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宇国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文化产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类高职毕业生就业环境更为复杂多变,职场竞争日益激烈,职业适应能力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其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职业适应能力培养是每位走向工作岗位与从事社会活动的毕业生必须面对的问题,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和用人需求看,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与迁移能力已成为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核心内容。因此,如何提高艺术类高职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不仅关系毕业生职业发展成功与否,也关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素质教育成效。
艺术类毕业生对于就业往往抱有很高的期望,大都趋向于大中城市、专业对口和高薪酬就业,因为艺术类学生的培养是一个高投入的过程,加之艺术文化市场的大繁荣和行业的高利润性质,毕业生希望就业后能获得高回报。但是,一方面,近几年社会艺考热和高职院校纷纷招收艺术类考生,使得艺术类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艺术类行业竞争加剧,企业对艺术人才需求数量却在减少,艺术类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以设计类为例,根据浙江人才网统计2014 全年共160 家用人单位,提供5708 岗位,与往年相比用人单位数和岗位均在下降。而浙江省2014年艺术设计传媒类毕业生人数为6987 名,毕业生就业率为95. 9%,低于浙江省高职高专平均就业率。因此,艺术类企业在选择时就更加关注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的待遇相对较低。[1]其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时过于注重专业对口。由于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毕业生就业的行业相对比较单一,而且学生在校期间过于强调专业技能和艺术特性,使得工作后重新学习新的技能进行转行难度较大,因此艺术类毕业生转行的意愿很低。最后,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范围过窄,扎堆于大中城市就业,除了区域经济差距外,毕业生还认为城市里有良好的艺术氛围和丰富的艺术资源,更多的毕业生还有从众和攀比心理。[2]这都极大地限制毕业生的就业范围,造成毕业生就业地域不均衡。以上现状造成艺术类毕业生心理的职业期望与现实职场前景、待遇存在较大落差。
艺术类毕业生固然有在校养成的基本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但往往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而且艺术类毕业生自主意识强,不愿受工作中的制度约束。由于相对独立的艺术学习和创作过程,使得他们崇尚自由散漫,且在校期间缺乏有效的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使得他们工作责任感和合作意识相对较弱,喜欢单打独斗。而用人单位除了看重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外,更加注重企业成员之间的团队精神,并要求他们服从管理。其次,艺术类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性不强,对于岗位角色转变和工作环境缺乏足够的适应能力,同时,由于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较弱,导致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不足,存在眼高手低现象。第三,毕业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弱。不仅不能恰当地处理与领导之间、同事之间和客户之间的关系,而且常常忽略基本的办公礼仪和日常行为规范。最后,毕业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艺术类毕业生往往自信心强,且工作中做错事经不起领导问责,工作中缺乏恒心与毅力,容易轻言放弃甚至辞职。这些问题无疑对艺术类毕业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构成极大隐患,也不利于其成长。
根据麦可思调研的中国2012 届、2013 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离职率,其中艺术设计传媒大类高达53%,高出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离职率10 个百分点。这除了与艺术类毕业生专业从业的特殊性、毕业生对职业发展知识的缺乏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淡漠有关系,还与高职院校缺乏对毕业生就业后提供多样的后续教育服务有关系。首先,高职院校与毕业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的渠道。高职院校既要为学生在校期间提供综合素质提升平台,也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后续服务,而目前学校与毕业生的沟通联络还处于无序、低效和自发的状态,对毕业生就业后调研不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真实性。其次,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把毕业生就业后续指导和服务作为学校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形成职前教育和职后服务相贯通的办学理念和机制。学校认为毕业生离校即为终结就业服务,以至于毕业生就业后职场出现不适应,无法得到母校有效的帮扶与指导。最后,毕业生往往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充分了解和明确的职业目标,工作后仍不能很好地适应职业发展需要。而且,用人单位很少涉及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员工培养提升机制也缺乏投入和有效保障。
艺术类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职业岗位的转换提速,企业更加注重员工在不同岗位的适应与迁移能力。因此,研究艺术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后职业适应能力具有三方面的效应和意义:第一,是毕业生终身学习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需要。求发展、求成长是毕业生普遍的美好愿望,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就业后能否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为毕业生提供多样化的后续教育服务和个性化的岗位培训,满足其职场继续提升岗位技能和技术培训要求,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毕业生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毕业生职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第二,是用人单位提升人才质量与保障的客观需要。毕业生就业后职业适应能力的高低实质上就是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招聘具有就业后服务保障的艺术类毕业生,不仅员工的技能提升有了基本保障,而且企业等于了拥有高职院校就业服务资源,同时也能与高职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资源平台,实现就业质量与企业人才质量“双提升”。第三,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要。重视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后职业适应能力,有助于高职院校反思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关注艺术类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有助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有利于塑造高职院校良好的社会形象,还也有利于搭建起高职院校艺术类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了高职院校就业市场的开发与维护,实现高职院校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双赢”。
艺术类毕业生职场竞争拼的不仅是专业能力与素质,而且包括能较好地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的能力[3],这些能力是尽快适应职场进而胜任更高职位的关键。因此,艺术专业毕业生应具备适应职业的四大转变能力,一是角色转变的能力,即具备从学生角色向员工角色转变的能力,毕业生要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和调整自身期望值,树立企业人意识,将自己作为企业一员来看问题、想问题和处理问题。二是心态转变的能力,即具备从学习知识转变为积累经验的能力,艺术类毕业生要及时调整心理落差,适应从学生时代的精英到工作单位的基层人员,从一枝独秀的行为习惯到精诚合作的团队意识。三是行为转变的能力,即具备从学习转向执行的能力。对企业来说,战略可以复制,差别在于执行。[4]执行力就是一种工作态度,毕业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执行力,才能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取得成功。四是岗位转变的能力,即具备职业转变的迁移能力。学习和创新已成为一种保障个体、企业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基础核心,毕业生只有不断适应岗位变化,并能胜任同一专业领域的各相关岗位,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胜出。
由于艺术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技法和写生等艺术实践中,所以在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却对文化素质的提升不够重视。爱因斯坦指出“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却不能给予人知识和人生价值的感悟。”[5]人才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提升艺术类毕业生综合素质重要手段就是通过不断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提高文化修养积淀,进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艺术修养和职业竞争力。其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职业形象。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要处理好与同事、客户和上级之间的人际关系就要注意及时沟通和维护,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合作能力,不仅可以为自己营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有利于自身职业发展。最后,结合就业环境做好个人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就是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合理选择职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路径。当个人职业目标与就业环境发生碰撞时,毕业生要及时调整好心态,在了解就业单位的经营理念和企业规划后,适时调整个人职业计划,尽可能做到与企业经营规划一致,达到个人与企业“双赢”的效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促就业创业体制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艺术活动和艺术创作的特性对于学生个性发展与思维方式有着特别的要求,艺术类学生思想活跃,敏锐且富有创新精神。同时,艺术类毕业生由于具有一技之长,在自由职业、自主创业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适合作坊式的自主创业,具有成本低,投入少和创业起点门槛低的特点。[6]首先,艺术类高职毕业生可结合专业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通过参加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掌握创业所需的知识,提高自主创业的能力和成功率,比如现在社会上青少年艺术教育的需求量很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艺术类毕业生可以举办各类培训机构进行自主创业。其次,艺术类毕业生要拓展多种渠道实现就业。如今的就业市场,僧多粥少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艺术类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领域和就业范围,到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小城市去就业。再次,艺术类毕业生可以以“艺术个体户”形式灵活就业,由于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毕业生可以以个体的身份承接项目独立完成,也可以自由创作,通过买卖产生经济价值。[6]最后,高职院校要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创业实习基地和孵化基地,为艺术类毕业生初创企业提供低成本的经营场地和各项创业孵化服务,也要为创业的艺术类毕业生提供咨询指导和跟踪服务,帮助毕业生解决创业初期在技术和管理上的各种问题。
对于刚进入陌生工作环境的艺术类毕业生来说,往往会有紧张、焦虑和容易出错等各种职场不适应的状况。首先,用人单位应加强岗前培训,让毕业生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各种规定和办事流程等,尽快使其适应职场。同时,也有助于毕业生自我规划和自我评估,当毕业生能最大化地了解自己后,能更准确的寻找到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工作岗位和平台。其次,用人单位提供机会帮助毕业生尽快走出职业初期困境。艺术类毕业生经过培训锻炼后,用人单位应适时安排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让毕业生独立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除了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外,应给予表扬和奖励等激励政策。当个人能力与具体工作岗位要求不匹配时,尽可能考虑为其内部转岗,发挥其长处。最后,选派好艺术类毕业生上岗后的第一任导师。第一任企业导师不仅是用人单位文化的代表,其言传身教以及对毕业生的态度非常关键,对毕业生今后职业发展影响极大,也会影响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印象和评价。[4]
毕业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也是高职院校就业后关注和服务“客户”,同时毕业生又是学校宝贵的社会资源。高职院校从艺术类专业的实际出发,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对毕业的艺术学生实行动态管理服务机制,对不同毕业生按要求和层次进行分类登记管理,并有针对性的为艺术类不同毕业生“量身定做”服务与指导。其次,建立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后信息反馈机制。对已毕业学生的信息按专业、班级、地区和行业分类建立资源库,及时掌握和调整毕业生就业后动态信息,指定专人负责与毕业生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将就业后信息整合分类提供给学校,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实证依据。再次,为艺术类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内容,根据艺术类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等就业形式多的特点,可以为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创业咨询服务等,同时也提供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等多种优质服务,帮助毕业生提升更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能力。最后,完善多样化的服务形式和方法,可以采取上门服务、定点服务和在线服务等服务手段,也可以采取一站式的服务形式,同时根据服务内容按免费服务、有偿服务以及其他服务进行划分,满足艺术类毕业生多样化的需求服务,实现高职院校与毕业生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1]邹兴平,艾楚君.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特点与问题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 (16).
[2]李刚. 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J]. 艺术教育,2008 (11).
[3]史昕. 越剧表演专业人才就业适应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 (4).
[4]姜宇国. 论高职毕业生就业后职业适应性问题的和就业能力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 (3).
[5]徐咏.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特性研究[D]. 复旦大学,2010.
[6]袁江名. 高校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和对策研究[J].大舞台,201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