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长松 蔡月亮
多中心与去中心:融合媒介使用主体存在特征及影响*
□文│陈长松 蔡月亮
本文在分析融合媒介的空间特性与主体自由切换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融合媒介使用主体呈现的多中心与去中心的存在特征,并认为这些特征对主体碎片化的阅读行为及主体的社会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多中心 去中心 主体 融合媒介
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融合媒介逐渐成为业界、学界关注的焦点。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融合媒介成为主导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媒介新闻产制的方式,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可抗拒的推动作用,更彻底颠覆了传统传播过程中的传受关系,媒介使用主体凭借融合媒介这一“智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动传播者。当前关于融合媒介与媒介使用主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媒介使用主体如何利用融合媒介展开传播活动及相关影响方面,关于其存在特征的研究则较少。本文尝试从空间的视角对融合媒介使用主体的存在特征及影响进行讨论。需要指出的是,本文讨论的是一种趋势,一种正在兴起并有可能成为普遍性情状的主体的存在特征,这就排除了少数绝对化的叙述。
相较于传统媒介的使用主体,融合媒介的使用主体可以在由融合媒介构建的各种精神空间中自由切换,这种自由切换的特性与融合媒介在物质空间、精神空间以及社会空间等三方面表现出的空间特征密切相关。
1.融合媒介的空间特性
法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空间理论家亨利·列斐伏尔将空间分为物质、精神、社会三种形式。列氏划分的三种空间形式打破了传统上按物质和精神对空间的二元分类,将人们对空间的认识推进到了“三元辩证法”时代。以空间理论考察融合媒介的空间特性,即是考察融合媒介在物质空间、精神空间以及社会空间等三方面的空间特征。
物质空间指以物质形式存在的空间,强调空间的物理属性,主要表现为地域空间。所谓融合媒介的物质空间是指融合媒介存在与使用的现实地域空间。在微观层面,融合媒介的使用空间偏向于个人私密空间。作为一种空间形态,私人空间属于私密空间,具有封闭性、排他性和不可侵犯性。私人空间的上述特性具有延展性,其中发生的一切行为原则上也具有上述特性,这也包括融合媒介的使用。需要指出的是,融合媒介因与个体的附着关系而表现出更强的个人性、排他性与不可侵犯性。事实上,手机、iPad等融合媒介在公共场合中的使用也因公民人身自由的不可侵犯性而不可侵犯。
精神空间是指由相关意向和符号建构的意义空间,突出空间的精神属性,主要表现为媒介的内容空间。所谓融合媒介的精神空间即是指融合媒介存载的内容空间。相较于传统的媒介精神空间,融合媒介是一种高度开放的空间形态,其中含纳了众多不同的子空间。融合媒介兴起之前,主体通常难以在不同的大众媒介精神空间之间自由切换,更遑论同一时空中的自由切换。融合媒介兴起后,融合媒介技术让主体在同一时空中自由切换于不同的媒介精神空间,甚至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
社会空间是“由社会生产同时也生产社会的空间”,[1]突出空间的实践特征,主要表现为媒介的实践空间。因而融合媒介的社会空间主要是指融合媒介使用主体通过能动性实践而生产的融合媒介社会空间,其不仅是宏观社会空间的构成部分,也参与宏观社会空间的生产过程。社会空间的实践性主要通过众多主体的主体间性予以实现。融合媒介环境下,主体可以通过不同空间的自由切换,更好地实现主体间性努力达成的文化认同,影响社会发展。
2.主体的自由切换
主体的自由切换是新媒体条件下主体在多个媒介精神空间的切入转换状态,这是一种自由流动状态。这一是缘于主体的自身需要,二是新媒体技术提供了多种媒介精神空间共时态存在的可能性。
如列斐伏尔所言,“空间与自然场所的鲜明差异表现在它们并不是简单的装置:它们更可能是互相介入、互相结合、互相叠加——有时甚至互相抵触与冲撞”。[2]然而,“叠加”“介入”“结合”等空间“胶着”样态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介的使用个体(受众)可以在不同的媒介精神空间中自由切换,更不意味着使用个体能够实现多种媒介精神空间的共时态存在。事实上,主体在不同精神空间的自由切换只有在融合媒介条件下才能实现,这是由融合媒介空间的独特性带来的。一方面,融合媒介具有鲜明的个人媒体的性质,与主体的关系更密切,像是人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人的延伸”功能,其使用空间具有私人空间的特点。作为媒介使用空间,私人空间的封闭性、排他性和不可侵犯性为融媒使用主体在不同媒介精神空间中的自由切换提供了“安全”保证;另一方面,融合媒介技术为媒介使用主体的自由切换提供了技术支持,基于Web3.0技术的多空间共时呈现技术以及网络的匿名性、交互性、即时性等特点,在技术层面上为融合媒介的使用个体在不同媒介精神空间中的自由切换、实现多种精神空间的共时态存在提供了可能。
媒介使用主体的存在特征是指媒介使用主体在媒介传播实践中表现出的主体特征,这种特征是客观的。相较于传统媒介传播实践中主体的“稳定性”与“固定性”存在状态,融合媒介的使用主体呈现出多中心与去中心的存在特征。
1.主体的多中心存在
传统媒介环境下,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媒介使用主体只能“存在”于“特定”的媒介精神空间,这种特定性赋予了媒介使用主体空间实践行为的专注性,有助于单一主体的建构。此种条件下,主体即是唯一的一个中心。融合媒介环境下,媒介使用的情况与传统媒介有着巨大的差异。有学者研究了手机媒介的使用,“手机屏幕将空间和时间约束进一步打破,短信和微博的流行让人和人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前所未有地减弱”。[3]融合媒介条件下,融媒使用主体在特定的时空中可以在多个媒介精神空间中实现共存。如果考虑到媒介精神空间与主体建构的一一对应性,那么融媒使用主体的这种多中心的共存状态必然建构了多个主体,这就是所谓的融媒使用主体的多中心存在。
波斯特在讨论印刷文化与主体建构时认为,无论是对读者还是作者,印刷文化都倾向于将个体建构成一个有所依据的本质实体,[4]一个有着稳定和固定身份的实体。应该说,印刷文化对个体的“主体性”构建“惠及”整个传统媒介尤其是大众传媒的使用主体。在传统媒介环境下,媒介使用者的身份是相对稳定和固定的,身份的稳定与固定让传统媒介使用主体的媒介实践更具专注性。随着融合媒介的出现及成为主导的个人信息传受媒介,波斯特所说的印刷文化“构建”的有所依据的本质实体遭到了解构,融媒使用主体的身份不再稳定和固定。
如上所述,融合媒介让主体在同一时空中可以在异质的媒介精神空间中自由切换,不仅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还可以实现异质媒介精神空间的共时态存在。相较于传统媒介环境下主体空间实践的专注性,融合媒介主体的空间实践在呈现多中心状态的同时,也造成了传统专注性空间实践主体的“分裂”。运用融合媒介提供的新技术,媒介使用主体可以隐匿部分或全部真实身份,甚至“重造”一个或多个“身份”,在不同的媒介精神空间中自由切换。由此,主体越来越呈现出或真或假的多重“身份”,这就打破了传统媒介使用主体身份具有的稳定性和固定性特征。
2.主体的去中心存在
如前所述,融合媒介使用主体的空间实践呈现出多中心的特性。然而,如果我们从二律背反的角度考察这一问题,那么融合媒介使用主体在呈现多中心特性的同时,也必然呈现出去中心的特性。特定时空中,无论主体共存于多少个异质空间,融合媒介的使用主体只有一个,这是客观事实。因此,主体在呈现多中心状态、塑造多重身份的同时,也势必对使用主体产生“分裂”性的影响,原本单一的主体分形为多个主体,这就是所谓的主体的去中心存在。
需要指出的是,融合媒介使用主体通过自由切换实现的多种空间的共时态存在也是遵循线性时间先后展开,但由于融合媒介多界面技术的支持,线性时间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应该说,融媒使用主体的这种多空间的共存状态也必然对主体产生“分裂”性的影响。应该看到,主体的多中心存在是与身份的重塑紧密联系的。通常情况下,不同的精神空间需要不同的身份,当主体同存于不同的异质精神空间时,主体也需要不同的身份扮演不同的角色。应该指出的是,多空间共存的主体虽然要塑造多个身份,扮演多个角色,但是各种身份、角色之间却不能发生冲突,必须“和谐共存”,否则就会导致主体在某个空间甚至多个空间的角色扮演失败,交流无法维续。在共存的每个精神空间尤其是异质精神空间中,主体都需要投入“足够”的精力与专注力,这就让主体呈现出“一心多意”的实践形态,这既不同于传统媒介环境下主体“一心一意”的专注性实践,也迥然于“三心二意”的散乱性实践。融合媒介使用主体的这种“一心多意”的“专注性”实践形态正是融合媒介使用主体去中心化的现实延伸。
如上所述,融合媒介使用主体在呈现多中心特征的同时,也呈现出去中心的特征,这种相反相成的存在特征必然给主体带来长远的影响。以下仅从传播学的视角,就主体的阅读行为与主体的社会化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1.深度阅读与碎片化阅读
阅读不仅关涉个人的自我发展,也关系一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于个人而言,阅读既是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是成为合格、健康的现代公民的必由之路;对社会而言,阅读普及率的高低意味着社会精神状况的涨落,这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强弱。相较于浅阅读,深度阅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深度阅读通过促进公民的“精神发育”,来培养合格、健康的现代公民,从而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碎片化阅读,主要指的是对类似微博、手机这种短的内容,或者长的内容被拆散后通过零碎时间进行阅读的一种方式。[5]尽管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和期刊阅读,可以归为碎片化阅读,但其主要是伴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融合媒介兴起的。通常认为,碎片化阅读存在易让主体思维分散,导致浅层次理解、难以系统思考、弱化判断能力等弊端,这些弊端与深度阅读追求的系统、深度与判断力的提升是相矛盾的。本文则认为,融合媒介背景下,碎片化阅读与深度阅读之间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在一定意义上,两者是统一的。
如前所述,融合媒介使用主体具有多中心与去中心的双重存在特征,这种双重存在特征在“消解”原本主体单一中心地位的同时,可以让主体分形为更多的主体,存在于多个媒介精神空间,在每个媒介精神空间中都可以“建构”一个中心。单一主体分形为多个主体,必然对深度阅读状态产生影响。一方面,主体的时间、精力被分散了,打破了深度阅读实践的专注性;另一方面,主体的多中心塑造了主体的多重身份,破环了深度阅读实践建构的稳定、固定的主体身份,主体的阅读实践表现出碎片化的特征,这是一种“一心多意”的实践形态,是对传统“一心一意”的深度阅读实践的背离。在此意义上,碎片化阅读与深度阅读确实存在矛盾。然而,如上所述,“一心多意”并不是“三心二意”,主体的分形并不意味着主体的“分裂”。事实上,“一心多意”本身不仅反映出主体的能动性,也能因为意向的多向度而扩展主体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这是一种“交互式”的阅读,有利于主体的判断力的提升。应该说,尽管碎片化阅读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负面效应,但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我们所能做的是顺应这种“一心多意”的阅读状态。
2.“社会化”与“宅化”
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人经由社会化将外在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6]家庭、学校、社会群体以及大众传媒是个人社会化过程的主要路径。宅化,通常认为是伴随融合媒介兴起而逐渐盛行的热衷于待在个体空间(住宅)的社会现象。应该说,自迈入现代社会,人类就变得越来越“宅”了,但是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宅化”则与融合媒介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媒介是社会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但是通常认为走入社会、与社会发生密切的联系是个人社会化更为重要的路径。因此,通常认为“宅化”不利于个人的社会化。本文则认为,伴随着融合媒介成为社会信息传受的主导媒介,“宅化”开启了异质主体间相互了解和认同的可能性,更有利于实现个人的社会化。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宅化”具有追求个人感受和独立的象征意义,并不包含消极被动的“家里蹲”等“伪宅”行为。
传统媒介环境下,主流社会空间与边缘社会空间之间的“区隔”是分明的。只有为主流群体所承认的社会空间才能成为主流社会空间,获得公开表达的机会;边缘社会空间则因主流群体的排斥而以隐性的失语状态存在。应该看到,媒介话语和空间的生产关联密切,“空间被列为生产力与生产资料,列为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及特别是其再生产的一部分”。[7]主流社会空间和边缘社会空间的话语区隔直接带来两种后果:一是绝大多数社会主体生活在主流社会空间中,少有机会接触边缘社会空间,甚至不同的边缘社会空间之间也少有接触;二是出于安全的考量,边缘社会空间中的个体藏匿、放弃某些身份,被动接受主流社会空间的“型塑”与“规诫”。上述两种后果均给不同社会主体尤其是异质社会群体间的“认同”设置了障碍。融合媒介则打破了这些障碍,其使用主体在多个空间的共时态存在突破了传统媒介环境下媒介使用者存在空间的单一中心状态,主体由此呈现出多中心的样态。运用融合媒介技术,不同的个体、群体不仅可以通过自由切换进入不同的话语空间,也可以根据需要创造一个属于自身的话语空间,传统媒介环境下不同话语空间的“区隔”逐渐弱化,这就为社会主体尤其是异质主体间的接触和了解带来了可能。因此,融合媒介在促进不同群体、不同主体以及主体与群体间相互认同上具备更大的可能性,进而能够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主体间、群体间的意义交流、分享与互动,使得不同主体能够认同统一规范、准则,并且被主体内化为自我的选择,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融合媒介环境下,“宅化”能够使异质主体间相互了解,创造了更多的认同的可能性,也有利于实现个人的社会化。
融合媒介使用主体呈现出多中心与去中心出存在特征,这种特征虽然造成了主体的碎片化阅读及“宅化”行为,但这些行为与传统的深度阅读实践与个体的社会化并不矛盾,根本上,它们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主体的自由发展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
[1]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M].Oxford:Blackwell,1991.转引自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姜浩.四种屏幕:传播媒介的空间特性[J].现代传播,2011(12)
[4][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姜炜宏.警惕,碎片化阅读[EB/OL].求是理论网.http://www.qstheory.cn/lg/rpzm/wh/201204/t20120423_153152.htm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融合媒介的空间特性与新闻影响力生成扩散研究”(12YJC860002)和淮阴师范学院青年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1HAQNZ1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