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新京报》曝光腾格里沙漠附近工业园区将沙漠变成巨型排污池的事件,受到媒体的持续关注。报道称:8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腾格里沙漠边的阿拉善左旗额里斯镇,蓝天白云令人赏心悦目。但这里的美景却被一股浓烈的刺鼻气味笼罩着。近年来,内蒙古和宁夏分别在腾格里沙漠腹地建起了内蒙古腾格里工业园和宁夏中卫工业园区,引入了大量的化工企业。当地居民说,这些企业正在将未经处理的污水源源不断地排入沙漠,同时也在开采着地下水用于生产。(新京报,9月6日)
作为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中分布着数百个存留数千万年的原生态湖泊,这些湖泊水源主要来自周围山地潜水,植被大多数为无积水或积水面积很小的芨芨草、马兰等。这里是沙漠的主要牧场,是当地牧民的主要集居地。作为一种特殊地形地貌,沙漠的生态环境相当脆弱,破坏之后很难恢复。那些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沙漠,以及为工业生产而进行的地下水过度开采,不仅对于地表的植被、沙漠湖泊,而且对于地下水,乃至整个沙漠生态系统的影响,无疑都是致命的。
据媒体报道,腾格里工业园区投资3600万元打造的日处理污水量可达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依然被闲置,问及理由,腾格里镇的阿拉腾巴根书记解释称因污水厂当初的设计量过大,而现在需要处理的污水量达不到污水厂的启动标准,一旦启动,厂子就要赔钱。一方面是每天晚上偷偷排放从而形成巨型污水池,另一方面则是污水处理厂闲置不用。二者之间的逻辑矛盾何以调和,恐怕只能祭出当地官员的一句真言:“变废为宝。”
的确,在要收益、要利润的投资者和要发展、要增长的官员眼中,沙漠里排污也许就是“变废为宝”的典型之举。他们并不关心,他们眼中的废物其实是当地牧民的宝物,他们的举动损害的是当地牧民及其子孙的利益。而所谓“污染祸害子孙”的警句,对于他们并不起作用,因为他们的子孙不在当地,他们在当地只有利益。
从媒体报道可以看出,当地化工厂“沙漠排污”的情形并非个例。为防止“污水直排沙漠”的违法行为被发现,化工厂显然做了不少“工作”:污水池位于沙漠深处,很明显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化工园区甚至组建了由多辆摩托车组成的“巡逻队”!为了排污,化工厂可算是下了大功夫的!面对沙漠生态遭受的污染,我们不禁要问:化工厂为何能够肆无忌惮地将未处理污水直接排放沙漠?当地负有监管责任的相关部门是否履行了应有职责?
要治污染,先治渎职。解决地方污染问题,先要打痛那些被畸形政绩观冲昏头脑的地方官员,这样环保法律才能刚性运行,污染大户才不会有恃无恐。沙漠不是环境保护的法外之地。超标排污,就是违法;疏于监管,就是失职。环保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目前,当地政府关停排污企业,只是依法履行环保职责的第一步,希望公安、检察部门尽快启动司法调查,彻底查清腾格里沙漠的排污问题,以及背后究竟有没有监管部门的玩忽职守乃至腐败问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