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鋆锋
热性惊厥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的意义
卢鋆锋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取 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2例热性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记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非神经系统疾病患儿39例为对照组,均行NSE检测,比较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血清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SE水平与惊厥发生次数无关(P>0.05),但与惊厥持续时间成正相关(P<0.05)。结论 热性惊厥发作后脑损害严重程度与NSE水平密切相关,可将血清NSE作为早期惊厥性脑损伤的客观诊断指标。
热性惊厥;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意义
热性惊厥属于临床常见的惊厥性疾病,主要分为单纯型与复杂型两种,发作时症状接近癫痫,易损伤脑细胞,且随着惊厥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的逐渐增加,其脑损伤程度日益严重。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多分布于神经胶质细胞及脑神经元胞质中,目前已证实,其为一种对神经元损伤敏感的标志物[1]。本研究就我院收治的42例热性惊厥患儿的血清NSE水平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42例热性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记为研究组,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4.7±0.3)岁。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查的 39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儿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10例,年龄(4.6± 0.7)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2]中的热性惊厥临床诊断标准;②惊厥发作期,全身抽搐,伴有意识短暂丧失,脑电图正常,未发现弥散性异常改变或癫痫样放电情况;③临床资料齐全,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伴有抽搐发作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②严重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史;③不配合本研究。
1.4 检测方法 患儿于入院及惊厥发作7 d、14 d,通过静脉穿刺取血5 ml,均置试管(无内毒素及致热原)中,静置10 min后以3 000转/min的速度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0 cm),行血清分离。采用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ACCESS2型)及相配套试剂,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患者的NSE水平。同时,统计研究组患儿惊厥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血清 NSE水平比较 研究组患儿血清NSE水平为(49±7)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3±2.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研究组患儿 NSE水平与惊厥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的关系 依据研究组患儿惊厥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将其将分为A1组(31例,惊厥发作次数:1次)、A2组(11例,惊厥发作次数:2次);B1组(28例,惊厥持续时间:<15 min/次)、B2组(14例,持续时间:>15 min/次)。A1组患儿的 NSE水平为(39±6)ng/ml,A2组患儿的NSE水平为(40±8)ng/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5,P>0.05),但B1组患儿的NSE水平为(39±10)ng/ml,明显低于B2组患儿的(52±8)ng/ml,差异统计学意义(t=6.154,P<0.05)。相关性分析,惊厥持续时间与 NSE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5,P<0.05)。
热性惊厥作为一种惊厥性疾病,常因发热性疾
病刺激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最终形成热性惊厥。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婴幼儿时期易发生热性惊厥,以6个月至5岁多见,高峰期为9~20个月[3]。据国外报道显示,6岁以内小儿患病率高达12.0%左右,而国内小儿发病率达10.0%左右[4]。目前,有关热性惊厥的发病机制尚未定论,有学者认为热性惊厥多因各种感染性疾病所致,其中较为常见的为上呼吸道感染,其发作时临床表现较为典型,多为意识暂时性丧失,双眼球上翻,斜视或凝视,四肢肌或面肌强直,出现痉挛或抽动现象;发作时间可达数分钟,或反复发作[5-6]。
烯醇化酶主要参与糖酵解,简称 2-磷酸甘油酸水解酶,在糖酵解过程中可由 2-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存在形式为二聚体,由3个亚单位(α、β、γ)亚基构成5种同工酶,其中γγ型特异多表达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及神经元中[7-8]。NS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104,具有较为稳定的理化性质,受外界干扰小,占大脑组织中全部可溶性蛋白的3.0%左右,其在正常脑组织中的含量较高,而在体液中的含量较低;一旦出现脑损伤,易引起神经细胞崩解,破环血脑脊液屏障,其可侵入血液及脑脊液,进而导致血清水平增高,故NSE水平改变可在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程度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血清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热性惊厥发作与NSE水平紧密相关;本研究结果还发现,惊厥持续时间越长,NSE水平增高越明显,表明该病伴有中枢神经元受损,而惊厥持续时间与损伤程度相关。
综上所述,热性惊厥发作后会导致NSE水平发生明显变化,该指标可作为客观性判断指标,有助于患儿的临床诊断及治疗,须引起重视。
[1]李宏,周菊花,沈蔚,等.热性惊厥患儿血清硫化氢水平测定及其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相关性[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0):786-789.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3-159.
[3]陈曦,白珺,丁守梅,等.苯巴比妥和银杏叶对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不同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4):283-285.
[4]李晓华,王继春,朝鲁门其其格,等.惊厥患儿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J].临床儿科杂志,2014,23(7):637-639.
[5]郑振文,张俊玲,郭山春,等.小儿热性惊厥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24):36-37.
[6]冯俊杰,杨素红,林越仙,等.热性惊厥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574-4575.
[7]沈四国.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惊厥患儿脑损伤的评价[J].中国医药,2012,7(1):61-62.
[8]吴晖,章武强,李军,等.热性惊厥患儿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分析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3):51-53
R720.597
A
1673-5846(2015)07-0107-02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广东佛山 528231
卢鋆锋(1982.5-),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儿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