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一中外语组 叶晓春
新课程改革以后,中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发生巨大变化,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综合使用能力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思想和态度,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努力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落实到实践中去,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使用能力。
传统英语教学讲解的大多是课本的知识,要求学生注重单词、语法和语句的使用,这样的教学形式单一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新课程改革下,要求英语教学的内容丰富多样,更加注重实用和科学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下,不仅要求提高英语教学的实用性,还要教授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和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中学英语教学的有序发展。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部分。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加注重师生互动,增加课堂的探索性和开放性,增加自由学习和活动时间,促进师生、学生间更好地交流沟通,使学生从被动学习逐步转变为主动学习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受传统教育的深刻影响,中学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仍使用枯燥的讲课——听课模式,这和新改下的中学英语教学要求相背离。与此同时,现今的高考制度是按照分数选择学生的,对教师的考核也是学生的成绩。所以,教师会以考为本,以提高成绩为目的,而不重视学生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英语素质的提高十分不利。
小组学习能够加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和集体精神,使学生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升华思想,但是,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对小组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英语的学习需要多练、多说、多听,但是在课堂上我们很多教师都使用汉语教学,与学生的英语对话交流很少。这样对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英语口语的练习十分不利,使学生无法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师要认识到转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思想的重要意义,将以往的单向交流方式转变为互动交际方式。在教学的过程要通过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中学生学习知识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能力、思想和学识水平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起着直接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知识水平,这需要教师充分了解自己课程的历史、现状发展前景以及所授学科的基本知识,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完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素质。可以这么说,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才会提高。
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用创新化的教学形式,让课堂的教学活泼生动。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尽量使用英语教学。英语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听力练习,还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英语示范,更有助于学生学英语、说英语欲望的激发。其二,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这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其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为了有效增强教学的活力和趣味性,教师要充分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得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师需要不断提高和深化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适应新课改对中学英语课堂提出的要求。中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加强自身能力和专业的培训,不断促进自己教学技能和专业能力的提高。
[1]刘润清.英语教师培训漫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傅道春.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