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
(作者系本刊编辑部主任)
卷首语借由质化方法,做“顶天立地”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王震
(作者系本刊编辑部主任)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经常受到实务界的质疑,最常听到,“这个东西不用研究就知道啊!”、“这个研究出来有什么用,不能解决问题啊!”、“这个东西是理想状态,实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对于这种批评,研究者解释说,理论超前于实践,研究和实务不一样情有可原。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实践走在了理论前面,其差距在于研究者并没有很好地发现、解释和回答实践界提出的问题。
究其原因,可能和研究风险、发表难度、思维惯性和个人志向相关。其中,还有可能出在研究方法上。以本刊为例,实证文章大多采用问卷调查法,其基本思路是基于理论提出假设,收集数据检验假设,进而回应或改进理论。这种研究思路在逻辑上是非常顺畅的,也确实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它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对管理实践现象的挖掘不够深,且研究发现对管理实践界的指导意义有隔靴搔痒之感。
质化方法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提供了可能。本着“顶天立地”的目标,研究者能敏锐地抓住管理实务界的现实问题,通过自下而上剥茧抽丝式的观察和访谈去回答问题。本刊一向青睐那些采用质化方法的研究,因为这些研究读起来更有趣,也更贴地气。回顾今年发表的文章,几乎所有栏目都刊有质化研究,这是我们希望的。以“组织管理”栏目为例,第7期,宋继文等人以某家制药企业为例,借由资料分析和实地访谈,对道德领导的内涵结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第13期,蔡宁伟等人对一家企业进行了长达 2 年的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揭示了企业情境下个体隐性知识转化为企业显性知识的渠道和机制。韩雪亮等人采用单案例多情境研究设计,考察了新进员工在轮岗培训过程身份的丢失与恢复问题。在本期中,张建卫等人聚焦到一个非常小众的群体——国防生,考察这类人群在入伍适应期内心理契约违背与重建的影响要素及作用机制,并构建了基于协同支持的契约违背与重建的动态过程模型。
再联想到此前,本刊刊登的3篇关于女性管理者职业发展的文章。研究者通过深度访谈,考察了企业女性领导者的职业困境和心理进阶(李鲜苗等,2014)、女性高管成长中的三重玻璃天花板(胡志鹏等,2014)和女性高管的职业成长驱动力等问题(罗瑾琏等,2013)。这些研究一经刊发,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其原因就在于这些文章都从管理实践中找寻研究问题,采用质化方法去思考和讨论问题,最终再利用研究发现去指导管理实践。
新的一年,我们仍会优先发表高质量的质化研究。我们希望有更多“顶天立地”的文章能“从实践中来”,并“到实践中去”。我们也希望借由这些研究,让本刊成为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桥梁。2016年,我们一起加油!