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佳华
分享阅读(shared book reading):是一种强调亲子间互动的早期阅读方式,特指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共同阅读一本故事书或图画书的不以学习为直接目的、类似游戏的感受爱、享受爱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的阅读活动。
本研究中分享阅读界定为:“在英语教学中借鉴“分享阅读”的理论,将文本的内容、形式等做因地制宜的改变,即坚守分享的理念,丰富分享的形式和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呈现图片代替绘本,以图片引出文字,再用简单的文字来补充图意,通过提出推理性、发散性、层次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设计开放式、递进式提问让学生合作、思考、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促进学生的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语言表达以及运用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阅读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也是了解英语国家风俗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本校100名五年级的小学生和100名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之后,调查结果如下:
表1 :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课堂观察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英语这一学科,但是对英语阅读的困惑很多,面对英语阅读无从下手,期待能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难题,完成阅读。通过进一步的访谈,发现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困惑来源于阅读方法单一,词汇量少,不能恰当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语义,久而久之阅读兴趣越来越低。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PPT展示出画面深深的吸引学生,他们迫切的希望看到更多的画面组成完整的故事,因此他们更易于全神贯注的倾听老师的要求或者同伴的发言。每个人对图片的理解有差异,当同伴的表达跟自己想象的不一致时,又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怎么办?为了培养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尝试将分享阅读迁移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致力于通过小组合作与分享,从看故事、听故事到讲故事,从而正确理解文本,促进学生语言智能的全面发展。
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把教材中的活动2作为阅读学习的文本。师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讨论、拓展等环节,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丰富词汇量,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口语经验,自然地过渡到对书面语言的学习中,在合作分享与讨论对话中进一步在句和对话的层面发展语言能力,增强建构意义的能力,这也是学生发展的源泉。
(一)发展了想象力、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是让孩子被动的听故事,而是通过用PPT出示画面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想象,并用学过的知识大胆的表达出来。在拓展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改编故事或者续编故事,以小组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们认真思考着自己想象的画面,用适用的词或句。而在表演时,每个参与表演的学生已经做组内成员的帮助下修正了其错误用语。这从无形当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培养了良好的听说习惯。学生在倾听,表达图片内容的过程中无意识的自然识记了单词。分享阅读是学生在同伴的伴随下学习自己喜欢的故事,把所听、所说、所想结合起来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三)营造了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分享阅读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倡导学生在平等、亲密的氛围中,分享自己的感悟,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与同伴合作进行角色表演。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这种融洽的学习氛围和亲密的合作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促进了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分享阅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通过教师预设的问题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理解、思考图片。教师用最开放的问题明确学生的观察目的,即“What can you see?What are they doing?”这种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进行全面观察指明了方向,通过观察,激发了学生猜测讲解故事发展脉络的积极性。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徐玉容.《试论分享阅读实践研究的背景、现状及价值》.《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第24卷12期.
[3]黄敏.吴佩怡.《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分享阅读》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
[4]于东航.《分享,让阅读更精彩》,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年10月.
[5]伍新春,《国外分享阅读的理论和研究》,《教育导刊》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