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凤娇
(伊春日报社,黑龙江 伊春 153000)
时政报道历来是党报的重头戏,是党报发挥主要功能的重要手段,各级党报都非常重视。对时政新闻的报道,一般都有固定的格式和套路,常常给人以“千篇一面”的感觉。从读者来说,容易造成阅读疲惫和乏味;从记者来说,写作时思路枯竭、文笔僵化。面对众多生活类报纸以及新兴媒体咄咄逼人的态势,党报的时政报道若不能推陈出新,进行深度挖掘,很易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如何写好时政新闻,使时政新闻更加接地气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时政新闻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关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报纸、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中,时政新闻不仅占有很大比重,更代表着权威的声音,所以,时政新闻记者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当前时政报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特别强调宣传政策、指导工作,忽视了依照新闻规律报道新闻,在报道思路上重“人”不重“事”,群众关注的有价值新闻事实经常被淹没在会议材料和领导讲话中,再有就是报道的内容比较单一,不注重会议新闻的延伸,不少会议新闻经常是一事一报,不注意事件本身的关联度,在会议中透露出的有用信息,如果记者不能从全局的角度来分析,就会导致很多具有新闻价值的素材被忽略。特别是很多时政新闻涉及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领域,在报道角度上,要注重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追求大众视角,寻找新闻亮点。应当把领导参加的会议新闻,重点放在事上,从领导讲话和会议材料中选取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将这一事件与群众的关系联系起来,避免出现令人生厌的会议程序报道和空话套话,如何利用有限的篇幅,将领导的工作部署和群众的关注点有机结合起来,是会议报道取得成功的关键。
如何让调研类新闻稿件出彩出新,考验着记者的综合素质。特别在跟随领导调研时,作为一名随从记者并不是单纯的就领导讲话而撰写新闻稿件,而是用记者敏锐的观察力,在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中发现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包括领导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如何进行工作指导,如何与广大基层百姓交流,千方百计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等处入手,并紧密结合当前市委市政府的方针政策、紧扣时代脉搏进行深入思考,再着手写稿。要通过每篇报道,使广大市民感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为民务实的工作作风,让市民知晓当前全市发展的主基调。比如,在2012年5月28日《伊春日报》发表的一篇伊春市长高环深入到金山屯区视察棚改和旅游名镇建设时的一篇稿件,标题是《争做速度的领跑者标杆的创造者》。这个标题用最简洁的语言,深刻表达出本次领导调研的目的,就是要让全市各地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棚改工程中争先恐后地争做速度的领跑者,标杆的创造者,将这“头字号”民生工程做好做实。标题将市长想要向全市发出的声音进行了准确而生动的提炼概括,抓准调研的要旨,反映工作的精髓,能勾住读者的视线,进而引人入胜,取得有效的传播效果。再如,在2013年11月25日《伊春日报》刊发的一篇伊春市长高环在视察南山公园獾子岭野雪越野项目时的一篇新闻稿件,标题为《把滑雪作为一个牵动性产业来抓》,伊春作为一座旅游城市,多年来一直受季度影响导致冬季旅游出现短板,但是随着伊春滑雪项目的不断升级,极大地吸引了国内外许多滑雪爱好者纷纷走进林海雪原,体验滑雪快感。
时政新闻记者的优势在于,更多机会参加全市性会议、专题会议、座谈会以及跟随领导同志到基层采访调研、会见等各类活动。因此,在完成好规定任务的同时,如何充分利用时政报道的机会和优势开启“信息富矿”,从中筛选出值得进一步开掘的新闻线索,拓展自选新闻的空间,对记者来说至关重要。记者要将发现的新闻线索进行深度挖掘,要走进生产一线、走进火热的生活、走进改革的生动实践中,与采访对象同吃同宿,亲身体验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点滴事迹,这样采写出来的稿件一定清新朴实、生动鲜活、有血有肉有深度。
如2014年,笔者在伊春市养猪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暨伊春森林猪销售合作社成立大会上了解到,我市引进了生猪全程可追溯系统,也就是说“伊春森林猪”从此有了自己的“身份证”,笔者及时采写了一篇题为《“伊春森林猪”有了“身份证”》的稿件,使得伊春森林猪一度在伊春市走红。由于该市生猪养殖量剧增,产品销售成为制约生猪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此,伊春市畜牧兽医局引进物联网技术全程可追溯系统,通过与传统合作社进行有效对接,打开了伊春森林猪销售出口,以销供养,做大做强养猪产业。随后,笔者紧抓这一新鲜事物,又深入到我市多个林业局多个林场养猪基地,深入多家森林猪全程可追溯专营店,进行了大量细致入微的采访,采写了一篇题为《伊春森林猪全程可追溯》的深度报道。
接地气要树立群众观点。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习近平同志也多次强调:多接地气,才能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不带着深厚感情去联系群众,就可能是“作秀”……转变作风就是要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的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接接地气很好。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对我们现阶段新闻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采访写作手段趋于便利的今天,要想写出真正的好新闻,要想真正触摸到人民的脉搏和生活的本质,依然离不开“光着脚板跑新闻”、“田间地头当舞台”的精神。特别是时政报道要让充满真情实感和鲜活生动的文风代替那些浮夸、空洞的文风,让现场感强、故事性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代替那些道听途说、充满“八股味”的报道,新闻工作者就得心怀虔敬、脚踏实地地向群众学习。深入基层、深入生活,访有所得、言之有物,这既是对新闻工作者作风的砥砺,更是对改进文风的一种推动。所以,只有真正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就能写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作品,使新闻职业和新闻报道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一言以蔽之,老百姓就是新闻宣传工作者的“地气”。接地气就是“带着政策沉下去,带着民意浮出来”,就是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营养、选取素材,就是用老百姓的话,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如此,才能杜绝空话、套话、假话,用实实在在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文风,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