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记者:如何弥补事中事后监管薄弱的问题?
省发改委负责人:做减法之外,也要做加法。精简审批的同时,我们还要坚持放管并重,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和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
目前全国正在建设的在线监管平台将具有五方面功能:一是项目身份的标识功能。核准机关在受理核准申请后,系统将自动生成一个项目代码。这个代码作为项目整个建设周期的唯一身份标识,还要与社会信用体系对接。第二是项目信息在线报告功能。就是支持建立企业和中介机构的信用档案,有关信息将依法向社会公开,并纳入国家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平台。第三是信息服务功能。除涉密的项目外,所有核准备案进展情况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开,企业可凭项目代码实时查询受理情况、办理进程和审批的结果。第四是政策发布功能。支持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发布区域性、行业性发展规划和宏观政策、产业发展的信息、国土环保等方面的信息,引导企业的投资行为。第五是电子监察功能。实现对项目审批全程跟踪,及时预警和开展责任追究。
据《浙江日报》
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减少束缚电子商务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在培育经济新动力,打造“双引擎”、实现“双目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意见》明确,到2020年,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大市场基本建成。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创业、稳定就业、改善民生服务的重要平台,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意见》提出,要营造宽松发展环境,降低准入门槛,合理降税减负,加大金融服务支持,维护公平竞争。要促进就业创业,鼓励电子商务领域就业创业,加强人才培养培训,保障从业人员劳动权益。此外,要推动转型升级,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构筑安全保障防线,健全支撑体系。
追踪解读: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其自身的发展面临管理方式不适应、诚信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逐渐凸显,亟需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意见》文件共出台29条意见,从金融、信用、物流、人才、安全、税收等七大方面,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破除了阻碍,指明了方向。这条依托“多部门联动、全方位推进”的电子商务全产业链无疑将获得跨越式发展机遇。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要求抓紧推出一批激活市场、释放活力、有利于稳增长保就业增效益的改革新举措,使改革新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力
《意见》提出:要持续简政放权,加快推进政府自身改革。要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要落实财税改革总体方案,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要推进金融改革,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农业农村和科技体制等改革,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深化民生保障相关改革,健全保基本、兜底线的体制机制。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促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要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效。
追踪解读: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经济体制改革任务更加艰巨。《意见》整理出39项年度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牢牢把握问题导向,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有利于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持续提高改革方案质量,进一步提高改革实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对充分激发社会资本活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在改善民生中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作出了重要部署
《意见》明确,立足于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形成有效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范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培育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市场。着力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存量项目改造,争取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减少地方政府性债务。在新建公共服务项目中,逐步增加使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比例。《意见》要求,构建保障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规范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实施。
追踪解读:近年来,政府融资平台的缺口和预算内的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投资遇阻。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利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激发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于是,PPP项目一跃而起,成为扫清上述障碍的主力军。《意见》的出台,有利于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在改善民生中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