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学、传染病学

2015-01-30 20:10中国5所医院念珠菌属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性监测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5年5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护理

中国5所医院念珠菌属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性监测

朱德妹,张婴元,汪复

感染性疾病学、传染病学

中国5所医院念珠菌属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性监测

朱德妹,张婴元,汪复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念珠菌属和其他酵母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性及耐药性变迁.方法 按CLSI/NCCLS M44-A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对2001年至2005年8000株念珠菌属和其他酵母临床分离株进行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药敏试验;并通过BIOMIC软件换算出相应的MIC(MG/L).结果 白念珠菌及非白念珠菌如光滑念珠菌等在临床分离真菌中的分布自2001—2005年未见有明显的上升趋势.2001—2005年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变化不大,但光滑念珠菌等非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结论 伏立康唑较氟康唑具有更广的抗菌谱和更强的抗菌活性;光滑念珠菌等非白念珠菌的耐药率正在逐年上升;提示对念珠菌属开展耐药性监测的重要性.

真菌耐药性监测;抗真菌药;真菌药敏试验

来源出版物: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7,7(1): 14-18入选年份:2012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

代永静,王建荣

摘要: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明显增高其死亡的危险性,是导致抢救最终失败的关键原因之一,医院感染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病情恢复过程延缓、医疗费用增加,护理人员作为科室重要组成部分,对ICU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起着关键作用.ICU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常见部位为呼吸道、尿路、血液,对这3个部位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将相应护理预防措施进行综述.笔者回顾了导致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感染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简述了(1)医院内的呼吸系统感染占我国医院感染的第1位,肺部感染居医院感染首位,其中气管切开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其主要原因为:患者存在原发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等,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长期卧床、机体免疫力下降、治疗性禁食等,导致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增加.呼吸机的使用,成为病原微生物侵入的门户,削弱咳嗽和纤毛清除功能,免疫第一道防线鼻、口咽部失去了正常防御感染的作用,支气管、肺等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气道改路后空气经气管导管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是造成呼吸道感染及传播的重要因素.(2)医院内泌尿系统感染位于医院感染的第2位,由于ICU患者病情的特殊性,绝大多数患者需要导尿并留置尿管,容易引起医源性感染,其主要原因为:在导尿过程中操作不当、尿管、尿袋的使用不当,极易造成膀胱、尿道黏膜的损伤、尿液反流等使细菌侵入,导致泌尿系统的感染.(3)ICU内患者由于病情的需要常需行中心静脉置管等,因插管部位皮肤破损、炎症、技术人员操作不熟练等破坏皮肤的防御屏障,成为病原菌侵入人体,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做好患者基础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的误吸,尽量采取半卧位,注意呼吸道的温湿化,合理选择气道湿化液;严格器械消毒,防止ICU医院感染,消毒包括雾化器、人工呼吸器及呼吸管道、过滤膜等器械及墙壁上的氧气插头的消毒;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掌握正确排痰程序:雾化吸入、变换体位、叩击,必要时使用稀释痰液药,禁止使用碱性药,定期对患者鼻咽部进行细菌培养等监测;选择性去污染:口服或口咽部局部应用非吸收性抗菌药物,以消除口咽部及胃肠道的感染源.清醒患者用呋喃西林液漱口,昏迷患者定时用抗菌药物软膏涂于口腔颊黏膜,减少细菌在口咽部定植;加强手的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定期检查手的卫生并及时反馈;减少留置导尿管,严格掌握导尿指征及无菌导尿术,减少导尿管的使用及留置时间,对留置导尿管者,密切注意保持集尿系统密闭,同时密切观察记录尿量性状,有无出血、混浊,必要时做药敏试验;加强深静脉置管的管理,选择导管表面有抗菌药物及抗菌剂涂层且带有抗菌剂衬套的镀银导管,插管后每天在穿刺部位以 2%碘酊及 75%乙醇消毒后,贴透明敷贴保持密封状态,观察有无局部红肿、渗液等感染症状,拔管时留取细菌培养;防止交叉感染,定期进行ICU空气消毒,注意气流呈单向走向,加强病房管理,合理安排病床,不将有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安排在同一房间.

分析表明,ICU的特殊环境使医院感染问题成为ICU监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不仅关系到医院的感染率,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危重患者最终的抢救成功率.目前,与医师相比,操作繁多的护理人员承担着防御医院感染的重大责任,面临着巨大挑战.

关键词:医院感染;重症监护病房;护理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2): 239-240入选年份:201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金辉,糜祖煌,钱小毛,等

摘要:目的 了解不同地区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的流行现状.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104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ATB细菌鉴定仪鉴定菌种和K-B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16种)和多分子标志法聚类分析菌株的亲缘性.结果 3个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依次为51.3%、80.0%和100.0%,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为48.2%~100.0%,耐药基因 OPRD2缺失率为 90%~100%;多重耐药基因标志的菌株显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但绍兴地区流行耐药株以OPRD2的缺失为主,湖州地区则以TEM、OPRD2缺失、AAC(3)-Ⅱ、ANT(3″)-Ⅰ、QACE1△ 为主.结论 3个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呈多重耐药,并由克隆传播导致医院感染,但耐药的机制并不相同.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基因;分子流行病学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2): 134-136入选年份:2012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

邱家洋,瞿秋明

摘要: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的感染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统计分析218株PAE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状况.结果 218株PAE有138株来自痰液及咽拭子(63.3%),25株来源于伤口拭子(11.5%),分离PAE的科室分别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占44.9%、神经科占12.4%、呼吸科占11.5%;药敏结果显示,PAE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菌药物均有很高的耐药性,耐药率均>50%,而对碳青酶烯类、β-内酰胺类及含酶抑制剂复合药有较低的耐药率,最低者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7%,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17.5%.结论 PAE临床分离株多来自于痰液及咽拭子标本和ICU病房,并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多重耐药性明显,临床应加强对PAE耐药性的监控并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 91-93入选年份:2012

2005年中国CHINET葡萄球菌属耐药性分析

朱德妹

摘要:目的 了解中国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葡萄球菌属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联合中国8所综合性医院,按统一方案、采用统一的材料、方法(KIRBY-BAUER)和判断标准(CLSI 2005年版)进行葡萄球菌属的耐药性监测.结果 3577株葡萄球菌属临床分离株中,金葡菌占58.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占42.0%.CNS中主要有表皮葡萄球菌(27.8%),溶血性葡萄球菌(26.9%)和人型葡萄球菌(9.3%)等.金葡菌和CNS中耐甲氧西林株分别占69.5%(51.6%~93.2%)和81.4%(74.4%~93.3%).未发现万古霉素不敏感株(VISA和 VRSA).不同地区、不同医院葡萄球菌属的耐药性各具特点.对同一种药物的耐药率有很大差异.结论 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方案、同一方法和判断标准,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所得结果对了解细菌耐药性变迁和指导临床用药有很大参考价值.

关键词:葡萄球菌;细菌耐药性监测;抗菌药;药敏试验

来源出版物: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7,7(4): 269-273入选年份:2012

细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王贺,徐英春,陈民钧

摘要:氟喹诺酮(fluoroquinolones,FQs)是临床上重要的治疗药物之一,随着它的广泛应用,耐药性逐渐增加,中国地区大肠埃希菌对FQs的耐药率一直维持在50.0%~60.0%,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FQs的耐药率高达73.9%,形势日益严峻.在细菌对FQs耐药机制中,以往认为主要由染色体介导,包括作用靶位(DNA解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的改变,主动外排系统表达增强以及孔通道蛋白的缺失.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质粒引起的耐药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检出率也有上升的趋势.

1.Qnr的发现:早在1987年孟加拉国南部就分离出质粒介导萘啶酸耐药的Ⅰ型痢疾志贺菌,但未获得充分证实.1998年Martinez等发现了一个具有多重耐药表型的质粒pMG252,包括对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磺胺类药物均耐药.pMG252最初来源于一株耐环丙沙星的肺炎克雷伯菌,分离自1994年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一位患者的尿液中,可以在广泛宿主间通过接合转移,携带质粒的接合子可使其对萘啶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药物的MIC升高4~16倍,第一次证实了由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Tran等将质粒pMG252上的喹诺酮耐药基因(quinolone resistance gene)命名为Qnr,其编码产物为Qnr蛋白.

2.Qnr的作用机制:通过对质粒pMG252上喹诺酮耐药基因qnr进行克隆及核苷酸测序分析,发现它位于整合子样结构(与整合子In6和In7同源)qacE1△(季铵盐化合物及溴乙锭的耐受基因)和sul1(磺胺耐药基因)的上游(见图1),并被orf513围绕.研究表明,至少在体外,Qnr蛋白可以保护大肠埃希菌DNA解旋酶免受环丙沙星的抑制,这种保护作用与Qnr蛋白的浓度成正比,与环丙沙星的浓度成反比,对于喹诺酮作用于大肠埃希菌的第二靶位拓扑异构酶IV也有保护作用.

3.Qnr与多重耐药的关系:除了介导对喹诺酮的耐药外,pMG252还可以导致细菌对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头孢替坦、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磺胺异恶唑、妥布霉素菌药物生素耐药决定簇.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携带Qnr基因的菌株质粒上有多种耐药基因的整合子,整合子定位于转座子上,易在不同菌间的快速传播,因此整合子在多重耐药的传播流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4.质粒与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机制间的关系:对于喹诺酮类药物来说,染色体介导的靶位改变和外排泵表达增加是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并且两者之间相互影响.Martinez-Martinez等研究了质粒pMG252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8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中的影响,发现质粒明显提高了细菌的耐药水平.它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于使细菌更容易发生高水平的耐药.

5.Qnr的流行趋势及重要意义:鉴于质粒作为染色体外的遗传元件的特性,其介导的耐药性可转移,因此造成了耐药性在不同种细菌间广泛传播的危险.质粒介导的对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高水平耐药已经出现,而携带Qnr基因的质粒将导致对喹诺酮的高水平耐药,MIC升高2~256倍,包括新开发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西他沙星和帕马沙星.为了评估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的流行性,Jacoby等和Rodriguez-Martinez等收集研究了美国及欧洲不同地区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进行Qnr基因检测,发现Qnr基因存在并不普遍.但是,一份来自上海的研究表明,也许人们低估了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的存在现状.此后世界各国相继报道了对Qnr基因流行性的研究结果,检出率各国之间检出率略有差异.在肺炎克雷伯和大肠埃希菌中检出率相对较高,且前者多于后者,但是最新的研究,发现Qnr基因也存在于其他菌中如弗氏柠檬酸杆菌、肠杆菌属某些种中.

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新的更加准确的检测手段有待进一步开发.为了让氟喹诺酮类药物能够更好地发挥疗效,应该积极地寻找措施以减低其耐药率,主要的手段包括定期的细菌耐药监测、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应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避免经验用药,在农业、畜牧业中应逐步减少直至禁止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关键词:喹诺酮类;耐药;质粒;Qnr;Qnr蛋白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5): 618-620入选年份:2012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动态变迁

张春平,喻华,刘华,等

摘要: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动态变迁以及感染病例科室分布,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检测75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4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上升,只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的耐药率<25.0%;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干部科(31.3%)、重症监护病房(18.2%)以及呼吸内科(17.4%);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有87株,主要分布在干部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科以及烧伤科.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可指导临床治疗,同时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变迁资料,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及长时间住院的患者.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 121-123入选年份:2012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6S rRNA甲基化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糜祖煌,秦玲

摘要:目的 探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 33株PDRPA 16S RRNA甲基化酶RMTB阳性14株(42.4%);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AC(3)-Ⅱ阳性17株(51.5%)、AAC(6'')- BⅠ阳性14株(42.4%)、AAC(6'')-Ⅱ阳性19株(57.6%)、ANT(3")-Ⅰ阳性1 6株(48.5%)、ANT(2")·Ⅰ阳性21株(63.6%),共有32株查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1株PDRPA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阴性者查出16S RRNA甲基化酶RMTB基因,结论 PDRPA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与产16S RRNA甲基化酶和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相关.

关键词: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2): 1656-1658入选年份:2012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对头孢美唑等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分析

王贺,杨启文,徐英春,等

摘要:目的 比较头孢美唑等12种β-内酰胺类药物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收集2005—2006年全国15所教学医院产ESBLS非重复的528株大肠埃希菌、311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5株奇异变形菌,通过琼脂稀释法测定12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数据输入WHONET5.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对于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酶烯类敏感率最高(100.0%),头霉素类次之(80.1%~97.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活性(78.5%~95.1%)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44.1%~56.2%);头孢他啶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活性要明显高于其他三代头孢菌素和头孢吡肟,但对于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这种差距缩小,头孢呋辛敏感率<1.6%;产ESBLS的奇异变形菌对碳青酶烯类、头霉素类和β-内酰胺类加酶抑制剂的药物均为100.0%敏感,而对头孢菌素的敏感性低.结论 碳青酶烯类、头霉素类对产ESBLS的肠杆菌科保持了较高的抗菌活性.

关键词:头孢美唑;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头霉素类;抗药性;病原菌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6): 850-854入选年份:2012

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张玲,黄留玉

摘要:摘要: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其数量已经超过200种,绝大多数产ESBLs菌株主要是临床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菌株呈国际性分布,因此由ESBLs菌株引发的感染发病率逐渐升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该综述介绍了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等,为临床最常用的抗菌药物之一,该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中均含有β-内酰胺环,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该类抗菌药物在临床控制感染的治疗当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目前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核心力量;但这些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后耐药菌就不断增多,其中最主要耐药机制是革兰阴性菌产生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ESBLs细菌已成为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外的另一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产ESBL菌感染的治疗已经成为临床上的一大难题;综述简述了ESBLs种类,目前世界各地发现的ESBLs型别己经>200种,ESBLs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过去常用的是功能分类和分子分类法:在功能分类法中,ESBLs属于2be和2d亚组;而在分子分类中,ESBLs属于A类和D类酶,现在普遍按照遗传学来源进行分类,ESBLs分为TEM型、SH V型、CTX-M型、OXA型、其他类型5类;回顾了ESBLs的流行病学,在世界各地均有产ESBLs菌株的报道,但各地ESBLs的流行情况确是有很大的不同,SHV-2和SHV-5呈世界流行,TEM-3在欧洲多见;我国是CTX-M型酶逐渐占主导地位,可能主与我国临床治疗肠杆菌感染时对于头孢噻肟比头孢他啶运用多且量大.产ESBLs菌株主要是在医院引起感染和流行,特别是教学医院,长期住院、ICU、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导尿管和留置导管、大量反复使用抗菌药物均是引发暴发流行的危险因素;分析了ESBLs的检测方法,包括(1)表型的检测:药敏推测法、双纸片法、NCCLs表型确证试验、三维测试法(three-dimensional tests)、头孢硝噻吩竞争分析试验(nitrocefin competition assay NCA)、E-test法及VITEK测试法.(2)ESBLs的蛋白质分析:等电聚焦电泳、氨基酸序列分析.(3)基因诊断方法:包括有PCR、DNA-DNA探针杂交、PCR-PFLP、PCR-SSCP、LCR、核苷酸序列分析.得出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由于大量新的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运用,在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下,不断有新的ESBLs菌株出现,它们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常见菌种.产ESBLs菌株的不断出现和流行,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加强检测和监控是防治产ESBLs感染的关键.ESBLs菌株多为多药耐药菌株,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流行特点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6): 897-900入选年份:2012

大肠埃希菌尿液分离株可移动遗传元件研究

翁幸鐾,糜祖煌

摘要:目的 调查大肠埃希菌尿液分离株中质粒、转座子和整合子等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存在情况.方法 收集宁波市第一医院2008年10月—2009年3月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共28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 分析10种可移动遗传元件:traA、trbC、tnpA、tnpU、tnp513、tnsA、merA、int I 1、int I 2、int I 3.结果 28株大肠埃希菌共检出3种基因:traA、trbC、int I 1,其余7种基因未检出;各种基因阳性率以traA最高25株(89.3%),int I 1次之19株(67.9%),trbC 8株(28.6%);所有28株(100.0%)至少检出1种基因,各菌株基因阳性数1~3种,5株ECO同时检出3种基因,13株同时检出2种基因,10株仅检出1种基因.结论 同时检测10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是国内首次报道,traA和int I 1基因阳性率较高,而trbC基因阳性率较低;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各种耐药基因使受体菌表现为多药耐药,检出trbC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尿液;质粒;转座子;整合子;可移动遗传元件;多药耐药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5): 607-610入选年份:2012

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获得性耐药基因及ompK36突变研究

翁幸鐾,糜祖煌

摘要:目的 了解1株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获得性耐药基因和膜孔蛋内基因ompK36存在及突变状况.方法 将1株对16种抗菌药物均耐药的MDRKP进行了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及其载体(整合子、转座子)的遗传标记检测和膜孔蛋白基因ompK36的检测.结果 该株MDRKP耐β-内酰胺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检出TEM-1、SHV-11、KPC-2型(均经测序比对证实),耐氨基糖苷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检出aac(3)-Ⅱ、ant(3")-Ⅰ,无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检出;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int Ⅰ 1、qacE△1-sul1阳性、转座子遗传标记merA阳性;检出膜孔蛋白基因ompK36,且存在变异(GGCGAC小片段插入).结论该株MDRKP耐β-内酰胺类、基糖苷类等抗氨菌药物与该菌携带获得性耐药基因TEM-1、SHV-11、KPC-2型、aac(3)-Ⅱ、ant(3")-Ⅰ基因相关;另外,该菌膜孔蛋白基因ompK36发生了变异,这可能与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有关联.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多药耐药;获得性耐药基因;膜孔蛋白;ompK36基因;突变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7): 2545-2548入选年份:2012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动杆菌属的同源性分析

陈轶坚,胡付品,黄海辉,等

摘要:目的 了解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动杆菌属同源性及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该院 2005年 7月至2006年6月所有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动杆菌属临床分离株,使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试验(ERIC-PCR)研究上述不动杆菌属的同源性和科室分布.结果 共分离得452株不动杆菌属,其中88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包括87株鲍曼不动杆菌和1株洛菲不动杆菌.ERIC-PCR谱型多数(86.4%,76/88)为A1或A2型,前者主要分布于老年科、内分泌科和伽玛刀分院的神经外科,后者主要分布于各重症监护病房、老年科和神经外科.结论 该医院内存在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动杆菌属细菌的聚集,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延缓细菌耐药性的进一步增高.

关键词:不动杆菌属;同源性;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来源出版物: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2): 110-112入选年份:2012

2011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

胡付品

摘要:目的 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国内主要地区15所教学医院(13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万古霉素纸片法或自动化仪器检测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糖肽类抗菌药(包括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为非敏感株者,采用E试验条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或采用PCR法确认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型别.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2011版文件判断结果.结果 2011年1月~12月收集各医院临床分离菌共5928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6872株,占28.5%,革兰阴性菌42415株,占71.5%.84.6%的菌株自住院患者中分离,15.4%的菌株自门急诊患者中分离.肠杆菌科细菌占革兰阴性杆菌的 58.8%,其中最多见者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糖不发酵菌占革兰阴性杆菌的 38.3%,其中最多见者依次为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革兰阳性菌中最多见者依次为金葡菌、肠球菌属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只包括血液、脑脊液等无菌体液分离菌).金葡菌(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平均分别为50.6%和74.6%.甲氧西林耐药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测试药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RSA中分别有 73.3%的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敏感;MRCNS中分别有88.2%的菌株对利福平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所测试的抗菌药(氯霉素除外)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根据表型推测多数为VanA型耐药.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成人株和儿童株中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susceptibl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PSSP)所占比例较 2010年均略有升高,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PRSP)的检出率均有所下降.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株的检出率分别平均为 50.7%、38.5%和13.8%.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株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s株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总耐药率4%~6%.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88.6%)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0.4%和61.4%.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仍有少数泛耐药株.结论 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在某些病区内的流行播散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感控措施.

来源出版物: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5): 321-329入选年份:2012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核心区排风高效空气过滤原位消毒的研究

韩文东,孙志平,丁悦娜,等

摘要:《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要求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应可以在原位对排风高效空气(HEPA)过滤器进行消毒灭菌”.BSL-3实验室核心区排风HEPA过滤器是保证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不外泄的最后防线,为了保障环境安全,需在原位实现HEPA过滤器的消毒.本研究设计并制作了循环消毒样机,与排风HEPA过滤器排风箱体的消毒接口连接,利用循环气流带动甲醛蒸汽循环实现原位消毒.结果显示,室温条件下甲醛蒸汽浓度16 mg/L,相对湿度70%,持续熏蒸循环穿透运行12 h,布置于HEPA过滤器排风箱体内用于指示消毒效果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耻垢分枝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及嗜热脂肪芽胞杆菌均被完全杀灭,从设备及方法学两方面实现了排风HEPA过滤器的原位消毒.

关键词: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排风高效空气过滤器;原位消毒;室温甲醛气体消毒

来源出版物:微生物与感染,2012,7(3): 146-151入选年份:201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质粒介导的耐环丙沙星分子机制研究

陈茶,黄彬,陈利达,等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和质粒介导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鉴定细菌,用K-B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2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包括qnrA、qnrB、qnrC、qnrD、qnrS、qepA和aac(6')-Ib-cr.结果 42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23.2%,对第一、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49.2%(除头孢他啶为22.7%),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7.5%、17.5%和13.0%,对青霉素类药物的耐药率>40.4%(除哌拉西林为26.2%),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的耐药率差异较大,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17.0%,而氨苄西林/舒巴坦为98.6%;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4.6%和26.0%;127株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明显升高,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86.6%,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上升至>61.4%,对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耐药率由20.3%上升至62.2%,对含p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的耐药率从17.0%上升至>49.6%,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上升至>64.6%,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由13.0%上升至48.8%;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中未检出qnrS基因和qnrC基因,qnrA、qnrB、qnrD、qepA和aac( 6')-Ib-cr的阳性率分别为31.2%、87.5%、15.6%、10.9%、39.1%.结论 临床分离的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携带qnrA、qnrB、qnrD、qepA和aac(6')-Ib-cr基因,未检出qnrS、qnrC基因;qnr、qepA和aac(6')-Ib-cr基因是质粒介导的铜绿假单胞菌耐环丙沙星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环丙沙星;耐药;机制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6): 3444-3447入选年份:2012

Mohnarin 2011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

肖永红

摘要:目的: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Mohnarin)是我国覆盖面最广的耐药监测系统,自建立以来已经获得了大量的监测数据;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掌握我国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方法:收集Mohnarin所属49所三级甲等医院提供的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患者来源的无重复细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法与判定标准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0年版的规定;数据收集与分析成员单位采用Mohnarin监测中心统一规定的WHONET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监测中心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汇总、处理和分析.

结果:共收集118868株细菌药敏监测,包括革兰阳性菌34208株,占28.8%,革兰阴性菌84660株,占71.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和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MRSH)的检出率分别为50.5%、82.6%和87.3%,葡萄球菌属对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和喹诺酮类的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米诺环素、呋喃妥因、氯霉素等敏感率较高,发现少量耐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属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肠球菌属细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仍最敏感,耐药率<4.0%,屎肠球菌对大部分药物的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90.0%,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约70.7%,对氯霉素耐药率10.3%;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磷霉素、耐药率<20.0%.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率为85.4%.肺炎链球菌、酿脓链球菌和β-溶血链球菌对大环内酯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50.0%,其中肺炎链球菌>80.0%;肺炎链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率仍>90.0%,流感嗜血菌、副流感嗜血菌对氨苄西林的敏感率分别为51.4%和29.8%,但对于加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其敏感率则显著提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71.2%和50.3%;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除碳青霉烯类、含β-内酰胺酶复方抑制剂、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外,对其他药物敏感率相对较低.沙门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5%和1.4%,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测试药物的耐药率<30.0%,其中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为3.0%,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6.0%;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6.8%和58.7%,远高于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除对多黏菌素B具有较高敏感率外,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为38.2%,而对其他大部分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米诺环素敏感率>80.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美罗培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米诺环素的敏感率较好,均>75.0%.

讨论:2011年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表明,我国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较为严重,各种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仍偏高,与国外监测结果比较,我国细菌耐药情况较发达国所严重.革兰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0.5%、82.6%和87.3%,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仍然是我国细菌耐药的突出问题,我国MRSA分子型别以SmecIII型为主,细菌表现为广泛耐药性,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均表现高度耐药;葡萄球菌属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其他测试药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对阿米卡星、米诺环素、呋喃妥因、氯霉素等敏感率较高,这些药物可供临床轻中度感染患者使用,糖肽类药物仍是治疗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的有效药物;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分离率已超过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大部分测试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耐药性基本与去年监测相近,耐药率<4.0%;对个别地区肺炎链球菌进行了青霉素MIC测定,结果发现,静脉注射非脑膜炎判断标准菌株敏感性与上年度相似.链球菌属对大环内酯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其中肺炎链球菌最为突出,临床需要谨慎应用这类药物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但对于喹诺酮类药物,肺炎链球菌的敏感率仍>90.0%.革兰阴性菌中我国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耐药率仍较高,其他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较大肠埃希菌低.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有所上升.非发酵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比较明显,特别是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6.8%和58.7%,给临床感染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这与其耐药机制、传播机制等有关.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2): 4946-4952入选年份:2012

新抗菌药物研发进展

王明贵

摘要: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另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抗菌药物的研发、上市速度明显下降,因此造成临床无药可用的危险境地.近年来科学家们研发了一些对耐药菌具抗菌活性的新化合物及进入各期临床试验的新抗菌药物.本文对3个新抗菌药物特拉万星(Telavancin)、头孢洛林(Ceftaroline)和非达霉素(Fidaxomicin),2011年底在我国上市的替加环素,以及数个进入Ⅰ~Ⅲ期新药临床试验的抗菌药物进行综述,供临床医学、药学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新抗菌药物;研究与开发;细菌耐药

来源出版物:微生物与感染,2012,7(1): 13-17入选年份:2012

2006—2007年Mohnarin细菌耐药监测

XIAO YONG-HONG,王进,ZHAO CAI-YUN,等

摘要:目的 建立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MOHNARIN),掌握我国细菌耐药状况,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为管理部门制定抗菌药物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监测2006年6月1日—2007年5月31日全国84所医院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状况,细菌敏感性测定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临床微生物测定方法,以 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84所医院按监测方案共获得临床分离108137株细菌敏感性结果,其中革兰阳性菌33278株,占30.8%,包括葡萄球菌属(STA)22012株,肠球菌属(ENC)8094株和链球菌属(STR)3082株;革兰阴性菌74859株,占69.2%,其中大肠埃希菌(ECO)、铜绿假单胞菌(PAE)和肺炎克雷伯菌(KPN)分别为20987、13720和10533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表皮葡萄球菌(SEP)的检出率分别为56.1%和81.0%;对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SPN)比率为7.8%;已出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粪肠球菌(EFA)和屎肠球菌(EFM);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对大多数被测药物耐药率>40.0%,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约 70.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比率为35.3%;非发酵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20.0%~40.0%;重症监护病房耐药较其他病房严重,不同省市区细菌耐药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初步建立了我国细菌耐药监测基础数据平台,较为全面了解细菌耐药现状;我国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多药耐药非发酵菌等十分普遍.

关键词: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耐药;监测;细菌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 1051-1056入选年份:2013

2006—2007年Mohnarin ICU病原菌耐药性监测

肖永红,王进

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来源于ICU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病原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84所三级甲等医院2006年6月1日—2007年5月31日上报数据中明确标明ICU来源的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574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811株(66.3%),革兰阳性菌1652株(28.8%),真菌283株(4.9%);前5位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分别占 14.7%、13.0%、11.1%、10.6%、8.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 86.8%和 94.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分别有5.3%和13.0%对万古霉素耐药,4.8%和11.4%对替考拉宁耐药;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约70.0%,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7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阳性率分别为40.3%和32.2%,高于同期整体监测水平;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比例为14.0%,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比例为6.9%,泛耐药不动杆菌属的比例为26.7%.结论 我国ICU病原菌的来源以非发酵菌、葡萄球菌属为主;病原菌的耐药突出,耐药率显著高于同期整体病原菌监测水平.

关键词: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耐药;抗菌药物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9): 1223-1227入选年份:2013

Mohnarin 2008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

肖永红,王进,朱燕,等

摘要:目的 掌握我国细菌耐药状况与发展趋势,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方法 监测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全国89所医院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状况,细菌敏感性测定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临床微生物测定方法,以 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89所医院按照监测方案共获得临床分离157813株细菌敏感性结果,其中革兰阳性菌50856株,占31.7%,包括葡萄球菌属32378株,肠球菌属12127株和链球菌属5138株;革兰阴性菌106957株,占68.3%,其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26957、18347、16396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的发生率分别为67.6%和83.2%;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比率为3.8%;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对大多数被测药物耐药率>40.0%,其中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包括头孢他啶)、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60.0%,对喹诺酮类耐药率>70.0%,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比率为 56.0%;非发酵菌对碳青酶烯类的耐药率24.8%~41.7%,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超过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我国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且耐药率仍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产超ESBLs肠杆菌科细菌、多药耐药非发酵菌等十分普遍.

关键词: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耐药;监测;病原菌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 2377-2383入选年份:2013

2008年Mohnarin血流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

王进

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血流感染患者细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89所三级甲等医院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分离的血及骨髓培养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10519株,包括革兰阳性菌5554株(52.8%)、革兰阴性菌4929株(46.9%)和其他36株(0.3%),分离最多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共3215株(30.6%),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849株(17.6%)、金黄色葡萄球菌958株(9.0%),克雷伯菌属931株(8.9%)和肠球菌属729株(6.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66.2%和83.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分别有3.5%和5.0%对万古霉素耐药,2.6%和5.8%对替考拉宁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38.6%和27.5%,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上升明显;成人葡萄球菌属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儿童,但儿童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我国血流及骨髓感染细菌以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最多见;儿童血流及骨髓感染革兰阳性细菌所占比例高于成人;血骨髓培养MRSA、MRCNS发生率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明显;儿童分离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增高.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 2399-2404入选年份:2013

2005—2009年鲍氏不动杆菌检出及耐药率分析

朱会英,王艳,褚亚辉,等

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2005—2009年鲍氏不动杆菌检出及耐药性变迁规律,主要药物用量与耐药率变化之间的关系,为有效控制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率及耐药性不断上升的研究提供流行病学资料,也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中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及耐药性,并对主要药物年用量进行统计.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2005—2009年分离率分别为:13.7%、12.6%、4.3%、9.2%、6.5%,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及时监控和掌握医院的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特点,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努力控制和减少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关键.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抗菌药物;用量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3): 3778-3780入选年份:2013

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变化趋势

文细毛,任南,吴安华,等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变化趋势.方法 对1999年1月—2007年12月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各监测医院报告的病原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医院感染病原体5998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48.86%、26.21%、24.21%;在各感染部位分离的病原体中,除胃肠道以真菌为主、血管导管相关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外,其他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0.31%~59.00%;在所有病原体中占首位的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其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的病原体铜绿假单胞菌,泌尿道、血液和手术部位感染居首位的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在病原体构成中 1999年1月—2001年12月(第1时段)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47.21%、26.83%、25.13%,2005年1月—2007年12月(第3时段)分别占53.20%、23.70%和22.36%,2个时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时段与第1时段相比增加最多的细菌是鲍氏不动杆菌,从3.89%上升至7.26%,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分别从5.75%、0.97%上升至8.14%和1.92%;减少最多的细菌是表皮葡萄球菌,从5.15%降至3.22%,其次是乙酸钙不动杆菌,从1.06%降至0.59%.结论 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和真菌,主要医院感染部位居首位的病原体各不相同;在病原体构成中革兰阴性菌呈上升趋势,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呈下降趋势,且有向高度耐药菌集中的趋势.

关键词: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病原体;构成比;变化趋势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 350-355入选年份:2013

Mohnarin2010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

肖永红,沈萍,魏泽庆,等

摘要:目的 掌握全国细菌耐药状况与发展趋势,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方法 方法监测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全国59所医院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细菌敏感性测定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临床微生物测定方法,以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按照监测方案,59所医院共获得131668株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结果,其中革兰阳性菌39506株,占30.0%,包括24672株葡萄球菌属、9942株肠球菌属及4439株链球菌属;革兰阴性菌92162株,占70.0%,其中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及不动杆菌属分别为22955、16167株及1550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3.4%、68.3%,较 2008年度有所减少;对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为 89.4%;肠杆菌属细菌对大多数被测抗菌药物的敏感率<50.0%,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67.6%,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65.0%;非发酵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16.8%~56.5%,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进一步增加.结论 全国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现象较为普遍且耐药率仍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多药耐药非发酵菌等十分普遍,但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出率有下降趋势.

关键词: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耐药;监测;细菌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3): 4896-4902入选年份:2013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与膜孔蛋白carO基因研究

唐国建,苏建华,姜文明,等

摘要: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的存在与变异.方法 收集2009年12月—2011年4月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20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37种β-内酰胺酶基因与膜孔蛋白carO基因.结果 20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检出TEM、PER、ADC、OXA-23群等4种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分别为95.0%、25.0%、100.0%、80.0%,膜孔蛋白carO基因突变率达100.0%.结论 携带4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编码基因carO突变,是该组鲍氏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膜孔蛋白;carO基因;多药耐药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 5-8入选年份:2013

2007—2009年ICU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

龚鹏珠

摘要: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在ICU医院感染的分布,以及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变迁,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用K-B纸片扩散法对2007—2009年外科重症监护病房PAE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变化.结果 外科PAE主要来源于痰液、分泌物、尿液;同时,对所监测的13种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程度的耐药,特别是头孢曲松、甲氧苄啶、头孢吡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有上升的趋势.结论 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PAE感染主要在呼吸道、泌尿系统以及创面感染,其中呼吸道感染最为严重;PAE耐药性逐渐加剧,因此对它进行规范连续的耐药监测,及时发现耐药菌株,对临床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是十分重要.

关键词:抗菌药物;耐药;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 175-176入选年份:2013

不同科室护士锐器伤调查研究

张晓丽,王书会,姚琳,等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不同科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现状,为制定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护士,填写自行设计的不同科室护士锐器伤调查问卷.结果 不同科室护士锐器伤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外科发生率最高为77.0%,其次为急危重科为68.0%、儿科为67.6%、手术室为66.2%;不同科室护士锐器致伤原因前3位分别是:自己不小心占47.95%、操作过于仓促占17.81%、与他人碰撞占6.85%.结论 不同科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不同,应针对不同科室情况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降低锐器伤的发生.

关键词:护士;锐器伤;调查;研究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 324-326入选年份:2013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与干预方法的调查

朱立红,沈元,张申,等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现状,探讨一系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手卫生干预方法,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并结合现场观察手卫生过程的方法,调查不同等级医院ICU、急诊、儿科、内科、外科、口腔科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知晓情况,评估洗手指征的执行率.结果 调查发现 76.00%的医护人员接受过手部卫生知识的培训,在规定手卫生指征下,手卫生执行率为50.00%~70.00%,接触患者前的手卫生执行率59.82%,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执行率77.97%;按科室分类,接触患者前儿科执行率最高为82.78%,急诊最低为11.11%,接触患者后传染科执行率最高达100.00%,内科最低为 39.93%.结论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意识尚薄弱,手卫生相关知识缺乏,有必要总结一套合理有效的干预方案提高医务人员在医院执业过程中手卫生的执行率,降低医院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损失.

关键词:医务人员;手卫生;干预方法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4): 542-544入选年份:2013

重症监护病房临床与环境、手分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同源性研究

吴华,李丹

摘要: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与环境分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同源性.方法 收集自 ICU临床标本分离的耐药革兰阴性杆菌58株,同时在ICU环境及医护人员手部采样,分离革兰阴性杆菌,采用质粒指纹图谱和限制性酶切图谱及肠杆菌科细菌重复系列 PCR,对临床与环境分离的同种耐药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从临床和环境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属经质粒指纹图谱及ERIC-PCR基因检测均存在同源性菌株,且神经外科存在耐药阴沟肠杆菌的暴发.结论 ICU中存在着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交叉污染与感染流行,必须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观念及病区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耐药;传播机制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7): 909-912入选年份:2013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5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

糜祖煌,秦玲

摘要: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A)耐药机制.方法 应用 PCR检测 5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30株MDR-ABA中TEM、ADC、ARMA、AAC(3)-I、ANT(3")-I、DFRA12、SULL阳性率分别为63.3%、70.0%、30.0%、90.0%、90.0%、53.3%、80.0%.结论 MDR-ABA TEM、ADC、ARMA、AAC(3)-I、ANT(3")-I、DFRA12、SULL基因携带率高.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7): 901-904入选年份:2013

医务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宋丽红,贾会学,贾建侠,等

摘要: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合格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由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在医务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观察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合格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合格率均为30.2%,且均受诊疗操作前后、职业和部门的影响;造成手卫生合格率低的原因主要为洗手时间不够、揉搓方法和干手方式不符合要求.结论 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手卫生;依从性;合格率;影响因素;调查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 35-37入选年份:2013

全国10所医院院内与社区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杨启文,徐英春,谢秀丽,等

摘要:目的 监测我国不同地区10所教学医院分离的社区和院内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 按设计方案收集10所教学医院中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ETEST法测定抗菌药物对肺炎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MIC,数据输入WHONET 5.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在收集的353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占74.2%,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PISP)占9.6%,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占16.2%;不同医院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性也不尽相同,在测试的β-内酰胺类药物中,头孢呋辛的敏感性较低,为0~76.7%,头孢曲松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性较高,PSSP组中分别为98.1%和98.9%,PISP组中分别为61.8%和64.7%,PRSP组中分别为15.8%和10.5%;267株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比率为56.2%,206株肺炎克雷伯菌为42.7%,对于产ESBLS菌株,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均较低,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在测试的β-内酰胺类药物中相对较高;177株MSSA的β-内酰胺酶产酶率为73.4%,测试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MSSA表现出很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98.9%~100.0%,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80.8%和88.1%.结论 对于肺炎链球菌,氟喹诺酮类药物保持了较高的体外抗菌活性,头孢曲松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在β-内酰胺类药物中表现较好;对于MSSA以及非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类药物均表现出较高的抗菌活性,对于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均较低,而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相对较高.

关键词:耐药性监测;病原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SEANIR耐药监测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9): 1133-1138入选年份:2013

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林东昉,吴菊芳,张婴元,等

摘要:目的 评价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本试验为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已知或怀疑为革兰阳性菌所致肺炎或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利奈唑胺或万古霉素静脉给药治疗.结果 共人选患者144例,改良的意向性治疗分析人群为141例,符合方案集116例,安全集142例.符合方案集中,停药后随访时,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9%(53/61)和61.7%(3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肺炎两组有效率为78.6%(22/28)和52.9%(18/34),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两组有效率为78.6%(22,/28)和52.9%(18/34),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的细菌清除率以菌株数计分别为79.2%(42/53)和61.5%(32/5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肺炎细菌清除率为77.3%(17/22)和53.6%(15/28),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细菌清除率为80.6%(25/31)和70.8%(17/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安全分析集中,试验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4%(18/71),其中3例同时发生临床不良反应与实验室异常,临床不良反应10例(14.1%,10/71),主要为发热、皮疹等过敏反应,以及胃纳减退等胃肠道反应,实验室异常11例(15.5%,11/71),主要为肝功能损害、轻度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等;对照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9%(12/71),包括临床不良反应11例(15.5%,11/71),主要为过敏反应,包括药物热、皮疹、红人综合征等,实验室异常 3例(5.2%,3/71),多为肝功能损害,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停者各为5.6%和11.3%,其中与研究药物相关者各占1.4%和5.6%.所有病原菌均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呈现敏感.结论 利奈唑胺注射剂静脉给药用于革兰阳性菌所致肺炎和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可获良好疗效,疗效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似.

关键词: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肺炎;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

来源出版物: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1): 10-17入选年份:2013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及菌株亲缘性分析

糜祖煌,秦玲,金辉

摘要:目的 探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和菌株亲缘性.方法 应用PCR检测21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整合子、转座子遗传标记.结果 33株PDRPA BLATEM、BLAOXA-10群、BLAPER、BLAGES、BLACARB、INTⅠ 1、MER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48.5%、45.5%、33.3%、21.2%、15.2%、78.8%、69.7%;聚类分析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结论 PDRPA BLATEM、BLAOXA-10群、BLAPER、BLAGES、BLACARB、INTⅠ1、MERA基因检出率高,PDRPA可存在克隆传播医院感染.

关键词: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亲缘性分析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 1621-1623入选年份:2013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李春辉,吴安华,黄昕,等

摘要:目的 研究湖南省4所综合医院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预防、临测MRSA的流行,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提供确实可靠的依据.方法 采用质粒图谱分析4所医院MRSA是否存在质粒流行,并分析其型别;采用RAPD分析对住院患者、环境、医务人员分离的MRSA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对89株MRSA进行质粒图谱分析,有7株未检测到质粒,82株携带有质粒,可分为17型,4所医院MRSA均存在1~2种主要质粒的流行;经RAPD分型89株MRSA可分为A、B、C、D、E 5型,其中A型85株占所有菌株的95.50%,B型1株、C型1株、D型1株、E型1株.结论 质粒图谱分析及RAPD分型方法可很好用于MRSA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医院MRSA临床株与环境株及湖南省4所综合医院之间MRSA 菌株具有同源性,呈暴发流行.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流行病学;质粒图谱;RAPD分型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9): 1032-1035入选年份:2013

104株大肠埃希菌对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突变抑制浓度的比较研究

罗燕萍,李琴春,叶丽艳,等

摘要:目的 探讨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不同人群及不同来源大肠埃希菌(ECO)的防突变浓度(MPC)与最低抑菌浓度(MIC)、药物在血中的峰浓度(Cmax)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标准琼脂稀释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IC值;琼脂稀释法测定MPC,但接种细菌浓度1010CFU/ml,计算MPC90。结果从正常人肠道分离出的菌株中,8.2%对莫西沙星中度敏感,从患者标本中分离的ECO对莫西沙星有23.3%中度敏感、2.3%耐药,而104株菌均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敏感,即大肠埃希菌对莫西沙星的敏感性低于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不同人群的大肠埃希菌对3种氟喹诺酮药物的MIC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论从患者中还是从正常人肠道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MIC值与MPC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按口服剂量使用环丙沙星、莫西沙星时,正常人肠道及临床患者无菌部位的大肠埃希菌分别有 44.2%和29.5%、18.7%和10.7%的菌株将被选择出耐药突变菌;而当静脉滴注环丙沙星、莫西沙星时,正常人肠道及临床患者无菌部位的大肠埃希菌分别有9.3%和8.2%、6.2%和8.9%的菌株发生耐药突变.结论 不同人群、不同部位的大肠埃希菌MIC和防突变浓度之间存在不一致性,不能由MIC推测MPC;正常人肠道和患者血液及腹水和胆汁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MPC、MPC9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氟喹诺酮药物;最低抑菌浓度;防突变浓度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7): 2242-2244入选年份:2013

864例次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特征分析

文细毛,任南,吴安华,等

摘要:目的 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医院感染特征.方法 对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报道的864例次IRPA医院感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RPA感染者除损伤和烧伤组外,中位年龄均>60岁;感染前的平均住院天数(25.99±26.50)d,按基础疾病分类,以胰腺疾病者住院时间最长达(36.53±33.61)d,所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8,P<0.01);按感染部位分,以泌尿道感染者住院时间最长达(35.82±39.64)d,各部位感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1,P<0.05);IRPA医院感染者泌尿道及动静脉插管、呼吸机、免疫抑制剂、抗肿瘤化学治疗的使用率高于非IRPA医院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RPA医院感染者以老年患者为主,发生感染之前平均住院时间长,患者侵入性操作多.

关键词:医院感染;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 2416-2418入选年份:2013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与转座子及插入序列遗传标记研究

苏兆亮,糜祖煌,孙光明,等

摘要:目的 探讨多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与转座子、插入序列等遗传原件之间的关系.方法 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PCR进行转座子、插入序列遗传标记检测,并测序.结果 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对12种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头孢噻肟78.9%、头孢他啶63.1%、头孢吡肟78.9%、头孢西丁100.0%、亚胺培南73.7%、美罗培南73.7%、氨苄西林/舒巴坦78.9%、阿莫西林/克拉维酸78.9%、阿米卡星52.6%、庆大霉索57.8%、环丙沙星78.9%、四环素78.9%;转座子tnp513和插入序列遗传标记ISaba1、IS26检出率分别为47.4%、78.9%、47.4%.结论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转座子和插入序列遗传标记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多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转座子;插入序列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0): 3085-3087入选年份:2013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骆俊,朱德妹

摘要:目的 随着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细菌对该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正在逐年上升,其中以非发酵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上升尤为显著.目前临床上发现的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单胞菌大多是多重耐药菌株,不但对碳青霉烯类和其他的8内酰胺类耐药,而且还对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耐药.目前所知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性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①外膜通透性障碍;②内膜的MexA—MexB—OprM等多重耐药外排泵高表达;③酶水解失活反应引起的碳青霉烯类水解.以上是引起细菌对碳青霉烯类等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3种主要机制.其他机制尚有靶位结构改变、生物膜的形成等.

方法 与碳青霉烯类耐药有关的微孔蛋白主要有特异性孔蛋白如 OprD以及外排泵孔蛋白.研究 OprD的方法主要为反转录PCR(RT-PCR)、蛋白印迹、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双向电泳.RT-PCR,定量实时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常用于外排泵的定量检测.蛋白印迹试验直接在蛋白质水平检测外排泵的表达水平.研究碳青霉烯水解酶的方法是用酶抑制剂进行筛选,再用不同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和测序.

结果 一、外膜通透性下降.细菌的通透性主要和细菌的表层结构有关.表层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和荚膜.铜绿假单胞菌属于革兰阴性杆菌,其细胞壁除了肽聚糖层之外,还有外膜.外膜是铜绿假单胞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结构是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或称微孔蛋白(porin)和脂质双分子层.与碳青霉烯类耐药有关的微孔蛋白主要有特异性孔蛋白如 OprD以及外排泵孔蛋白.OprD表达增加,可使亚胺培南以及第四代头孢菌素的转运升高,从而使铜绿假单胞对其敏感性增加,反之,则使细菌对其敏感性下降.二、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相关的外排泵属于耐药结节分化家族(resistance—nodulation—division family,RND family).基因组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含有11种RND,但只有4种即MexAB-oprM、MexCD—oprJ、MexEF—oprN、MexXY—oprM与耐药性关系密切.外排泵的基本组成包括3部分,即内膜(inner membrane)转运蛋白、外膜(outer membrane)通道蛋白和贯穿周质问隙(periplasm)的辅助脂蛋白.MexB、MexD、MexF及MexY为内膜转运蛋白;OprM、OprJ、OprN及OprM为外膜蛋白;MexA、MexC、MexE及MexX为辅助脂蛋白.与真核细胞和革兰阳性菌类似,内膜转运蛋白往往位于磷脂双分子层内,它可以识别和排出它们的底物.三、碳青霉烯水解酶.碳青霉烯水解酶是指所有能明显水解碳青霉烯类药物的β内酰胺酶,包括以丝氨酸为活性中心的丝氨酸酶和以金属锌离子为活性中心的金属酶.丝氨酸酶包括Ambler分子分类的A、C、D类,常见于肠杆菌科和不动杆菌属细菌,主要类型有A类酶中的NmcA,Sme-3,IMI-1,KPCI-3,GES_2和D类酶中的OXA型.这类酶对碳青霉烯类的水解活性一般较低,可通过染色体、质粒、整合子进行传播.金属酶(MBL)属于Ambler分子分类的B类.1989年,Bush根据MBL的特性、酶的底物(尤其是对亚胺培南的水解作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缺失及对EDTA的敏感性,将MBL分为B1、B2和B3 3大组.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可位于染色体或质粒,绝大部分由1类整合子介导,个别可以由2类整合子介导.金属酶的特点是导致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而对氨曲南保持敏感,不被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抑制,但能被 EDTA、重金属,某些巯基化合物等2价阳离子螯合剂所抑制.近年来,MBL呈明显上升趋势,常见碳青霉烯水解酶分类见表2.已发现的MBL包括IMP_1~18,VIMl~11,GIM,SPM.

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据目前研究是由于其产IMP、VIM等MBL、外膜蛋白表达下降及内膜上多药外排泵MexAB—oprM、MexCnoprJ、MexEF—oprN、MexXY—oprM高表达所引起.在目前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加强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及耐药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合理应用该类抗生素,延缓该类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

来源出版物: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1): 76-79入选年份:2013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指标的聚类分析

陈贤君,郑蓓佳,张春玲,等

摘要:目的 调查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携带状况,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医院2008年1—12月住院患者送检痰液标本中分离的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分析54种β-内酰胺类、喹诺酮炎、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及12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并对检测结果作指标聚类分析.结果 20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检出获得性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1、ADC-3和OXA-30,三者阳性率均为100.0%;检出的5种获得性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中,aac(6′)-Ⅰ b、ant(3″)-Ⅰ和aph(3')-Ⅰ基因阳性率为100.0%,aac(3)-Ⅰ基因阳性率为75.0%,armA基因为5.0%;外排泵基因qacE△1、adeB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基因intⅠ1、tnp513、tnpU、ISaba1、IS26的阳性率均为100.0%;其余51种基因未检出.结论 从该组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指标聚类分析中可见,β-内酰胺酶基因TEM-1、ADC-30、OXA-23,氨基糖苷炎修饰酶基因aac(6')-Ⅰb、ant(3")-Ⅰ,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qacE△1和abeB与可移动遗传元件intⅠ1、tnpU、tnp513、IS26、ISaba1基因遗传标记高度相关.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可移动遗传元件;指标聚类分析;泛耐药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2): 2488-2491入选年份:2013

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原/噬菌体、整合子、转座子、插入序列及质粒遗传标记分析

朱健铭,吴晋兰,姜如金,等

摘要:目的 调查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中噬菌体原/噬菌体、整合子、转座子、插入序列和质粒等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存在情况.方法 收集2008年8月—2010年5月6所医院共47株MDRKP,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12种噬菌体原/噬菌体、3种整合子、7种转座子插入序列和两种质粒共2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结果 该组MDRKP共检出1种噬菌体原/噬菌体、1种整合子、6种转座子和插入序列、两种质粒遗传标记.结论 携带Ⅰ类整合子(int1)Ⅰ、插入序列(IS26、IS903、ISEcp1、ISKpn6)、耐药质粒(trbC)是该组MDRKP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MDRKP同时作噬菌体原/噬菌体、整合子、转座子、插入序列和质粒等遗传标记检测为国内首次.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原/噬菌体;质粒;转座子;插入序列;整合子;可移动遗传元件;多药耐药

来源出版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3): 2727-2730入选年份:2013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护理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脑出血术后患者的ICU观察及护理对策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