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云
[案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可见,一个人如果连一点一滴的小事都做不好,是做不成一番大事业的。
知易行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室卫生应该是能自己做好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开学第一周,我仔细观察,就发现了很多问题:互相推诿,希望别人多做点,自己少做点;听说做清洁,都想提前回家,似乎可以只顾学业,而不管教室卫生不卫生;更有甚者,有的学生用钱买同学的劳动力;还有一些学生对教室保洁做得不够好,有时早上还算干净的教室,到中午就一片狼藉了。
针对以上现象,我利用班会课与学生们展开了讨论。先讲现象,有调查才有发言权,我说的话都各有所指,很多学生低下了头。再讲道理,要爱护教室卫生,要热爱劳动,这样的道理学生不懂吗?他们当然懂,但缺乏感染力。这次我给他们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典故,并大大地发挥了一番。也许,我的即兴演讲触动了学生,大家都表现出若有所思的样子。最后,我提议,这学期卫生值日小组的安排由他们自己说了算。听到这句话,学生个个喜笑颜开。很快,师生共同制定了卫生值日新方案。
这个新方案是: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每小组由6个成员组成,组长自己推荐产生,每小组连续值日一周,一周值日结束,由其他小组同学打出综合评价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算出该小组的最后得分。一轮下来,评出卫生值日一、二、三等奖,然后再依次循环。方案一出,学生们拍手称快。很快,卫生值日小组诞生了。组合方式有三种:有全部是女生组合,问其缘由,说做卫生时没有男生疯闹,会更迅速一些。有全是男生组合,问其原因,说他们是好朋友,当然要组合在一起。也有男、女生组合,问及原因,女生说,有几个男生大力士多好啊,拖地就由他们包了;男生则说,有几个女生多好啊,清抽屉这细活就由她们代劳了。不管是什么形式的组合,都是学生自愿的。
“预祝每个卫生值日小组的同学合作愉快,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一个干净、舒适的教室里学习。”“好!” “行!”从同学们响亮的回答中,我知道新方案成功了一半。
新方案的实施让教室的卫生情况大有改观。一天早上,当我走进教室时,在教室的前门上发现了一段文字:
亲爱的朋友:
您已走进无“尘”区,请帮助保持。谢谢!
Sunny girls
“Sunny girls”,一群阳光女孩,是哪几个?我在教室墙上的卫生值日表里找到了她们——几个精灵古怪的女孩子。小组长是大队委诗琦,组织能力强,还是一位写作高手。难怪有这样的创意、这么简洁的文字!
这一段文字带给我惊喜。我想这又是一个难得的教育机会。俗话说:“打江山易,保江山难。”第二小组的这一创意对提醒全体同学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太重要了!于是我大张旗鼓地表扬了她们。同时,我又善意地给她们指出了问题,也借此启发大家。如:门上的“清洁文化”措辞可否更婉转些,鼓励他们写出更有人情味的话语来。
果然,第二天,门上的“清洁文化”就有了变化: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
当你们心情舒畅地走进教室时,有没有发现我们背后的努力与汗水?希望这样优雅的教室环境不是一周,而是永远。
这一天的“清洁文化”较前一天更温馨,更富人情味,而且感染力更强。
星期五,听说双休日美术联考会在学校设考场,第二小组的Sunny girls又对考生们说话了。因为她们知道,美术考试时,稍不注意就会把颜料弄得到处都是,严重影响教室卫生。我在门上看到的“清洁文化”内容是:
亲爱的考生们:
六(1)班为您提供了优良的卫生环境,也请帮助保持,多谢合作。
我想,当那些参加美术联考的考生们看到年龄比他们小许多的小学生写在门上的“清洁文化”时,拿画笔会不会格外注意,格外留情呢?
第二卫生值日小组的这番创意给了其他小组启发与思考,他们也纷纷效仿。一时间,学生们打扫教室卫生的劲头更足了,连门上的“清洁文化”更是花样翻新。每天学生们一进教室,都要阅读一下门上的“清洁文化”。如此,教室卫生工作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反思]
对打扫教室卫生的一次小小改革,笔者深有感触:是什么促成了学生思想、行为的改变?仅仅是卫生值日小组成员排列组合的改变吗?显然没那么简单。
1972年,联合国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明确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段话中的三个“必须”,让笔者深刻体会到学生的成长最终要靠自我教育来完成。
自我教育就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是学生自觉主动的思想与行为控制,也是学生自我意识觉醒、实现自我超越最为重要的能力。在这次打扫教室卫生的改革中,笔者就成功地唤醒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卫生值日小组由学生自由组合,卫生值日任务由学生自主分工合作,卫生值日效果由学生自主评价反馈。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怎样选择合作伙伴、怎样合理分工合作、怎样珍惜劳动成果,責任意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也就在无形中得到了培养。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这是教育的至高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从他育走向自我教育,这才是学生不断成长的不竭动力和正能量。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湖北武汉 430079)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